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hōng hǒu ōu óu
部外筆畫:4
五筆86:KRHH 五筆98:KTGH 倉頡:RHQ
筆順編號:251 31 1 2 四角號碼:650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43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字彙》同吼。
又《集韻》於今切,音隂。《玉篇》牛鳴也。
又《集韻》魚侯切,音齵。《前漢·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注》吽,五侯反。
又《正字通》梵呪多用吽字。
又葉職容切,音鍾。《張昱輦下曲》守內番僧日念吽,御㕑酒肉按時供。葉下重。
基本字義
吽 hǒuㄏㄡˇ 古同“吼”。

吽 hōngㄏㄨㄥˉ梵文,常用於佛教咒語中。也有讀作hòng的。
吽 ōuㄡˉ〔~牙〕狗爭鬥的聲音。亦作“吽呀”。
English 'OM'; bellow; (Cant.) dull, stu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