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景色
古莊竹園園內以竹為主,兼及各種樹木花草,遠看鬱鬱蒼蒼,有如一片綠雲在棲息。走進竹園,竿竿玉竹,枝葉紛披,青翠欲滴,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每至傍晚,難以計數的鳥兒像趕集一般到竹園棲息,十分熱鬧、壯觀,它們時而盤旋於竹園上空,時而飄落於竹林之上,成群結對,拼出各種圖案。鳥兒中以白鷺為多,俗名“哇子”,尖尖的嘴,灰白色的身子,修長的腿,體重的1公斤左右。
古莊竹園幽雅的環境不僅吸引了鳥兒,還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遊玩,取景,中央電視台、江蘇電視台以及泰州、興化等電視台多次前來取景。1990年,中國神童劇組拍攝《少年鄭板橋》就曾以古莊竹園為主要取景點。
竹園故事
相傳在明朝的時候,這個地方叫毛家莊園,莊園裡住著一個叫毛世友的員外。他有一個女兒,一個媳婦。姑嫂兩人不愛描龍繡鳳,天天習文練武,刀槍棍箭,樣樣皆精,遠近聞名。
有一天,一隻大糧船鼓滿風帆,在毛家門前的河裡自東向西疾駛而來。姑嫂倆正在閣樓上練習射箭,調皮的姑娘一見大船從對面駛來,她雙臂用力,弓張弦響,“嗖”地一支箭不偏不倚,正射中桅桿上的滑輪,把滑輪卡住了,帆篷落不下來,正巧,前面就是一座騎在河面上的“過河閣樓”,眼看大船就要發生意外,撞上閣樓,船翻人沉,後果不堪構想。說時遲,那時快,只見老練的嫂嫂拈弓搭箭,這支箭不偏不歪,正好射斷了扯篷的繩索,“嘩啦”,帆篷倒臥,糧船順水而下,過了“過河樓閣”。
這一玩笑,非同小可。原來,這是一條給朝廷運糧的官船。船工到京城後,押運官稟告皇上說,毛家莊射箭耍刀,圖謀造反。皇上看了奏本,也不分青紅皂白,馬上派兵前來洗劫。
毛世友一家聞訊,慌作一團,只有姑嫂兩鎮定自若,說“真是個昏君,反就反了,怕它個皇帝老兒不成!”此話一出,即遭毛世友喝斥。無奈,父命不可違,惹不起,只有躲。
毛世友一家隨即躲進地窨子(即地下室)下面,因為捨不得一條護家犬,便把它也帶到地窨子下。
官兵來了,搜遍了莊園,也不見毛家一主一仆。可是那帶進地窨子的狗聽到外面馬嘶人喊,便“汪汪汪”地狂吠了幾聲。官兵聽到狗叫聲,知道人在地下,連忙挖地窨子,結果毛世友一家(包括喜愛習文練武的姑嫂)都遭滿門抄斬。毛家莊園也被一把火燒得精光。
毛家莊園慘遭洗劫,只剩下幾株供人欣賞的竹子倖存下來。
幾百年過去了,幾桿竹子竟長成了一片竹林。寒來署往,萬木凋零,它卻傲霜凌雪,青枝綠葉,每至盛夏,株株綠竹,舒展長臂,拉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愈發使人想起當年毛家莊園裡習文練武的姑嫂倆的颯爽英姿。
如今的古莊竹園,似一位沉睡的美人,她在睡夢中編織著自己美好的未來
東古遺址
東古遺址位於興化市戴窯鎮東古村。考古學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良渚文化的石鉞、石斧、石錛等器物十一件,對研究良渚文化沿海北上、逐鹿中原的路線走向有重要學術價值。這些出土的石鉞、石錛等表明大約4500年前,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先民沿海北進,進入今興化的戴窯東古一帶。
東古竹園是一處人文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莊園,近半個世紀以來在竹園內陸續出土的一些珍貴文物把古莊園的歷史至晚可以推到北宋時期。如出土的榫卯結構井壁磚,磚長條形、略成彎弧狀,相連的兩個磚之間有榫卯結構相銜接,使井壁更加嚴密牢固,是典型的北宋時期的產品,井磚的出土反映了北宋時期戴窯一帶的先民們的生產生活已是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戴窯的磚瓦製造技術已是非常的成熟。
北宋吉州窯 ‘曾家記號 ’款八角形綠釉枕。此枕出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枕作八邊形,長二十餘公分,寬十餘公分,灰白胎,除底無釉外其餘部分施綠釉,露胎處有一銘款 ‘曾家記號 ’。綠釉為低溫釉,二次燒成,即先經過高溫燒胚,出窯後施一層釉再入窯經過八百度低溫燒成。吉州窯在今天的江西吉安永和鎮,在宋時的制瓷水平非常的發達,所燒制的碗、盆、枕等生活用品銷往全國各地,歷史文獻記載,‘吉州窯,宋時有五窯。’分別是謝家、曾家、舒家、嚴家、郭家。所以這一件帶有銘文枕的發現既與歷史文獻記載相吻合,又有確切的出土地點,也說明了北宋時期東古莊園先民的生活和通商已是非常的發達。
北宋錢幣窖藏。上世紀中期東古村村民於竹園內地表下 二十公分 挖掘一錢幣窖藏,當時出土錢幣數以千記,幾經散失留存於今仍有百十餘枚,經鑑定,此批錢幣全都是北宋時期的小平錢,最早的為宋太宗淳化元寶,最晚的為宋徽宗大觀通寶,前後跨度一百三十餘年。當時的先民為何將這批錢幣埋於地下已不得而知,或是金人南侵、亦或是天災人禍。
東古竹園有永遠讓人解不開的迷,不要說與明代興化顯宦家族袁氏家族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單是這些歷經千百年而倖存的珍貴的文物就值得我們去好好研究,以物證史往往比文獻更有說服力,所以說,古莊竹園應該要保護、莊園歷史要挖掘、莊園人文精神要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