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24年7月31日 出生於江蘇省南京。
1943-1947年 在浙江大學農藝系學習。
1947-1949年 任前中央農業實驗所技佐。
1949-1956年 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技佐,技術員(1952)等。
1984-1995年 兼任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學委會副主任
1988-1995年 農業部第四、五兩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1987-1991年 農業部第一屆生物技術專家顧問組成員
1986-1996年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中心主任
1992-1996年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1981-1990年 全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
1991-1994年 中國植物生長物質協會副理事長
1986-1990年 全國作物學會作物栽培研究會副主任及生理專業組長
1979-1987年 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秘書長
1988-1995年 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
1987-1995年 《作物學報》、《作物雜誌》、《中國水稻科學》編委
1989-1995年 《江蘇農業學報》副主編、主編
1983-1988年 江蘇省第六屆人大代表
1983-1993年 全國第六、七、八屆人大代表生平介紹
人物生平
簡介
吳光南,周巷鎮人,1924年7月31日出生於南京,父親是著名園藝學家吳耕民。他的整個童年都隨著父親工作的頻繁變動而舉家飄零。抗日的烽火激勵他立志奮發圖強。1943年,他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入浙江大學農藝系。1947年畢業後,在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雜糧特作系任職。
詳述
吳光南早年從事大豆的育種工作。經過六年(1947~1953)研究,選出了岔路口1號新品種,在江蘇、安徽沿江地區推廣100萬畝以上。1958年被列入《全國農作物優良品種》一書。
1953年,吳光南受命研究水稻,次年調入作物生理學研究室。從此以後,他主要研究水稻的發育生理,重點是採取怎樣的新途徑調節水稻的生長發育和有關的機理,使水稻生產向優質、高產發展。1979年至1985年,任蘇省農業科學院遺傳生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其中1980年1月至1981年8月在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合作研究。
吳光南從事農業科研工作長達半個世紀,先後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兩本,培養碩士、博士生多名,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八次。1989年,“多效唑調節水稻生長的機理及套用技術”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7年,“水稻品種光溫階段發育”獲江蘇省科技大會獎。 吳光南曾當選為江蘇省第六屆人大代表,全國第六、七、八屆人大代表。曾任農業部第四、五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第一屆生物技術專家顧問組成員,農業部“六五”、“七五”、“八五”重點課題“主要農作物生理生化功能調節機理與技術”的主持人,負責組織、指導全國約20個農業大學、農科院參加的課題科研工作。曾任全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中國植物生長物質協會副理事長,全國作物學會作物栽培研究會副主任及生理專業組長,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秘書長、理事長,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遺傳生理研究所研究員、院生物技術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水稻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並任該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作物學報》、《作物學雜誌》、《中國水稻科學》編委,《江蘇農業學報》主編等職
長期以來,植物生理研究一直被認為只是解釋栽培或育種中的一些現象,在生產中解決不了具體問題。吳光南在主持課題和擔任遺傳生理所領導期間則強調指出:“我所的研究,要么在理論上有新發展、新論點,要么在套用上能解決生產問題,絕不能處於不上也不下的狀態,即既無理論突破又不解決實際問題。”科研工作的這一指導思想得到了同行的贊同,也對後來者的研究方向和選題產生了很大影響。
主要論著
1 吳光南,鄒江石.《水稻栽培理論與技術》.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540
2 吳光南,王作民,楊生根.《幾內亞栽培稻種分類研究》.作物學報,1983,9(1):61~68
3 吳光南,湯日聖,張金渝.《乙烯利和光強對水稻
節間生長的協合作用》.中國水稻科學,1986,1(1):53~57
4 梅傳生,張遠海,吳光南.《水稻葉片衰老過程中氨肽酶活性的變化》.植物生理學報,1987,13(1):58~63
5 吳光南,張雲橋.《稻穗發育過程及其控制途徑的研究》.作物學報,1962,1(1):43~52,等等。
成就及榮譽
成就
1956年,吳光南負責組建了作物生長發育研究室,並任該室主任,開始從事水稻發育生理的研究。他著重探索調節水稻生長發育的途徑及其機理,使水稻生產向高產、優質方面發展,先後從環境、激素和分子水平三個層次開展調節研究。他與同事們研究了近千個水稻品種對溫度和光長的反應,系統闡明了中國各地原產水稻品種的感光與感溫特性,提出水稻品種對光長反應特性不僅決定於系統發育中所遭受的絕對光長,還決定於種植期間光長的變化趨勢。這一研究結果為引種、育種和栽培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吳光南1957年曾在中、朝、蘇、越四國水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有關論文,並被引用於丁穎教授主編的《中國水稻栽培學》和農業高校的教材中。吳光南研究了稻穗分化的調控方法與時機,闡明了在器官形態或發生前,原基有向不同器官分化的可能,調節的途徑是增加養分(肥、水和光)的供應強度,或適當延緩穗器官分化的速度,而調節的時機是在被調節某種原基分化之前。他考察了陳永康施肥技術對稻穗發育的影響,結合器官同伸原理,闡明了“施用長粗肥和長穗肥”的作用分別是增加小穗分化數和小穗退化數,從而使勞模經驗在現代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得到了肯定。
70年代開始,國際上對作物生長發育的調節研究開始著眼於內源激素。吳光南於70年代末開始從事植物內源激素對器官生長發育的調節研究,先從水稻體中內源激素變化入手,再向棉花、小麥等作物擴展。他和助手們發現生長延緩劑多效唑和水稻矮生基因(不論是秈稻的Sb-1、Sd-g基因,還是微效基因)都是通過調節內源赤黴素,吲哚乙酸、脫落酸和乙烯等多種內源激素的平衡和互動作用來控制株高、分櫱和葉角等性狀的,從而提出了水稻矮生性狀的多激素調節假說,突破了當時國外學者認為多效唑和矮生基因只調節赤黴素一種內源激素的解釋。在套用技術上,吳光南先後從國外引進了2-苯基脲、多效唑(pp333)、4pu-30、RH-0007,TD-1123、SD-84811和RH531等多種新的生長調節劑和化學雜交劑,研究這些物質對作物的生物學效應、生理生化效果,以及栽培上的套用價值。經驗證明,這些生長調節劑中大多數是有效應,但在栽培上無套用價值。他重視國外先進經驗,但不崇洋媚外,對那些無套用價值的東西果斷地予以捨棄。
榮譽
對三十烷醇組織全國聯合試驗,無論是在試驗期間,還是試驗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堅持真理,不為“非議”所動搖,最後為農業部是否推廣該產品提供了極為可靠的試驗結果。對於多效唑,他不僅針對江蘇的具體情況,還考慮到長江流域其他省的複雜條件,和浙江、四川等省的有關單位協作開展了試驗研究,掌握了多效唑在水稻秧田和大田上的套用技術,在秧田使用可使移栽後的本田每畝增產7%~8%。在多效唑的合成國產化研究中,他和江蘇省農藥所、建湖農藥廠協作,使大面積推廣套用成為可能。在水稻上取得經驗後,他進而推動多效唑在油菜、大豆、果樹上的套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項研究為套用基礎研究轉化為生產力提供了範例,於1988、1989和1992年分別獲得浙江省、江蘇省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