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千金翼》卷十八。
藥物組成





茯苓1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烏梅(去核)2-7個,大棗(去核)2-7個。
主治
胸中熱,口乾。 製備方法 上為散,別搗梅、棗令熟,合余藥為丸,如彈子大。
用法用量
含之咽汁,日3夜2。
中藥方劑之含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含消丸主治胸中熱,口乾。
《千金翼》卷十八。
茯苓1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烏梅(去核)2-7個,大棗(去核)2-7個。
胸中熱,口乾。 製備方法 上為散,別搗梅、棗令熟,合余藥為丸,如彈子大。
含之咽汁,日3夜2。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是國家基本藥物,OTC藥物。具有健胃消停,解表化濕作用。
簡介 處方 製法 性狀 鑑別含化馬牙消丸主治咽喉風毒腫痛,煩熱不止,四肢不利。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沉香內消丸主要由沉香半兩,木香半兩,葫蘆巴(酒浸)2兩,小茴香(炒)2兩等成分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普濟方》卷二四九引《德生堂方》。主治小腸疝氣,陰囊腫...
主要成分 藥理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功效 考證主治咽喉腫痛。另有同名方劑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馬牙消丸 (《聖惠》卷三十六。 《聖惠》卷三十六。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筋骨痛消丸,主要成分丹參、雞血藤、香附等,丸劑,有活血行氣,溫經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血瘀寒凝、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
藥品名稱 成份 性狀 鑑別 檢查消栓再造丸,活血化瘀,息風通絡,補氣養血,消血栓。用於氣虛血滯,風痰阻絡引起的中風后遺症,肢體偏癱,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障礙,胸中鬱悶等症。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規格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