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南園

古南園

位於宜豐縣城南郊,前臨耶溪,後依翰峰,風景優美,傳為北宋元豐間縣城處士蔡曾所建。

古南園介紹

古南園古南園
南園位於江西宜春的縣城南郊,前臨耶溪,後依翰峰,風景優美,傳為北宋元豐間縣城處士蔡曾所建。磚木結構,系重檐翹角樓閣式的建築群,經歷代重修,古風依存。主樓為“青玉堂”,面寬7間,進深12米,立於石台之上。正廳8柱3間,前有迴廊,後有明窗,方磚鋪地。.東有磚砌“聳蜃”、“跨虹”高台橋,經“雪洞”、“雲梯”通達樓上,樓上為“冠霞閣”,可憑欄遠眺。橋下有魚池。廳4室,有迴廊,東連“樂靜齋”,西有“浩然亭”(八角二層重檐)。樓後山腰有“翼然亭”。旁有荷池、泉井,周有磚石圍牆。蘇軾蘇轍來此拜會過蔡曾,黃庭堅也多次到此作客,並寫下了《東郭居士南園記》。北宋著名詩僧惠洪的南園應景詩《鞦韆》,南宋時人選《千家詩》,成為千古名篇,南園之名也因之廣揚江南。及至1972年,《鞦韆》詩又被台灣金鐘獎”得主、現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作曲理論的高惠宗小姐,譜以簡譜和五線譜行世。

南宋初,新任知縣范潔(廣東人)罷任後被蔡氏招為上門女婿,並將南園贈其居住。今之南園明代為毛氏管業,清初毛鴻遠改南園為“南屏別墅”,內樓名“虛白樓”。南園後賣給熊氏,更名“江陵別墅”,民國初稱“熊家花園”,俗稱“南亭”。

南園現存“青玉堂、“樂靜齋”、“聳蜃”、“跨虹”、“雪洞”、“雲梯”、“浩然亭”,建築面積654平方米。設定有正閣、附廳、亭閣。1985—1983年省文化廳撥專款13萬元、1987年和1990年宜豐縣人民政府撥款2.3萬元,進行了維修。1990年9月,第一、二期維修工程結束。維修後“青玉堂”建築面積為424平方米,“樂靜齋”195平方米,“浩然亭”20平方米。1983年9月列為宜豐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園後山腳下有一眼古泉井(曾在井底發現明成化六年的模印磚),無論縣內如何大旱,唯此泉不乾涸。泉水甘美清涼,以此泉沖泡縣城城北著名的“盈科泉”茶葉(1933年曾參展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別有風味,舊時縣城士紳多在此挑泉水沖;以此泉釀水酒,酒醇美;以此泉做豆腐,豆腐甜嫩無比;以此泉做涼粉,清甜至極。在古泉之上,原有茶花娘娘廟

據舊志雲,蔡曾當年所辟南園,地處縣城城東登瀛坊之東,因年代久遠址不可考。今之南園,重建於明清之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