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飛鶴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原合肥飛鶴汽車配件廠)是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下屬企業,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2004年經股份制改造,變更為合肥飛鶴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為控股公司,占註冊資本304萬元的51%股份。公司地處合肥市當塗路189號,系租用合肥市城東鄉資產經營公司廠房及土地,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概況
合肥飛鶴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是由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原合肥汽車製造廠)下屬集體企業一分廠、二分廠、三分廠等集體企業通過多次整合於1997年8月成立。當時合肥汽車製造廠設立一分廠、二分廠、三分廠的目的是為安置職工家屬就業。合肥汽車製造廠提供技術及改裝車市場讓其進行汽車改裝。1994年合肥汽車製造廠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不再繼續生產改裝車。並於1995年將所有生產改裝車的分廠及大廠從事改裝車業務的技術二科、油漆車間等整合成立合肥汽車改裝修配廠。但由於沒有資金投入,不能形成規模,缺乏技術,產品質量低劣,產品市場萎縮以及經營管理不善,企業嚴重虧損。1996年經營活動基本停止,全員下崗,下崗員工每月發60%的基本工資及各種社會保養費用,並全部由合肥汽車製造廠代墊,企業名存實亡。
1997年8月由合肥汽車製造廠與合肥市郊區城東鄉東七村共同創辦機械加工企業,根據雙方聯營協定規定,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合肥汽車製造廠委派,廠名為合肥飛鶴汽車配件廠。但由於產品技術不成熟,生產手段不完善,只能生產加強環等少量產品,為江汽提供的配套翻轉、鎖止機構也沒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到1999年底,企業仍年年虧損,年銷售額不足100萬元。2000年年初,車橋公司為了救活這一塊,解決這部分職工的就業,委派一名得力的副廠長直接分管合肥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對分廠實行“財務人員委派制”,從總廠財務科抽調一名副科長任財務監督。指定由供應、人教、財務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幫助分廠制定出了內部結算價格,確定以逐步結帳一級核算體系,為分廠準確及時搞好成本核算起了重要作用。並對分廠原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從大廠抽調生產、技術、質量管理骨幹到分廠幫扶以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對原生產技術、工藝流程、規章制度、倉庫收發存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理順,到年底就形成月1000套的生產能力。逐步走向正規的分廠開始緊扣市場,確立翻轉鎖止產品為主導產品,加強生產、質量管理,人員管理,開發新產品。此後不斷開發出15#擋油盤、TCM鎖片、07#鋼托等各類小產品,且形成大批量生產。
隨後合肥飛鶴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不斷狠抓產品質量,積極開發新產品,以市場為導向,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並在資金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多方籌資,首次依靠自身力量投入56萬元購置了一批生產急需的關鍵設備,其中有100噸液壓機1台、160噸沖床1台、8毫米剪板機1台、100噸沖床1台。這些設備的投入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裝備水平,提高了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
2002年10月一次性通過ISO9000第三方認證;實現會計電算化,分配上,推行計件工資制;用人用工制度逐步完善。2003年公司制改造工作穩步推進;2003年初,出台《全員培訓管理辦法》、《關於“40+4”學習的有關規定》,開始“40+4”培訓工作。
2003年4月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與全體職工(包括在職職工、兩不找職工、在家待崗職工)簽訂了“全員勞動契約”。多年拖欠的職工醫療費也全部報銷完畢。歷史遺留的潛虧,在2002年消化115.7萬元的基礎上,2003年又消化3.6萬元,企業資產質量不斷提高。
2004年改制工作穩步推進。於6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合肥飛鶴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新的機制,不斷加強內部基礎管理,如推行了績效考核,開展班組建設,導入精益生產、5S管理等,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有較大的提升。
2004年成功開發後橋制動氣室,投資56萬元,建設氣室裝配生產線和檢測線,於4月19日順利安裝調試成功。承擔了B10橋殼的焊接和機械加工,生產能力已達到日產200台本體,70台總成。
人員組成
全民職工:32人;大集體職工:241人,其中在崗106人;待崗40人;內退17人;兩不找人員8人;退休70人;臨時工:112人;實習生:37人。
文化層次:本科7人;大專13人;中專19人;高中52人;國中294人;國小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