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里芬計畫

史里芬計畫

史里芬計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作戰計畫,德軍的整個作戰計畫早在開戰前的1905年,就由當時的德軍參謀總長史里芬擬訂,稱為“史里芬計畫”。但是,它過高地估計了德國自身的力量,最終遭到徹底的破產。

基本信息

簡介與史里芬生平

背景

塞拉耶佛的槍聲,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德國為了進行這場戰爭,早就做好了周詳的計畫。德軍是當時世界上組織最完善、裝備最好的軍隊,早在1905年,德軍的整個作戰計畫就已經由當時的德軍參謀總長史里芬擬訂好了,稱為“史里芬計畫”。

主要內容

根據德國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所闡述的思想,史里芬把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作為德軍作戰的最高原則。他構想未來的戰爭中,德軍將要在西線同英、法軍隊作戰,在東線同俄國作戰。為了避免兩條戰線同時作戰,史里芬準備先把百分之九十的兵力放在西線,採用閃電戰方式,在四至六周內擊潰法軍。然後迅速把主力移往東線,全力打擊行動一向遲緩的俄軍,在三至四個月內征服俄國。為了完成德軍主力的迅速調動,德國還在國內修建了一個完整的戰略鐵路網。

在史里芬計畫中,德軍在西線同英、法軍隊作戰時,應該把打擊的重點放在右翼,先發制人,集中優勢兵力,從不設防的比利時,盧森堡攻入法國,從側翼切割、包圍法軍,一舉殲滅其主力。而德法邊界的左翼只負責牽制。史里芬在臨死前還一再叮囑:“切勿削弱我的右翼。”

人物生平

施利芬伯爵(即史里芬)於1833年2月28日生於柏林,他的父親是位普魯士將軍。他最初專攻法律,後從軍。1853年作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願者加入第一禁衛槍騎團。1854年12月調服正規軍,並被任命為少尉。1858-1861年,在軍事學院學習。1865年畢業後加入總參謀部。

普奧戰爭(即七周戰爭)期間,任職於普魯士阿爾貝特親王的參謀部,參加了克尼格雷茨戰役(1860年7月3日)。普法戰爭期間,任職梅克倫堡-什未林第八軍腓特烈二世的參謀部。後任第一禁衛槍騎團團長(1876-1884)。1884年,施利芬成為總參謀部戰史處處長;1886年晉升少將。1888年12月4日晉升中將,任陸軍軍需總監和副總參謀長。1891年,施利芬取代了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伯爵成為德軍總參謀長,任此職長達15年之久,直至其於1906年1月1日退役。其間,於1893年1月17日晉升為地面部隊司令。1911年晉升陸軍元帥。

施利芬自其妻1872年死後,變得冷漠和孤寂,經常譏諷同事,但一直致力於儘可能完滿地解決德國面臨的戰略困境。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戰略家,儘管對戰爭倫理漠不關心,但研究問題的方法卻符合科學規律。在其任總參謀長期間,研究了與法國和俄國兩線作戰中的戰略問題,提出了著名的“施利芬計畫”。

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於1913年1月4日死於柏林。

執行情況

戰爭開始後,史里芬的繼承者們,始終把這份計畫看成是戰勝敵人的法寶,沉醉在速勝的夢幻之中。德皇威廉二世對整裝待發的德國士兵吹噓說:“你們勇敢地去旅行吧,落葉之前你們就會返回故鄉。”

然而1914年戰爭爆發時的實際情況,已和史里芬在世時有所不同。東線的俄軍實力遠比估計的要強,德軍參謀總長小毛奇不得不派出14個師,而不是原來計畫的9個師。在西線的左翼,德軍又多增派了7個師,共15個師。因而西線右翼的兵力,比史里芬計畫所規定的少了11個師。這樣,德軍從一開始就分散了兵力。同時,比利時軍隊並不是德國人所認為的“朱古力兵”,他們對入侵的德軍進行了頑強的抗擊。列日要塞一戰,使德國軍隊陣亡4萬人,這樣,就大大地幫助了英、法軍隊的調動布防。

德軍從比利時,盧森堡切入法國後,進展最初頗為順利,兵鋒直指巴黎。法軍總司令霞飛及時改變錯誤的作戰計畫,變更兵力部署,反而對德國軍隊形成了兩面夾攻的威脅。1914年9月馬恩河一戰,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爭局面。在長達200公里的戰線上,雙方調動了150萬軍隊。結果是,法軍擊退了德軍的進攻。9月9日,德國軍隊全線退卻,陣亡4萬餘人,受傷17萬人。接著,雙方又展開了“奔向大海”的戰鬥。德軍企圖搶占敦刻爾克等法國沿海的地區,切斷英法兩國的聯繫。英國和法軍軍隊針鋒相對。經過了13個多月的激烈戰鬥,德軍雖然擴大了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占領區,但一舉摧垮國,迫使法國投降的主要目的卻沒有達到。此後,北起北海,南至瑞士邊境的700餘公里的西部戰線上,雙方由運動戰轉入以壕塹掩體相對峙為主的陣地戰,整個西線戰局進入相持狀態,德軍速戰速決的戰略遭到破產。戰役一結束,毛奇告訴德皇:“陛下,我們輸掉了戰爭!”9月14日,毛奇被解除了職務。

在東線,俄軍動員較快,開始取得一些勝利,攻入了東普魯士。德皇威廉二世慌忙任命新崛起的軍事明星魯登道夫協助老將興登堡前去抗擊俄軍。坦能堡一戰,全殲俄軍第二集團軍,魯登道夫被提升為東線方面軍參謀長。

1915年,德軍統帥部決定修訂史里芬計畫,將戰略重點移到東線,集中兵力分南、北兩線進攻俄軍。北面由德軍從東普魯士向布列斯特方向進攻,南面由德奧聯軍向萊姆堡方向進攻,最後南北合攏,將俄軍主力包圍在“波蘭口袋”內,迫使俄國單獨媾和後,德奧聯軍再回過頭來收拾英法軍隊。

1915年1月至3月,整個東線發生激戰。俄軍在馬祖爾湖畔失利,被德軍趕出了東普魯士。5月,德軍突破俄軍正面防線,俄軍節節敗退,先後放棄了波蘭、立陶宛和里加以西的地區,傷亡和被俘達170餘萬。但是,德國並未達到使俄軍喪失作戰能力的目標。

到1915年9月,在從波羅的海里加灣羅馬尼亞邊境的900多公里的東部戰線上,雙方又形成了對峙。德國非但沒有能夠迫使俄國單獨媾和,反而不得不擴大東線的戰爭規模,越來越深地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泥潭。

總結

以速戰速決為基本思想的史里芬計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戰略計畫的基礎。它表現了後起的德意志帝國急於爭奪世界霸權的狂熱欲望。但是,它過高地估計了德國自身的力量,終於遭到徹底的破產。

史里芬計畫 史里芬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