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墓

吳玠墓

吳玠墓地處於甘肅省徽縣城北的鐘樓山上,墓前是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徽縣知縣張伯魁所建碑亭,內立“故開府吳忠烈墓志銘碑”。1963年2月11日,被省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玠墓

位於甘肅省徽縣城北的鐘樓山上,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吳玠之墓,鐘樓山因吳玠墓而聞名,俗稱吳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山是一座高几十米的小土丘,山腳山門上為吳玠仙人關大戰的彩繪圖。進門拾階而上,轉折盤旋即到墓前。原有墓葬封土壕兩座。一座已沒有了墓葬痕跡:另一座在碑之正東約9米處,呈半球狀,高l.4米.底部圍長3.9米,用石塊築起約40厘米。墓前是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徽縣知縣張伯魁所建碑亭,內立“故開府吳忠烈墓志銘碑”。碑座東朝西,高2.96米,寬1.53米,厚0.31米。碑文為南宋抗金名將四川宣撫使胡世將撰書。碑額下面纂刻“宋故開府吳忠烈墓志銘”十個大字,正文楷書共21行,每行70餘字,大部已剝落不可辯。據碑文自敘:“吳玠卒歸葬於德順軍水洛城北原先榮之地”,又《甘肅新通志》和《靜寧縣誌》載:“玠墓在寧州南一百二十里水落城北塬”。此述與實際相悖。當時(紹興九年三月)宋金和議初成,六月玠卒,原準備歸葬故鄉就刻了墓碑。但八月金人失盟,次年四月大舉入寇。因此,吳肅玠未及歸葬故鄉而葬天河池。至於《靜寧縣誌》的記載,只是抄襲碑文原有歸葬故鄉之意而已。墓周古柏籠罩,幽靜肅穆。墓北有殘留古城牆數百米,墓碑西南側有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整個山頭是一座幽雅清秀的公園式陵園。此碑與現存仙人關吳王城中的《忠烈吳公祠記》碑,是研究宋金歷史的重要文物資料。1963年2月11日,被省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整個吳山及山上古柏皆在保護之列。1978年將墓碑復正,並建碑亭,加強了保護。1985年,由省文物局拔專款對碑亭進行了重修。吳玠簡介吳玠(1093--1139),字晉卿,德順軍隴乾水洛城(今靜寧縣)人,南宋西北戰場抗金主將,與弟吳璘長期駐守隴南,以戰功卓著而名垂青史。吳玠十六歲應徵入德順軍,由於他文韜武略,屢建軍功,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就由一名弓箭手遞次擢升為秦鳳路總管,兼知鳳翔府。吳玠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南宋初年,女真連年南侵,中原百姓於戰亂離苦的水深火熱之中。吳玠奮起抗金,並屢戰屢捷。曾在和尚原(今寶雞縣南30公里處)、饒鳳關(今陝西石泉縣與西鄉縣交界處)、仙人關(今徽縣虞關)三大戰役中,消滅金兵數十萬,創造了“縱深配備,以步勝騎、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已寫入中國軍事科學院編寫的《古代將帥用兵戰例》一書。成功地粉碎了女真妄圖南下蜀川、雲貴而一舉滅亡南宋的戰略構想。挫敗金兵攻占西北川陝一線的鋒芒,“保川陝百十六州”之地“屹為長城”,造成宋、金對峙的局面。在抗金鬥爭中與岳飛齊名。岳飛“素與吳玠善”。吳玠在隴南與漢中期間,組織駐守士兵大規模屯田,“歲收五十萬斛”,創造了古代軍隊屯田的典型;又在徽縣印製發行了我國最早的銀本位紙幣――銀會子;疏浚航道,防治嘉陵江水患,在地方治理和建設中作出了顯著的成績。吳玠亦因戰功赫赫,曾被加封為兩鎮節度使,四川宣撫使以及少傅、少保等勳爵,紹興九年(1139年)六月病逝於仙人關軍營中,宋高宗罷朝三日,舉國哀悼。後追封為涪王,諡號“武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