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學習經歷2006-2007年,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擔任講師、副研究員。
2001-2003年,曾任南方日報社記者,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導、華商時報專欄作者。
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與宗教,中日祭祀演劇,道教史,中國民間信仰。
開設課程:道教研究,古代戲曲專題研究《紅樓夢》與中國宗教文化。
出版專著:
獨立撰寫:
1. 《唐詩地圖——90個唐詩經典場景》,台北:如何出版社,2004年。
2. 《金庸地圖》,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年。
3. 《唐詩地圖》,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年。2010年10月再版。
4. 《永樂大點-20年目睹之時尚標籤》,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
合作著作:
1.黎志添、遊子安、吳真著:《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香港:中華書局,2010)。
2 . 梁德華、吳真、陳凱風著:《道·醮—漫天舞動的道教崇拜》(香港:香港道教聯合會,2007)。
3. 黎志添、遊子安、吳真(等)著:《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7)。
學術論文(均為獨撰)
2010年
a 《唐代社會關於道士法術的集體文學想像》,《武漢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頁294-299。
b 《清明祭祖節俗的城市化進程――以香港“清明思親法會”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頁171-177。
c 《西王母背後的唐代社會與唐代女性》,《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頁25-27。
2009年
a 《羅天大醮與水滸英雄排座次》,《讀書》2009年第7期,頁153-159。
b 《從封建迷信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合法性歷程》,中國社科院國情諮詢報告《中國宗教報告(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161-180。
c 《道教修道生活的忠與孝》,《現代哲學》2009年第4期,頁111-116。《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d.《地方道教如何作為田野?》,《宗教人類學》第一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頁420-425。
2008 年
a 《民間神歌的女神敘事與功能——以粵西地區冼夫人神歌為例》,《文學評論》2008年第5期,頁117-122。
b 《宗教儀式與災後心理治療》,《讀書》2008年第8期,頁26-28。
c 《民間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04期,頁40-54。
d 《唐代致拜君親論爭中沉默的道團》,孫昌武、陳洪主編:《宗教思想史論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頁137-146。
e 《浙南葉氏道教世家的道法傳統》,《上海道教》2008年第3期,頁12-15。
f 《從杜光庭六篇羅天醮詞看早期羅天大醮形態》,《中國道教》2008年第2期。
g 《中國節典之旅》,《出版廣角》2008年第4期,頁58-59。
h 《唐玄宗投龍簡》等11條目錄,收錄於《書齋與道場:道教文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8)。
2007 年
a 《從六朝故事看道教與佛教進入地方社會的不同策略》,《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
b 《羅天大醮的科儀沿革》,台灣《道教月刊》2007年第11期,頁14-18。
c 《香港道堂科儀文本15種校點》,《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7),頁235-309。
2006 年
a 《降蛇--佛道相爭的敘事策略》,《民族藝術》第1期,頁61-68。
b 《香港的世故生活》,《作品》2006年第1期,頁18-21。
2005 年
《科技手段對村落祭祀演劇形式的重構》,《香港戲曲的現況與前瞻》(香港:中華書局,2005),頁385-400。
2004年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的五代傳奇》,《新華文摘》2004年第4期全文轉載,頁99-101。
2002年
a 《劉文龍故事述考—以潮州出土《劉希必金釵記》為中心》,《汕頭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頁88-92。
b 《劉文龍故事及其戲曲的流變》,《現代社會與民俗文化傳統》(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頁271-278。
2001年
a 《紅黑臉譜的民俗意義與形成》,《民俗學刊》第1輯(澳門:澳門出版社,2001),頁141-150。
b 《紅黑臉譜與戲曲類型化的形成》,《民族藝術》2001年第3期,頁129-140。
2000 年 《潮劇童伶制探源》,《文藝研究》2000年第2期,頁52-57。
國外訪學
1.2005年秋季,受法國遠東學院(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訪問學者基金資助,作為訪問學者在巴黎總部進行訪學研究。
2.2006年3月,受日本法人財團東洋文庫邀請,訪問東洋文庫及東京大學文學部。
3. 2009年12月起,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特別研究員,在東京大學和東洋文庫進行訪問研究。
獲獎情況
2008年度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度南開大學范伯子學術基金教師獎
2004年《唐詩地圖》獲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社科類圖書提名獎。
2004年 《八秩詩人一晚走三省》獲第十一屆全國省級黨報新聞獎二等獎
2004年《唐詩地圖》獲廣東省第七屆優秀圖書獎三等獎。
2002年度廣東省新聞獎報紙訊息類一等獎(訊息《八秩詩人一晚走三省》)
2002年度廣東省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類一等獎(通訊《2002年文壇的七個細節》)
2001年《21世紀經濟報導》“唐詩地圖專欄”獲廣東省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類三等獎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關於祭祀演劇中儀禮文化的中日比較研究》,2009年度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特別研究員基金項目,在研。
2.《民間信仰的文學表述》,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內青年項目,在研。
參與項目:
香港政府RGC General Research Fund :Daoism and Local Society in Guangdong: A Collection of Daoist epigraphy of Guangdong (道教與廣東地方社會研究──廣東道教碑銘匯集)。2009-2011年。
林大學法學院講師
女,生於1971年3月,安徽黃山人。199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俄語系;2000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97年聘鄭州大學法學院助教講師;2001年至今聘吉林大學法學院講師。
獲獎情況:
1、2000年8月,《論經濟法的市場規製法律制度》,河南省社科聯青年獎。
主要著作:
教材:
1、《經濟法學》(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
主要論文:
1、《法的正義觀對法治的選擇》,《長白學刊》,2004年第6期;
2、《存款人權利研析》,《當代法學》,2003年第2期;
3、《儲蓄契約的理論批判與制度重構》,《民法現代性與制度現代化》(文集),2002年第12期;
4、《信用評級:信用機制的商法保障》,《中國商法年刊》(第2卷,文集),2002年12月版;
5、《儲蓄機構義務探析》,《思考與探索》,2002年第7期;
6、《真偽儲蓄契約之辨-儲蓄契約的效力考察》,《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第3期;
7、《隱名代理的法律地位研究》,《當代法學》,2002年第3期;
8、《論經濟法的市場規製法律制度》,《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9、《法律的市場化與市場化的法律》,《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10、《論儲蓄契約的性質》,《中州學刊》,2001年第3期;
11、《論儲蓄契約的成立》,《河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