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呂敏
性別: 男
出生: 1931年4月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貫藉:江蘇丹陽人
職業:教授
身份: 中國科學院院士
所屬學部:數學物理學部
專業:核物理學
個人簡介
呂敏,核物理學家。江蘇丹陽人。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59年去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國。歷任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第二機械工業部九局助理研究員,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北京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核科學技術的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成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成就
曾獲國防科委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稱號。1985年有兩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解放軍總裝備部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在核試驗的物理診斷領域中長期從事系統的、開創性的工作。主持建立並不斷改進和完善了核裝置鏈式反應動力學過程診斷的技術和方法。提出了用光纖時空分辨和針孔照相方法測量核反應空間分布參數等重大項目的物理技術方案,提出並組織實施了豎井地下核試驗中多項目測試的技術方案,均獲得圓滿成功,為我國核武器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實驗數據。為提高我國核試驗物理診斷水平,建立較完善的診斷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
職業生涯
1952年呂敏從浙江大學物理系畢業,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現高能所),從事宇宙線基本粒子的實驗研究。1959年赴前蘇聯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國後被調到國防科委,參加我國核武器試驗工作,在新疆國防科委核試驗基地工作了二十幾年,先後擔任過研究室副主任、科技處副處長、研究所副所長、基地科技委主任等職務。在試驗基地期間,主要從事核試驗的物理診斷測量工作,曾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五項、 特等獎一項;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獎;曾立二等功兩次。
1987年呂敏調回北京,在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抗輻射加固技術和軍備控制的科學技術等研究工作。1988年起擔任抗輻射加固技術專業組組長。1990年起當選為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50年代呂敏在王淦昌、張文裕、蕭健先生指導下,利用宇宙線研究奇異粒子和高能核作用,先後兩次到雲南東北山區海拔3200米的“落雪”高山實驗室工作,持續約兩年,利用多板雲霧室,收集高能核作用和奇異粒子的事例。獲得了幾萬對雲霧室照片,帶回北京進行判讀、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 、 《物理學報》等刊物上。這項研究工作是當年國內惟一有條件進行的基本粒子實驗工作,後來與其他同志的工作一起獲得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呂敏曾於1957年考上王淦昌老師的研究生,因王老師到前蘇聯聯合所工作,改由張文裕先生指導,後來張先生和呂敏本人相繼去了前蘇聯聯合所工作,研究生的事不了了之。 呂敏到前蘇聯聯合所後,先在高能實驗室、中能實驗室進行基本粒子的實驗工作,以後轉到中子實驗室從事脈衝反應堆的實驗研究,測量脈衝反應堆脈衝功率統計起伏現象並研究了它們與功率的關係。研究工作的成果發表在水翻睡和ATOM H明9HEPlTIgl雜誌上。
1961年中蘇關係破裂,前蘇聯政府突然撤走全部在華專家,中止援助中國發展核子彈的協定。聽到使館傳達以後,在前蘇聯聯合所工作的同志們十分氣憤,呂敏和其他幾位同志一起向國內領導表示願意放棄基礎科學研究,回國參加我國自力更生髮展核武器的事業。他們的要求獲得領導批准,從此他的研究方向就轉到了國防科學技術,開始從事軍用核技術 的研究。
1962年回國後,呂敏調到國防科委,參加核試驗基地研究所的籌建工作,並開始第一次核試驗的準備。在第一次核試驗中,他具體負責測量核鏈式反應動力學參數,呂敏提出測量的物理方案,帶領了一批比他更年輕、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同志們,在沒有實驗室、沒有儀器設備的條件下,積極籌備反應動力學測量所需要的測量和標定的設備。在許多單位大力幫助下,終於按時完成了準備工作,現場測試成功,為理論設計部門提供了第一枚核子彈的實測數據。此後,不斷改進儀器設備的性能,在幾十次核試驗中,提供了大量的鏈式反應動力學重要的實測數據。隨著我國核武器水平的提高,核裝置爆炸涉及的物理過程增加,其中聚變核反應起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在每次核試驗中取得更多的實測數據,用以檢查理論設計和計算的可靠性。同時我國的核試驗已轉到地下進行,核試驗面臨新的挑戰,在這樣的條件下,呂敏先後提出多項實時物理診斷測量項目及測量的基本物理方案,並指導年輕同志們加以實現。這些項目包括用飛行時間方法測量中子能譜從而獲得聚變反應溫度;通過針孔照相獲得聚變反應區的形狀和尺寸;利用電子對反應產生的正電子測量聚變反應的高能7射線;利用光纖陣列測量空間不同位置的溫度參數等等。為了使每次豎井方式的地下核試驗能夠得到更多的實測數據,呂敏提出採用多測量項目鋼架組合的核試驗方案,並促進其實現,使豎井核試驗中能夠順利地同時進行多項目物理測量,為每次核武器試驗都獲得豐富的數據創造了條件。所有這些工作都取得了成功,使我國核試驗水平大大提高,能夠與美俄的核試驗相比,為我國核武器發展做出了貢獻。為此呂敏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
因積勞成疾,1986年呂敏患重病到北京醫治,病癒後留北京工作,在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員,主要負責武器和衛星的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除組織領導工作外,在電子元器件單粒子效應、電子線路瞬態7輻照效應、元器件X射線劑量效應、X射線力學效應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研究課題和研究途徑的建議。
在北京工作期間,呂敏還參加了軍備控制的科學與技術研究,在核軍備控制的理論、形勢分析、趨勢預測等方面寫出了一些論文,並在國內和國際會議上報告交流。在軍備控制的核查技術問題上進行過不少研究,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核查、衛星核查技術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看法和建議。
大漠情懷
在呂敏63年的人生履歷里,最輝煌的一頁是寫在羅布泊大漠上。那片亘古、蒼涼的土地,曾以震撼世界的巨響成為中國寧靜的地平線上最壯麗的風景。呂敏飽蘸著生命的血液在這道風景上抹上了濃重的一筆---這使他心靈的空間留下了那片土地色澤一樣的情愫。儘管他已離開那裡近十年,然而,那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無不成為他時常的惦念與牽掛。
作為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之子,呂敏並沒有承襲父輩的語言細胞,而選擇了探索自然科學之路。1952年,呂敏從浙江大學畢業,當初並沒有想到會與核武器打上交道,他選擇的是基礎物理研究工作,專心從事宇宙線和基本粒子的實驗研究,並發表多篇論文。然而,歷史給予他的是另一種機遇。1959年,受組織派遣,他來到蘇聯杜布納聯合研究所,在那裡,他從此接觸到更多的核技術。當時,中國派往那裡的有幾十名科技人員,呂敏是其中之一。
中國核試驗基地這時候正在加緊建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蘇聯當局突然撕破臉皮,從中國撤走了全部專家。剛剛起步的中國核試驗事業頓時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壓力,往往是一種動力。中國開始依靠自己的力量鑄造核盾牌,第一顆“核子彈”成了億萬人民的"爭氣彈"。一批才華出眾的有志青年從此走上中國核事業的歷史舞台。著名科學家錢三強點了呂敏的“將”,讓他去核試驗基地搞核物理診斷研究。
羅布泊大漠,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也成了呂敏人生事業上最輝煌的開始。
在第一次核試驗中,呂敏負責核鏈式反應動力學參數的測量。這個參數直接反映核武器的反應過程,是檢驗武器性能的重要參數,是武器試驗中必須測到的參數。核爆炸反應激烈,整個過程發生在百萬分之幾秒的一瞬間。要捕捉到這微妙信息,準確描述這個過程,並在核試驗無人看管的條件下,自動記錄一套數據,難度可想而知。擺
在他面前的任務非常艱巨,他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研製一套快速射線探測器,研製快速記錄示波器,要建立一套模擬標定源,最後還要把它們配在一套完整的測試系統。這些工作必須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國外對核試驗診斷都特別重視,各國為此投入大量的技術力量和儀器設備,僅美國就進行了上千次試驗,一次大型試驗動用上千台記錄示波器。但我國從這些核大國那裡得不到任何資料和技術支援。試驗條件又艱苦,當時呂敏所在的單位沒有實驗室,他們只好把室內的技術人員組織起來,把大家分到兄弟單位的實驗室開展技術準備工作。經過艱苦努力,他們的研究成果經受住了考驗,在試驗中獲得了滿意的、可靠的波形,為我國第一顆核子彈試驗成功提供了第一組核裂變反應動力學數據。為此,呂敏榮立個人二等功;研究組榮立集體二等功,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繼核爆炸鏈式反應動力學參數研究獲得成功後,呂敏帶領他的同伴又開始突破另一難關。隨著核裝置結構的日益複雜,核反應過程種類增加、速度加快,理論設計部門迫切希望獲得更多的核爆實測物理參數以便檢驗已有的設計並改進裝置的設計。此時,我國核試驗已轉入地下,為了適應新的需要,拓寬實時物理診斷領域,開創新的測
試項目,呂敏參考外國公開的技術資料,帶領科技人員進行多測試項目的豎井方式地下核試驗研究,該研究後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70年代後期,呂敏在一份資料中看到一串有關外國開展的核技術診斷的名稱。但除名稱外,其它知之甚少。憑著職業敏感和對科學的不斷追求,呂敏認定這一定是一項先進技術。他與研究員王奎錄反覆捉摸這個項目的含義,很快判明這項技術上的原理和方法。他們邊摸索邊蒐集資料,終於研究出一套新系統,這套系統具有反應快、回響速度快等多項功能,為核武器設計單位多次提供了核反應數據。
在從事核技術研究的幾十年里,呂敏獲得了近30項研究成果,並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3年1月,呂敏在北京連續開了幾個會後回到基地,感到身體有些不適,吃不下飯,妻子一再催他到醫院去檢查,他總說:“等檢查完試驗準備工作後再去”。十來天過去了,妻子發現他眼白髮黃,又勸他去醫院,他推脫說“明天給青年人作完報告後馬上去”。妻子沒辦法,只能向政委匯報,政委立即請來醫生。一查,他患了急性肝炎,要立刻送到醫院。基地領導得知情況後,趕到醫院看他,並對院領導說:"要像對待我們一樣對待呂敏,他可是我們基地唯一的研究員呀!"病魔從此纏上了呂敏,可他並沒有屈服,仍然拖著孱弱的身軀奔波在核試驗場。1986年初,他再次病倒了病情非常嚴重,急需送烏魯木齊搶救。基地立即與空軍取得聯繫,從新疆軍區調來飛機,將他運送到烏魯木齊。由於搶救及時,呂敏再次獲得了生命。躺在病床上,呂敏仍然想著工作,病情剛好轉,就想出院,妻子勸他不要心急。他卻說:“我好了,就是要工作的,要不我怎么對得起關心我的組織和領導!”他拿起筆,在病床上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夢魂西去北山下,心神又到爆室旁”。
優秀品質
呂敏以堅強的毅力與病魔苦苦地抗爭著。1987年,呂敏調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仍然從事與核技術有關的研究,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
有人曾問呂敏,你在基地20多年後悔嗎?呂敏微笑著搖了搖頭,說:“科技人員能幹這份工作也是一種機遇,沒有這份工作,哪能出這么多成果,得這么多獎?苦是苦點,但是值得的。”呂敏剛進戈壁之初,是基地最困難的時期。茫茫戈壁荒無人煙,氣候非常惡劣,一年中,有好多個風天,其中8級以上的大風就有五、六十次,狂風大作時,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環境苦,生活也苦,儘管國家為科技人員實行特供,但“特”也不能特到哪裡。一年只能買一次雞蛋,而且要儘快吃掉,否則就會壞掉。一個月可以買一斤肉,可也得算計著吃。那時最實惠又最便宜的是豆腐,許多家的小孩放學後,一項主要任務就是排隊買豆腐。由於副食緊缺,許多家學著養雞,自產雞蛋。
那時候,住房條件也苦。呂敏四口之家卻擠在一間14平米的房子裡。大孩子睡地進疆時用10元錢買來的兩個大木箱上,吃飯用的是一台縫紉機。這些東西至今仍保留在呂敏的家中。
大漠的生活,鑄就了呂敏的樸實與博大。儘管往事已成為歷史,而那已從羅布泊隱遁的巨響仍時常震撼著他的胸廓。這些年,他曾一次又一次地去了羅布泊試驗第一線,作為一名科學家,也作為一名“故鄉人”。呂敏與羅布泊大漠有扯不斷的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