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歷史背景
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這些帝王,死後均應葬在洛陽,東周王陵大致可以分為周山、王城和金村三個陵區。我們如今所建公園的地方,因山上有東周王陵故亦稱周山,此處現有土冢四個,其中三個相依的王冢居東,俗稱“三山”,史稱為“周三王陵”,據歷代傳說,這應為敬王、悼王、定王的陵墓。“三山”西還有個孤冢,雄偉異常,《水經注》記載“洛水流經周山,上有周靈王陵”,世人也稱為周靈王冢,是目前我國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王陵。
建造過程
2001年2月,洛陽 實施了綠化周山、龍門西山,建設城市周邊綠色生態屏障的工程,周山森林公園的建設序幕同時拉開。
根據規劃,該公園面積達1.08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1500畝。2004年來,結合國家實施的退耕還林工程,對周山地區實施“以糧代賑,退耕還林”,累計投資1000餘萬元,先後完成了一期、二期綠化工程,綠化面積8000餘畝,使公園初具規模。在公園建設中,林業部門創造並採用了“公開招標、業主負責、企業承包、質量監理、跟蹤審計、按成活株數結算”的造林模式,累計植樹22萬餘株,造林成活率達95%以上,建成公園道路、供水、供電等配套工程。國家林業局局長周生賢查看該公園後,對洛陽建設城市森林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省林業廳正式批覆同意周山為“河南省洛陽周山省級森林公園”。
自然資源
周山森林公園與龍門山、邙山等其他幾個生態防護林區構成了城市生態防護林體系,在調節氣候,防風滯塵,淨化空氣,涵養水源,降低噪音,美化環境等方面的生態功能,對改善環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公園經過四年多的建設,有綠化樹種21個科,32個屬,67個種,24餘萬株,春天櫻花、碧桃、白玉蘭、香花槐、榆葉梅竟相開放,夏日木槿花、美人蕉、月季花爭奇鬥豔,秋天合歡、百日紅、桂花、野菊花迎風飄舞,冬日有臘梅暗香襲人。公園內修築了8.9千米環山道路,鋪設了周靈王陵和周三王陵人行步道,建設了仿古南大門、兩座仿漢式觀光亭、2000m2的停車場,在林木郁蔽之處修建桌凳,建設的垂釣中心方便遊人休憩,為廣大遊客到周山森林公園觀光遊覽提供了極大便利。
周山森林公園已經初步建設成為了集旅遊觀光、科教實習、保健療養、休閒娛樂、尋幽探奇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旅遊信息
周山森林公園公交線路:12路、50路、72路途徑正門(南門),31路、50路、72路、95路途徑西門。
社會效益
該公園的建設,不僅為洛陽市城市添置了“綠肺”和“制氧機”,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而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旅遊、休閒、健身的好去處。更為重要的是,它將對推動洛南開發、加快山水園林城市和中西部地區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2004年6月建成蓄水的洛陽市洛河周山水面工程大壩隨著周山水面工程蓄水完成,洛河市區段形成了寬約600米、長12公里的人工湖面。
周山水面工程是洛河市區段建成的第4座橡膠大壩,周山水面工程完成蓄水後,洛河市區段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周山、上陽宮、同樂園、洛神浦等4個首尾相接的梯級水面,回水總長度12公里,水面總面積600公頃,總蓄水量1700萬立方米 。水面範圍內建設有太陽島、月亮島、珍珠島、葫蘆島、琵琶島,以及濕地和灘地,給市民和遊客提供了舒適優美的水上樂園,配之長達15公里的洛浦公園,使這裡成為洛陽市規模最大的開放性公園。
環境效益
貫穿市區的12公里水面不僅提高了洛陽市的城市品位,改善了生態環境,還調節了城區氣候,增加了空氣濕度,充分補給了地下水源。這4級水面宛若4湖連珠,鑲嵌在洛浦公園兩岸長堤的花木之間,形成了兩岸草綠花艷、一河碧水中流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