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魚志]

史氏[魚志]

史氏,解釋:姓氏起源、史氏 - 聚集地(遷徙分布)、歷史名人、史氏宗祠、史氏八行垂訓、史氏皇祖十戒訓、史氏家訓。

姓氏起源

來源有五
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後。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於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
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
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

聚集地(遷徙分布)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
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台縣)。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
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堂號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死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歷史名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在兵困揚州時,他拒降固守,奮戰到底,不幸英勇就義。
史孟麟:明朝理學家。他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參與東林書院講學。
史 魚:春秋時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臨死時,還勸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後人稱為"尸諫"。他秉筆直書,堪稱史
家楷模。
史 籀:周宣王時書法家,相傳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命題。
史思明:本名窣乾,唐玄宗賜名思明,為唐朝寧州的夷人,突厥族。驍勇有才略,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後安祿山為其子慶緒所殺,思明則殺慶緒而自立為大燕皇帝,不久亦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氏宗祠

史氏宗祠

溧陽埭頭史侯祠溧陽埭頭史侯祠

史侯祠

史侯祠,為史氏家廟,祭祀東漢溧陽侯贈司空史崇。從漢朝興建,三國吳時和晉朝世代保持(史侯祠舊址,即埭頭中學現址)。

有司空廟碑略可證:史公名崇,字伯勤,魯郡濟北人。他的高祖史恭遷居杜陵,成為皇室的輔佐。恭子孫擔任官職的很多,蟬聯不絕,聲名很大。史崇小時就意氣激昂,有文武全才。出生在紛亂的時期,長大學習軍事,立身清正,臨戰勇決,屢建奇功。在杜陵,迫降劉盆子,在昆陽,大敗王尋。他雖身先士卒,有這些功績,卻推讓給元帥。不逾月,被漢廷任命為右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加驃騎將軍,封溧陽侯,食邑一萬戶,使他的後代,永遠繼承。若與長松都尉、細柳將軍相較,彼此都名需一時,無愧過去的功業。後來奸雄消滅,天下安定,皇上詔令公侯都到封地去。他到了溧陽,訪求百姓的憂患,用寬簡的要求對待他們,用法令啟示他們,百姓不須規勸而自己遵照執行,不須威逼而自己受到感化,打獵捕魚者互相謙讓,境內桑樹梓樹繁茂成蔭,即使衛青、霍去病、龔遂、汲黯,都不能超過。正要跟廉頗、李牧一樣,刻石封山,不幸患病,在洮湖新鎮逝世,終年七十九歲。噩耗傳來,船夫放下木漿,採桑女丟開竹籠,人人悲哀莫名,個個揮淚如雨。皇上頒詔封贈使持節徐兗二州刺史、司空,謐號:"壯",極盡衰榮。於是,"子民輯悅,建茲城宇,大廈耽耽,聽政之所,祠堂石殿,精靈攸處,至春秋分,祭祀不阻。

隋朝末年,史族子孫到福建、浙江逃避戰亂,其時,侯祠祠屋倒塌,唐朝貞觀年間祭酒史仲謨加以修復。會昌六年(公元846年),朝議郎史有則等又加修建。據《重修司空溧陽侯廟記》載宗廟的建置,由來很久。"宗"是說尊,"廟"是說貌,尊崇祖先容貌的處所,尤其不可不嚴格確定它的規章制度。司空御災捍患,後漢光武帝賜封溧陽侯於此,子孫繼承封爵,成為世嗣的開始。後代一直祭祀不缺,朝列九禪,澤垂千載,古樹茂盛,高接樓牆,供享潔淨,幃帳肅穆,不行動就產生敬意,不發怒就顯示威嚴,全縣都仰承他的神靈保佑。……然而,殿堂久遠,土木頹壞,屋瓦分散,橫樑傾斜,漏雪透風,積年累月,雖然神靈好象仍在,可是殿堂的形狀不存。因此,二十三代孫、朝議郎、前杭州臨安縣令、上柱國史有則,官居五命之尊,也是宗族中各支之首,化育全宗族的德行,以和睦安撫千萬家,發出號召,別人馬上回響,大家樂於完成,他認為難以依照舊有制度,就建立了新的規章,與眾人商量,意見一致,得心應手,子孫願出力出錢,行動十分迅速,不滿三月,參差縱橫,房屋蔽日,飛脊遏雲,宏麗堅固,周環密緻,使得神靈能夠永遠安住。他就這樣努力地繼承舊業。唐朝會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宗長二十三代孫、朝議郎、臨安縣令、上柱國史有則,連同各院弟侄和各支長、孔目職司等,一起料理修建。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境內大旱,後人把對史侯的尊崇化為祈雨的希望,當時,知縣郭延紹在廟中求雨,其後果然下了雨,立碑記載這件事(有禱雨碑。<碑文未譯>南唐升元三年七月十五日,尉遲勝撰,吳仁贍書,知縣事郭延紹,守縣尉張說立碑)。到了宋朝,又屢次求雨正巧應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尚書省發下文書,皇上詔賜"顯惠廟"匾額,縣丞方洙撰寫碑文(匾額和石碑都曾存放侯祠)。宋政和六年(公元1124年),加封"靈濟公"。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廟被燒毀。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浮梁教授史禮之稟知官府,溧陽知州、東平人史光祖捐出薪俸,倡議修建,教授長沙人張崇寫了碑記(明朝洪武年間重立碑石,曾存侯祠)。

據記載,祠前石坊,宋朝政和六年,知縣鄭驤題寫"靈濟公神道祠"。後面的"海岳堂",朱熹題寫匾額,堂後就是史侯墓,圍牆周長四百丈。高原大林,俯瞰洮湖。其中許多祠屋、樓亭、古蹟之類屢經變遷,而今止有遺蹟尚存(註:現尚存儀門、汲古井、進士樹、祖侯墓旁之松柏、宋建"靈雨坊"石柱四柱,鐫有大篆坊聯一對,清晰可辨,成為彌足珍貴之遺蹟)。

史氏八行垂訓

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史氏皇祖十戒訓

力戒不孝不悌、不睦宗黨、不尚節儉、賭博、奸盜、嗜酒、行兇、誤入優隸、出入衙門、不完國課。

史氏家訓

立身、孝友、敬祖先、睦親族、敬師、取友、教弟子、和鄰里、肅閨門、御仆蜱、酬恩釋怨、排難解紛、治家敬賓、施藥傳方、不妄殺、官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