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呼蘭縣清真寺始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時僅草房3間,是一座簡易的禮拜場所。
修繕重建
光緒初年在原址的基礎上擴建,此舉得到地方官張協、瀋陽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的支持並親題匾額。民國日偽時期,呼蘭河水連年東侵,土崖逐年崩塌,使整個寺處於危難之中。
“文革”期間,該寺曾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始得恢復。1982年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1988年5月17日,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由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籌辦了“文革”後的第一次伊斯蘭教節日慶祝活動,盛況空前。
1956年由於呼蘭河水東浸,危及寺院,將寺址遷建於和平街。依原圖紙施工,比原寺多建一層窯殿,北面5間磚瓦房為小暖殿、接待室、教長室,東面3間為掌教宿舍、沐浴室。青磚圍牆,大門建於南面。
規模建制
呼蘭縣清真寺比原寺多建一層窯殿,北面5間磚瓦房為小暖殿、接待室、教長室,東面3間為掌教宿舍、沐浴室。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整體建築為四合庭院。東面為對廳,禮拜大殿坐西,殿門前高懸九龍匾和左寶貴題書匾額。拾階而上,殿為“明三(間)暗六(間)”結構,可容300人禮拜。其建築交錯起伏,飛檐四翹。窯殿為2層方形,殿脊中間有銀白錫窯頂,頂上鑲月牙,青灰色壟瓦復頂。殿內壁有木雕花卉與古蘭經文,殿門及窗戶多為木雕花卉及磚雕、石雕。對廳南面有一棟磚砌小暖殿,系冬天禮拜場所。東側磚房為沐浴室、廚房等。對廳北面為教長室、講經堂等。東側草房,分別為女禮拜殿、女浴室等。整體建築對稱、協調、雅靜。
地理交通
呼蘭縣清真寺西瀕風光秀麗的呼蘭河,北臨境蜒起伏的丘陵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