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周樂元教授80年代初既致力於中醫理論的學習研究和臨床醫療實踐。 他在學習中醫理論的同時,還學習西醫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識,以求中西醫融會貫通。在研究中醫治療慢性病方面頗有建樹,首創套用活血化淤法治療該病的新途徑,並擅長治療內科脾胃病及婦科病。 周樂元主要從事老年醫學基礎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研究論文160餘篇。20世紀末,揭示生物體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質,此物質對癌細胞具有殺傷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細胞,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英文版2007年第7期;後主攻衰老分子機理 ,率先將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理念和技術引入中國老年醫學基礎研究。周樂元領導的研究組系統揭示p16等細胞衰老相關基因的作用機制,基因調控及信號轉導,證實環境因素不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發基因變化,間接影響衰老;在國際上首先證明p16不通過端粒酶,可影響端粒長度與DNA修復能力;為觀察不同因素對衰老影響,創建了估算人類細胞“年齡”的基因水平生物學指征,建立了一套國際承認的評估細胞衰老的定量指標,可用於衰老研究,也可檢驗藥物抗衰作用。周樂元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承擔國家攻關課題等多項,現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的“細胞複製性衰老的機制”課題,已培養博士生20餘名,碩士生10餘名,主編了《醫學老年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參編各種專業書籍數十部,現任中華慢性病研究院院士並研究了北大成果“秋子膠囊”。
教育經歷
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979年,取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心內科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0--1990,任協和醫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2--1994,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主任、研究員
1995--1998,軍醫進修學院心內科主任、教授
1998--2000,衛生部科技委員會委員
2001--2005,成立中國老年醫學基礎研究課題主攻“細胞複製性衰老的機制”課題
2006--2007,加入中國援尚比亞醫療隊
2008年--中華慢性病研究院院士
2009年-至今研究北大成果“秋子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