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村

該行政村隸屬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勐勐鎮,地處勐勐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47.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彈石路,交通不方便,距縣47公里。東鄰臨滄文允村委會,南鄰勐庫亥公村委會,西鄰 勐庫城子村委會,北鄰那布村委會。轄同化一組、同化二組、上忙籠、下忙籠、壩楞一組、壩楞二組、旺興一組、旺興二組、團山、回邦組、力打、大寨組、中寨等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497 戶,有鄉村人口2351 人,其中農業人口2251人,勞動力103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9人。全村國土面積10.43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氣溫18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合種植 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509.00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13,140.00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476.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2.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畜牧業為主。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09.00畝(其中:水田1,500.00畝,旱地1,009.00畝),人均耕地1.0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3,14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甘蔗核桃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97戶通自來水。有497戶通電,有31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1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3.4%和63.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1戶(分別占總數的39.7%和18.3%)。
該村到勐勐鎮道路為土路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00公里,距離最近集貿市場2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9輛,機車86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88口。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通路燈的自然村。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9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截止2007年底,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甘蔗、養殖業,主要銷往縣內。大力發展核桃、茶葉、甘蔗產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 該村有農戶497戶,鄉村人口2351人,其中男性1329人,女性1022人。其中農業人口2351人,勞動力1038人。該村以拉祜族、漢族為主(是拉祜族、漢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1067人,漢族792人人,傣族460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人(王秀花、王秀勇、王秀娟、王秀鳳),占人口總數的0.1%。五保護10人。
該村無村級衛生室,村民就醫就近到勐庫鎮衛生院。該村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90.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72人,距離賀六中學25.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2人,其中小學生218人,中學生5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1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男黨員37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571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