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吹打樂](/img/e/b9d/nBnauM3X2YTMzAzN4ITM2gDO4QTM3IDO1gzMxADMwAzMxAzLyE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演奏類型
![吹打樂](/img/f/974/nBnauM3XzUDOyYjN5ITM2gDO4QTM3IDO1gzMxADMwAzMxAzLy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吹打樂是中國傳統器樂樂種之一。由吹、打兩類樂器演奏的音樂,中國民間俗稱鑼鼓或鼓吹樂。流行的演奏形式有:“十番鼓”、“十番鑼鼓”、“福州十番”、“常州絲弦”、“桐廬文十番”、“潮州鑼鼓”、“泉州籠吹”、“浙東鑼鼓”、“西安鼓樂”、“晉北鼓樂”、“遼寧鼓樂”、“山東鼓吹”等。2006年,吹打樂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廣泛活躍於枝江地區的一種民間音樂藝術。枝江民間吹打樂的活動,經過多年來的發展衍變,已形成了一種普遍、實用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風俗。其...
基本資料 簡介 吹打樂介紹 歷史溯源 藝術特色均州吹打樂是一種以嗩吶、鑼鼓合奏的吹打音樂。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南路吹打樂的主要穿插曲目有:①《南路導板》之後的穿插曲牌有:《擂鼓三炮》中間有嗩吶模仿“鳴號”“馬叫聲”等等。 主要特色南路吹打樂的腔調的特色,主要表現...
簡介 演變過程 演奏內容 主要特色 傳承過程在長陽的村村寨寨,“上山踏歌聲,近村聞吹打”。伴隨著土家人的習俗風情、婚喪嫁娶、節日喜慶,總是響徹著吹打樂的悅耳之聲。出土的六朝陶魂罐上刻畫畢肖,說明長...
基本介紹 傳承形式 藝術形式 曲風特徵 藝術現狀奎山夾倉傳統吹打樂,起源於清朝末期宣統年間(約1910年以前,維新變法以後),夾倉民間音樂愛好者葛永清等人,根據民間歷史流傳的打擊樂的幾種牌子和京劇武場...
風岡天橋群體吹打樂是在隆重盛大的活動中使用的、集嗩吶吹奏和盆鼓、鉤鑼、大鈸打擊於一體的民間吹打形式。
留左吹打樂是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表演由氣勢磅礴的軍樂與歡快喜慶的民樂結合,是留左村的文化符號。
基本信息 文化符號 產生髮展 相關圖片萬載民間吹打樂,是萬載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常用於婚喪嫁娶、滿歲做壽、做屋上樑、升學參軍、喜慶豐收等熱鬧場面。一般由大小嗩吶、笙、胡琴、竹笛、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