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同李萬晚望南嶽寺懷普門上人
釋子身心無垢紛,
獨將衣缽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
惟有鐘聲出白雲。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垢:本義為沾在物體上的骯髒之物,佛教中以妄想惑念垢染人之心性,故名垢。紛:混淆,雜亂。
作品譯文抖落衣上塵心中事,
你獨持衣缽遠離人群。
相思中我遙望松林寺,
只有鐘聲飄飛出白雲。
作品鑑賞
皇甫冉的內心始終交織著仕與隱的矛盾,他羨慕山林高士的灑脫自在,深嘆自己牽累於世務。這首詩就反映了此種心情。詩歌首先寫獨自離去的普門上人的灑脫、孤標,以此作為世人的對比。世人為種種利益,爭奪不止,身心俱受污染,而釋子漠視一切利益,熄滅了一切欲求,六根清靜。他獨持一衣一缽,遠離人世、遁居山林,這是對世俗的超越,也是對自我的超越。詩人寫到此,拈出了“相思”二字。這相思,不僅是情感上的依念,更是對普門上人至大智慧和崇高人格的皈依。結句更是興象玲瓏,旨味超絕,詩情與禪意交融。儘管只寫鐘聲白雲而已,但那鐘聲的警醒和召喚的力量,普門上人清風白雲般高潔的人格,作者的傾羨與帳惘,都隨著飛出白雲的鐘聲而透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