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上

命運之上

《命運之上》屬於中華自強勵志書系的小說作品。由作者劉大銘編著,2013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以時間為序,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作者十九年來與眾不同的生命歷程。在罹患世界性罕見疾病的不幸遭遇之下,作者飽嘗著巨大的肉體與精神之痛。第一次遇到大銘,是在瓷娃娃的病友大會上,當時,他剛剛十五歲。他坐在輪椅上,被推到舞台的中央,準備做一個勵志演講,但讓沒有想到的是,他做的是——英語演講,震撼全場的英語演講。該將心愿放到整個世界,該把輪椅賦予我的財富分享於每個人。既然我們的本意是傳達正能量,不如我們去升華它,將它變成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存宣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命運之上》以時間為序,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作者十九年來與眾不同的生命歷程。在罹患世界性罕見疾病的不幸遭遇之下,作者飽嘗著巨大的肉體與精神之痛。可命運未曾料到,這樣鮮為人知的痛苦,卻塑造出一個熱血的靈魂,它向生活發出著吶喊,闡述著人性的真諦,在悲喜與生死之間,時刻掙脫著命運的鐐銬。通往命運之上的路,將要啟程了!

作者簡介

命運之上作者命運之上作者
劉大銘,男,1994年4月出生於蘭州。因基因突變,自幼罹患世界性罕見疾病成骨不全症,經歷過十一次大型手術,多次小型復位手術,兩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其先後十一次榮獲國家級文學獎項,兩次受邀至人民大會堂頒獎,多次在《青年文學》等國家級刊物發表文章。2013年9月,其成為我社創立以來,最為年輕的簽約作者。

抱怨著出身的低下,墮落於無用的享樂,屈從於失敗的命運,妥協於現實的枷鎖。或許一時的清醒與堅強的意志,便可改變人一輩子的軌跡吧。他終於找到了受教育的意義,不顧一切地去學習,不是為虛榮地向別人說自己是名校的畢業生,也不是以功利為價,渴望某一日能獲取體面的工作與高薪。想要的,只是整個世界的認可與尊重,想做的,只是不讓以上四種人間慘劇在我身上上演。

圖書目錄

命運之上命運之上
生命並非由生至死
生命伊始
衝破軟禁
新穎的生活
精神世界的明燈
第一次手術
我和世界不一樣
破繭成蝶
別讓生命停下來
十二年的生命
在黑暗中自省
驕傲的心
在閱讀的日子裡
童年記憶中的父母
在學校第一天
生活的顏色
將回憶刻在靈魂上
上帝的禮物
致命的意外
生死之間
新生命來了
再見了,姐姐
孤獨中的沉澱
要強地生活
我的好夥伴
告別童年
內心的追問
愛在大地震
感人的旅行
回家的路
到前排去
青春留影
在沉淪中醒來
再痛也要學英語
內心的請願
重回老樓
沒有告別的別離
與命運為敵
異地求醫
清醒的命運
……
年青的心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生命像一支在寒風中的火燭,多少次將要熄滅,多少次又搖曳著燃燒,直至整根蠟燭化為一攤燃灰,光才是真正地滅了。
在我第一回知道自殺這件事兒的時候,我想死亡是輕而易舉的,在痛苦、歧視、傷病與貧窮中,這樣的抉擇,將會來的更快、更容易。那時我便明白,身世顯赫,性情豁達,相貌又姣好的人,永遠不會多想生與死這件沉重的事兒,而生活崎嶇,似乎將一切不幸都收入囊中的人們,卻常常會念叨,自己是不是多餘的。
十幾年過去了,當十九歲的我再回想起那些念頭時,卻感到了荒唐一一生命何嘗不是火燭,愈是多災多難,卻愈發光彩照人。在那樣火熱的光芒中,它燃儘自己的軀幹,將怨恨與歡樂,一併消融於火光之中。無論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這樣的日子,決然是世上任何一個人無法逃避的。世界是黑的,它需要光。能讓一方土地亮堂、溫暖,世界便不會讓你輕易離開——由此我明白,生與死實則不由自己決定,想耍掌控命運,惟獨只能讓自己活的更好,而不是去想,如何死的更痛快。
我第一回住院時,剛剛三歲,說話不是很清楚,也不明白疼的感覺。可我卻在那時學會了用鼻子去分辨生活的苦甜。醫院的味道是苦的,四面八方充斥著消毒水味,那是一種濃郁、刺鼻、熱烈的味道,聞到它們,我便知道又不能自由了,我會被穿上特定的病號服,在某個特定的時段里,感受多種多樣的疼痛;與之相對,家的味道是甜的,土腥味的君子蘭,帶有草地般清香的地板,略微苦澀的白牆面,聞到它們,我便知道是回家了,又可以快樂上好一陣子。那時我最大的願望,便是能安穩地在家,靜靜地看那些熟悉的景物。
似乎是七歲,也或許是比七歲要更晚一些,那樣一個懵懂的年紀里,我明白了一件事兒——我是個患上不治之症的病孩子。我從旁人那裡聽到,這樣一種疾病,會讓我飽受折磨,甚至於在幼年的某一天,就會丟掉性命。更為不幸的是,人們並無對抗它的辦法,甚至拿不出一種像樣的藥,惟一能做的,只是不斷的手術。接著,在生命無盡的哀鳴中,目睹我由生至死的過程。這樣一種因基因突變產生的骨骼系統疾病,是人類史上的意外,也是個人命運中最大的騙局。
是的,一場騙局。最簡單的說法是,它用逼真的表象欺騙著眾人的內心,又利用眾人固有的私慾,讓人們以為,這條脆弱多病的生命多半是完了。就像將一條脫水的金魚,拋下懸崖那樣,人們以為它會死掉,但卻想不到,下方有一灣洶湧的長河。
童真常令世俗慌亂。弄清病因對於那時的我而言,不過只是個故事罷了。我仍舊看著夥伴們嬉戲,聆聽雨天時窗台清脆的迴響,即使當我躺在病床時,我也只想著,我快能出院了,出院,就能重新擁有過去的一切。我的父母,卻常在夜晚失眠,然後在我將要睡著時,撫摸著我的臉頰,輕輕嘆氣,那樣的厚重的嘆息,像是蒸汽時代的機車,冗長、有力,綿延不絕。
……
前言/序言
第一次遇到大銘,是在瓷娃娃的病友大會上,當時,他剛剛十五歲。他坐在輪椅上,被推到舞台的中央,準備做一個勵志演講,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做的是——英語演講,震撼全場的英語演講。
當天晚上,在一個小型聚會上,我收他為學生,答應指導他完成一部勵志作品……沒有一個老師能夠拒絕這樣一個學生。
第二次遇到大銘,在一次公益聚會中,讓我再次沒有想到的是,他明確地提出:已經寫過的近四萬字作品全部作廢,一字不留,原因是:只是故事的呈現,不能反映他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感覺。
一個十凡歲的孩子,會有什麼深刻思想?我對此表示懷疑……
之後某一天,我突然聽說,他將被迫休學一年,去義大利治病,治療他的脊椎。一般人的脊椎基本上是一條直線,而他的是非常嚴重的S形,整個都擰在一起….
聽到這樣的訊息,我的心一緊,嚴重的S形硬生生擰在一起,絞在一起,那是怎樣的痛苦,怎樣的折磨,怎樣的生命的“酷刑”,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承受過這樣痛苦的人,怎么會沒有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感覺,更何況,他剛剛十幾歲,就已經骨折十餘次,經歷大型手術十一次,兩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他的內心世界,可能已經在不為人知的時候成為一個深邃的宇宙……
從那以後,他的創作不再只是一般的勵志故事的展開,而是人生、生命、靈魂乃至潛意識的全面鋪陳,也因此,我看到了一個正能量生命的所有隱秘時刻的生長。
而這,仍然不是他的最高目的,這個十九歲的少年在書稿後記中這樣寫道:
“一個人,當他克服溫飽、私慾、痛苦之後,他所得到的,不只是個人生活上非凡的成就。他的生命屬於全人類,他用自己的苦難,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他還說道——
“如果非要給定一個創作的初衷,那我會說,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像馬克思先生的《共產黨宣言》那樣激勵世界,為以後所有飽受磨難與壓迫的人提供思想武器……
就歷史而言,美國的《獨立宣言》,法國的《人權宣言》,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一批思想家成為我重要的精神支柱,我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仍能從他們的精神中獲取極大的力量,這讓我覺得,活著不再是一個人的事兒,也不僅是為了聲望、金錢而奮鬥,我的目標應該更高,更大。
我該將心愿放到整個世界,該把輪椅賦予我的財富分享於每個人。既然我們的本意是傳達正能量,不如我們去升華它,將它變成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存宣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