家庭狀況
父親: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憲帝皇帝雍正)
母親:齊妃
同母兄弟:弘昐、弘昀,弘時
丈夫:納喇·星德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為多羅格格(郡君),七月晉和碩格格(郡主)。九月嫁納喇星德。

(額駙星德,一作性德,又作興德,納喇也作那拉。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達里剛愛操練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還。乾隆元年(1736)去世。注意:與著名詞人納蘭性德【1655—1685】名字相似,但不是同一個人)
人物生平
• 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六日生於藩邸。母為側妃李氏,即後來的齊妃李氏。同母兄弟弘盼、弘昀,弘時。
•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為郡君。
•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晉郡主。
• 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嫁納喇星德。
•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去世,年23歲。
• 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碩懷恪公主。
公主墓
和碩懷恪公主墓在今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三家店村東。
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碩懷恪公主。按照公主的規格擴建陵墓,修建了月河、神橋、宮門、享殿。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皇帝賜御碑、建碑樓。馱龍碑高4.25米,寬1.2米,厚0.55米。
現墓地在三家店東街1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油料研究所和油庫,普通遊客不可以隨便進入。
相關作品
《清國帝女》講述了一個現代女子穿越到了清朝,出生成了雍正的次女。卻甚少進宮見她(懷恪格格)的皇瑪法(康熙皇帝)和皇瑪麽(德妃娘娘),原因只是因為她怕皇帝會給她指婚,嫁到蒙古去。
整個小說從小時生活到與後來的額駙星德相遇,再到雍親王即位、去世和她的兒子宗睿、額駙星德去世。
皇子 | 愛新覺羅·弘暉(皇長子) | 愛新覺羅·弘昐(未序齒) | 愛新覺羅·弘昀(皇次子) | 愛新覺羅·弘時(皇三子) |
愛新覺羅·弘曆(皇四子) | 愛新覺羅·弘晝(皇五子) | 愛新覺羅·弘曕(皇六子) | 愛新覺羅·福宜(未序齒) | |
愛新覺羅·福惠(未序齒) | 愛新覺羅·福沛(未序齒) | |||
皇女 | 皇長女 | 和碩懷恪公主(皇次女、大公主) | 皇三女 | 皇四女 |
和碩淑慎公主(二公主) | 和碩端柔公主(三公主) | 和碩和惠公主(四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