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1974年高中畢業,我得到了一台蘇聯查爾基4型相機。這是托母親朋友從上海舊貨店淘來的,價格204元。在當時,已經是一架很不錯的相機。鏡頭是F2的,據說與德國萊卡的某款機型完全相似。我堂哥三午告訴我,這相機擱在五十年代,基本上就是頂級產品,因為它的核心技術、它的原材料,都是利用了德國戰敗的賠償。以今天的眼光看,它已經算不了什麼。在當時,我是說在當時,起碼周圍的人,沒有誰能拿出比這更高檔的玩意。那年頭常見的是一種雙鏡頭反光機,是120的,鏡頭只有3.5,只能拍12張照片,不像我的這台135機器,每次可以拍36張,而且因為鏡頭大,即使光線不太好,成像效果也說得過去。我的堂哥是攝影愛好者,尤其擅長拍人像,我從他那裡學到了最基本的拍攝和洗印放大技術。家庭成員和周圍的人,成了我拍攝的模特。也許從來就沒有真正拍好過什麼照片,可是有一段時候,我耳朵邊,常聽到有人表揚我的作品。祖父表揚的一句話就是:“這張照片不錯,我要放到我的相冊里。”不知不覺,我在玩照相上花了很多時間,南京新街口有家攝影圖片社,那裡的放大紙論斤賣,可以買回來自己放大照片,成本要相對便宜許多。我自製了放大機上光機,用臉盆配製了藥水,躲在暗房裡,一乾就是一個通宵。記不清拍了多少照片,相對於今天,根本算不上什麼,可是在當時,一幹活一臉盆,一出手厚厚一疊照片,還真有些嚇唬人。我很快成了一名小工人,會攝影的名聲傳了開來,經常有人要我拍照。我把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了無限的攝影之中。說起來荒唐,那年頭拍了那麼多照片,現在要想找回當時的痕跡卻很困難,除了父母影集留下了一些證據,大多數照片已無處可尋。
你為別人拍了照,沖洗放大成照片,把照片給了別人,事情就完了,就結束了。1976年9月9日,在南京繡球公園,我正為一位電工師傅的兒子拍照,那孩子才三四歲。大廣播裡說有重要新聞要廣播,讓大家耐心等待。我們一邊拍照,一邊等候。終於把一卷膠捲拍完,從樹林裡走出來,我們聽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的訊息。當時並沒有想到這件事會對自己前程有什麼影響。一切都是不知不覺,愛好攝影的年代突然中斷,我漸漸淡忘了這門技術,開始去夜校讀書,讀機械製圖,讀高等數學。和攝影一樣,我仍然沒有把它們學好,很快,高考恢復,趕時髦似的跟著別人去了考場,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考上了,成了一名大學生。
作者簡介
葉兆言,著名作家,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畢業,進工廠當過四年鉗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創作總字數約四百萬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葉兆言文集》、《葉兆言作品自選集》以及各種選本。另有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影》、《花煞》、《別人的愛情》、《沒有玻璃的花房》、《我們的心太頑固》, 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絕妙小品文》、《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等。
圖書目錄
名與身隨
寫在前面
名與身隨
記憶中的文革開始
寶像引起的話題
祠堂國小
小資產階級
玩半導體收音機
非法買賣
難得有閒
想讀書
家學淵源
學日語
學英語
失去的老房子
唱情歌的季節
把鍾拔快些
等剃頭
腳踏車的前思後想
電視的話題
過年
大學時代的體育熱
騎車旅行
當不了和尚
對母校的記憶
宴爾新婚
太太學烹飪
對女兒的期待
為女兒感動
文學少年
文學青年
人,歲月,生活
永遠的阿赫瑪托娃
恨血千年土中碧
紀念
父親的話題
鶺鴒之痛
人,詩,音樂
紅沙發
郴江幸自繞郴山
徐老師
陳瘦竹先生
不肖子弟
紀念一個朋友
回憶兩個人
我編的幾本書
我寫的幾個舊派人物
長征,眾所周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