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園古村是河源市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客家古村落。它位於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緊靠東江西岸,距離河源市區12公里。這裡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築群和獨特的客家風情,構造成了頗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南園古村也叫南園第一村,以前叫潘家圍,解放後因盼望沐浴紅太陽的光輝,而改名為紅光村,現在所用的“南園第一村”則是作為旅遊區的名字。
南園古村落在清朝期,屬於河源縣禾溪約,因三面群山環繞,南面一江帶過,遠看猶如仙境裡的一口塘,故稱仙塘村;解放後,人們盼望沐浴新中國紅太陽的光輝而改名為紅光村。如今,古村落開發成為旅遊區之後則用“南園第一村”的名字。現屬於廣東省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
南園古村共有古民居建築30多座,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建築的選址講究座向和周圍環境,一般選址坐北朝南,所體現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樓體堅固牢靠、規模大、結構封閉一體;同時客家民居還體現了陰陽思想和家族觀念思想。南園旅遊區建築群中,規模較大保存最好的民居是“大夫第”、“新衙門”、“老衙門”;最難能可貴的是“柳溪書院”。
“百年果園”是南園古村不容錯過的一道風景線,果園位於美麗的東江岸邊,全部都是近200年的老荔枝樹,歲月給它們留下了彎彎曲曲的造形,巧似一盤盤名貴的盆景。
地理位置
所處地理位置、座向
古村落位於河源市東北部,南北走向,距離河源市區12公里,距離東源縣城5公里,緊臨仙塘鎮,系原老仙塘鎮所在地。
村名來由
據潘氏族譜記載,古村落位於河源縣之東,其龍脈發源於碣岈山,繞行向西,又自西向南,盤鏇起伏,氣勢雄偉。正脈自右角而下鏇折向東,至柯樹嶺,嶺右側建潘氏祖祠,明堂端正,逆水來朝,大江橫繞於前,三面群山環繞,如若仙境,即稱為仙塘。直至解放後,1950年1月古村落屬於仙塘鄉;1970年仙塘鄉改為人民公社,古村落屬於仙塘人民公社轄下一個自然村,因盼望沐浴紅太陽的光輝,而稱名為紅光村,由於整個古村落是“潘”姓聚居,亦稱潘家圍。後因地處東江南邊有一個百年果園,因旅遊發展需要,稱為南園古村。
村內外環境
據村落老人說,清末民國初年,在面積只有約1.5平方公里的村落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紳豪宅有100多座。現保存較好的有老樓、新樓、老衙門、新衙門、大夫第、下地塘等,是遊人瀏覽的好景點。古村落南依東江,西臨徐洞村與東源縣城相連,東北緊靠仙塘鎮,東江呈東南流向與古村落擦肩而過,京九鐵路從東西方向橫貫而下,仙塘火車站近在咫尺;古村落與205國道也僅距1公里;東江航道可通百噸輪船直達珠江口水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古村落從古至今都是個繁華昌盛之地。
歷史軌跡
據記載,仙塘潘氏一世祖銘德公的父親伯瀾公因戰亂流落於韶關一帶,後定居於翁源甫鎮,成為該地潘氏開基祖,卻不料天有不測風去,明朝成化四年,因糧加租,與縣官結仇,災禍臨頭,被迫令遣散妻兒老少,離鄉背井,遷居各地開基建業,伯瀾公長子銘德,遷居順德縣沖鶴鄉,明宏治十年,銘德公攜家眷又遷河源縣老城青雲里居信,相傳銘德公經營魚種買賣,初始落腳時,租房居住,後來才買房一座,生潘洋、潘溢二子,後至洋公三代孫鏈公,和溢公六代孫念梅公從槎城先後遷來仙塘定居,開荒拓土,至今已有400年歷史了。
地方掌故、民間傳說
南園古村流傳著眾多地方掌故和民間傳說。奇榕當時,村口有2棵400多年的老榕樹,枝繁葉茂,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而枯死倒地,據村裡的老人說,有一棵是在毛澤東去世的當天被雷打中而枯死的,另一棵是在1997年鄧小平去世的當天凌晨而倒下的,為此村民還在原址上重新種上幾棵幼榕,不時的燒香祭拜。曲橋的故事當年,潘氏十二世孫潘世拔年少時,個性自由,嗜賭成性,因涉賭有違於潘氏祖祠家規,其父潘紹信恨其不爭氣,且屢教不改,一氣之下,要處死這個好賭的兒子,可潘世拔的母親黃氏不讓,就幫不知災禍的潘世拔逃出家門,當晚黃氏即是在六曲橋說明真相,然後才分手的,若干年後,潘世拔為官浙江,衣錦還鄉時,又經六曲橋,心境與當初逃離時,真是天壤之別,站在六曲橋上感概多多,對隨從和族人說,“六曲”,“曲”即人生多坎坷,須經諸多曲折,才能踏上坦途。人們自此記住了六曲橋與潘世拔的這段淵源。橫嶺公廟出入南園古村途中有一座山,叫橫嶺山。古時,仙塘潘氏族人外出求學、趕考、經商等,均經此過,據傳,道路至岔路時,都有人在此看山,守護路人平安行過,潘氏有一先輩,一生未娶,終日默默無言守在橫嶺山側看山,每有行人饑渴,他都端水做飯,他終其一生,行善積德,至九十多高齡過世,臨死前,他囑遠親後人,安葬於此,守護橫嶺,本族人及鄉鄰感其善行,仰其功德,遂建小廟一座,尊稱為橫嶺公,在路過時祭祀,以祈求一路平安。關於古村的歷史掌故和民間傳說,還有很多,如《抗土匪》、《笑榕》、《聚賢橋傳說》等等。
社會經濟
古村落現有人口1800人,其中華僑近百人,常住人口不到總人口的一半,在本地區屬於中等規模行政村。整個村的面積有15000多畝,該村村民人均收入在本地區屬中上水平,2003年人均收入為4380元,其中以經商和外出打工作為主要經濟收入。古村落是仙塘潘氏後裔聚居地。
本村村民都是潘家的後代,宗族結構單一,民風淳樸,並且有傳統而濃郁的商業思想,潘氏先祖好施善舉、德行高尚、世人稱道,有著突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殷實的經濟基礎。所以“仙塘潘氏家族”和“仙塘潘家大屋”在本地赫赫有名。
村落規模
古村落為客家民居建築,它與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並稱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建築。這裡的客家民居建築為府第式結構,現存的古建築群有10600平方米,共有三十三多座,建築年代不一,時間跨度從明朝萬曆至清朝同治年間。每座建築都有廳、房、天井、走廊等等。廳分上廳——客家人供奉神仙和老人百年歸壽後暫放供後人祭祀的場所,中廳——家族議事以及接人待客的地方,前廳;房子又分為主人房、廂房、書房、樓閣、廚房、澡房等等;另外還有走廊、巷子、斗門以及後花園。
客家民居建築選址講究座向和周圍的環境,可以體現如下思想:一是陰陽思想;其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協調,注重“天人合一”,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形可以通過增加半月形花台、修建池塘或者建築斗門來調整座向問題,以達到陰陽來平衡和適應環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陰陽思想和封建思想。二是家族觀念思想;其建築規模大,主次分明,屋內住人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體現了客家人宗族倫理思想,民居建築的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先牌位,供後人拜祭,體現了客家人尊崇祖先的觀念。
南園古村落現由30多座保存較好的客家古建築遺產組成一個完整的群落,集中地反映了本地區客家民居府第式建築的特色和藝術,並且體現了出色的防禦性,以及仙塘潘氏家族“忠孝傳家,詩書啟後”的家訓。
具有代表性的就有“老衙門”、“新衙門”、“大夫弟”、“柳溪書院”等。
村社機構、社會生產
村落人群結構來源、村委會
仙塘,是潘氏族人的福地。至明朝末期潘鏈公和潘念梅公從槎城先後遷來仙塘定居,由於地處東江邊,河運發達,於是潘氏族人爭著到這片運輸方便和土地肥沃的地方開發和創業,進行經商貿易。
南園古村自古都是一個完整的村,自1970年改組成紅光大隊,後一直不變,只有一個村委會。
村長的產生方式
現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村長現由本村村民民主的方式選舉產生。
修譜概況、民間會社等組織
仙塘潘氏族譜,始修於清道光年間木活字本,分十五冊,現存紅光村民委員會及少數老人家中。1989年,潘氏宗親委員會集資,由本村村民潘林插等人編修,更新潘氏族譜,現存於紅光村民委員會及部分村民家中。
仙塘潘氏族人設有上、下兩座宗祠。這裡是思親奉祖、“慎終追遠”、祭祀活動的場所,多為家族成員集資捐款興建,建築風格飛檐拱脊,朱門山牆。室內雕樑畫棟,分上下廳、上廳,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正中設有神龕,歷代祖先序排於上,下廳,可搭台演戲。一般每年清明冬至,在此祭祀、演戲、聚餐。
建築特色
(一):老衙門;
1、建築結構和規模
老衙門建於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距今有243年的歷史,為三進式府第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由斗門進入。主體分上、中、下廳,另處還有左右巷及兩邊的廂房,共有40間房,12個天井,11個廳,2條巷。
老衙門由斗門進入,斗門和圍牆連在一起,裡面有三個門,正門最大;由正門進去是前、中、後三個廳,及每個廳側邊的兩間主人房;還有左門和右門,從左、右兩個門進入裡面是左巷和右巷,兩條巷子把主體建築和兩邊的廂房隔開,所以就有一列左廂房和一列右廂房。兩列廂房尾部又向橫向伸展,形成一個密實的整體。
2、建築特色
老衙門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溫台鹽運使副使,乾隆年間帶職還鄉,老衙門就是他當年回鄉之後建的。這幢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建築除了擔當其辦公場所之餘又作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設計及雕刻的圖案上都與普通的民居建築有一定的具別。
第一,由斗門進入的左側房子是“點燈房”值班的衙差在這裡看護,除了夜晚打更之外還有保衛和傳訊的功能,所以斗門上面還有一層樓閣,可以觀察更遠距離的情況。點燈向外的牆面有一個四方空心的窗戶,專門留給衙差了解外面的情況,如夜晚有人敲鼓喊冤就可以從這個窗子伸出盞燈,看清來者何人,再向裡面稟報。這是其它客家民居建築所不具備的設定,也是老衙門的特色之一。
第二,老衙門作為官府公堂,代表當時的朝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它的地板就與普通的客家民居不同。一般的客家民居,無論主人再有錢,都只能用青磚作為地板。但是老衙門前廳和中廳的地板是用淡紅色的花崗岩石鋪砌而成的。這些呈長方形的石板磚,每塊的面積為20CM×80CM。其表面的顏色與廳堂的紅牆底對相符應,同是也是一種權威的象徵。上廳的地板是普通的青磚,因為後廳只作為供奉祖先的場所。三個廳堂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做地板,正是由於老衙門的功能決定的,這也是老衙門的又一特色。
第三,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有其獨特之處。龍鳳和花蟲鳥草是客家民居木雕圖案的主要構件,而這裡的前廳屏風上面木雕就非常另類:刻的是一位官員意氣風發地站著,其前面一隻半跪著的猴子雙手向他呈上仙桃,“靈猴獻桃”寓意官程更加坦蕩亨通。中廳屋樑上的木雕圖案以龍為之,附以騰雲襯托,而未見有鳳,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是權力的代表,這樣的木雕主題就非常突出。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是這座建築的一大特色。
(二):新衙門;
1、築結構和規模
新衙門與老衙門並列,處於老衙門的東面,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距今有130年的歷史。結構是三進式府第建築,面積(包括兩座炮樓)達4300平方米,斗門進入主體建築,上、中、下3個廳,4條巷子、4列廂房、15個廳、26個天井、64間房子。
新衙門的結構與老衙門一樣,都是由斗門進入,斗門和圍牆連在一起,但是新衙門裡面幾乎比老衙門大一倍,因為它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列廂房。因為新衙門這戶人家比較龐大,家庭成員和傭人很多,所以就要建多房間。新衙門的附屬部分:兩座炮樓,分別處於新衙門的東北角土坡上和前面的西南角。東北角的炮樓遺址保存相對完好,裡面有古井和潘家典當行遺址,還有地道從裡面通到新衙門屋內。炮樓是古村落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威懾一方的潘家炮樓使整個古村落猶如一座堅實的堡壘。
2、建築特色新衙門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五世——潘世拔,光緒三年以其子潘維藏捐同知,光緒二十三年以孫潘鳳廉捐光祿寺署正加八級,晉贈“通奉大夫”,誥贈奉政大夫,潘寶忠之長子:即十六世潘維貞,例貢生,清光緒八年以其子潘鳳池捐同知,贈封“奉政大夫”,曾二任河源縣長,父子同為奉政大夫,顯赫一時。
潘寶忠是仙塘潘氏先祖中最為富裕的一位,他的田園廣茂,土地肥沃,生意興隆,富甲一方,所以他建造的住所也格外宏大,功能齊全,特色鮮明。
第一:防禦功能;
新衙門在防禦方面真正做足了功夫,具體體現在炮樓、地道、防盜網三部分。炮樓有兩座,東北角的七層,西南角的四層,形成依角之勢,威鎮一方。以東北角的炮樓為例,其結構為“回”字形,裡面布置24門大炮、200餘支槍,視野開闊、居高臨下,可防備各個方位的來敵。炮樓牆身外面還有一道外牆,高約一層樓;裡面的牆身厚度達80CM,俗稱“粽牆”。其原料是糯米粉、紅糖、石灰、黃泥、沙石等,所以它的牆身特別堅固,韌性大,經受得起炮火的攻擊。
古井和典當行隸屬炮樓的一部分,古井由炮樓的外牆包圍著,在炮樓裡面。古井保證了村子裡幾百人的生活用水,在抵抗外敵的時候成為真正的生命之源。典當行的門在炮樓西側,店堂就設在炮樓裡面。布置有保衛當鋪的衛隊,戒備森嚴,防盜設施齊全。
地道設在炮樓裡面,連線新衙門,長13米,四周由大青石板砌成,裡面拾階而上,結構牢靠。地道的入口在新衙門左邊一條巷子尾部,出口有兩個,一個設在炮樓里,另外一個出口在炮樓外面,僅容一個人進出,易守難攻。
以前,潘家遇到賊匪入侵時,把村子裡所有的門戶都關上,潘氏族人就可以從裡面的地道直接上到炮樓,打起仗時,人力的支援、彈藥的補充、糧食的供應都是由地道輸送到炮樓裡面,所以地道是防禦外敵的咽喉,決定抵抗外敵的勝負,是古村落整個防禦系統的關鍵環節。
新衙門在所露天的地方都安裝了“防盜網”。當年潘寶忠有錢,所以在保護財產方面做足了功夫,其安裝的“防盜網”可算是這裡最早的“防盜網”了。直徑有1CM,間隔少於10CM,成行排列,早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就被“剷除舊封建思想”剪掉了,但從殘留的痕跡仍能看得出來:以前整個新衙門就是一個固若金湯的籠子,使得居住在裡面的潘氏族人有很強的安全感。
第二:新衙門的屋場風水
由於客家人一直都信奉風水,而新衙門的主人潘寶忠又是比較有錢的人,所以他在這方面就做得更加別具匠心。
新衙門前面有一把“刀”,叫“關公刀”。它就是當年潘寶忠重視風水的體現。潘寶忠在建造新衙門的時候,發現屋場對面的山猶如一把長劍,劍鋒直指此處,這樣子在風水方面是非常忌諱的,他為了抵禦對面那把劍的殺氣和邪氣,就令人挖土引入東江水,然後造了一把“關公刀”。這把刀的造型栩栩如生,與整個新衙門結合在一起,猶如是一個人手握大刀橫於胸前,怒目前方。新衙門就是用這把刀抵抗了對面侵入的邪氣,刀刃向外把四周的風水靈氣斂集於一身,歸絡於此。
潘寶忠利用“刀劍陣”把建築客家民居建築風水體現得淋漓盡致,使得他的家族興旺、子孫繁衍。
(三):大夫第1、建築結構和規模
大夫第建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直到光緒十年(1884年)才建成,歷時二十二年,至今有110年的歷史。大夫第也是府第式的客家民建築,但它只有左巷和左廂房,右巷和右廂房因為土地歸屬問題而無法建起。所以它的總面積只有1200平方米,不設斗門,取而代之的是與正門對稱的門樓。
大夫第的主人——仙塘潘氏十五世潘郁文,光緒十六年(1892年)加捐中書科中書,次年晉捐光祿寺署正加二級。光緒皇帝賜“奉直大夫”;父因子榮,其祖父潘樹球和其父潘思灝各獲賜“奉直大夫”。祖孫三代均得大夫門第,遂稱“大夫第”。
大夫第的結構先天不足,缺少了右半邊,所以它的外圍是由門樓和圍牆連線而成的。門樓與主體建築正門之間形成一個小庭院,整座建築在不完整間又體現出其特有的整體性。
2、建築特色大夫第是清朝末期的建築,經過了仙塘潘氏十三世潘樹球,十四世潘思灝和十五世潘郁文三代人的精心建造,歷時二十二年,耗資1萬銀圓。在整個古村落現存的建築中規模雖不算大,但做工最精細,用料講究,石灰、磚木、青石結構,豪華瓦房,其特色體現在:
第一,門樓;大夫第不是由斗門進入,而是正面的門樓連線圍牆。門樓與正門朝南,中軸對稱,突破了客家民居斗門與圍牆連線的常規。門樓與圍牆連線一方面增強了房屋主人的安全感,起到防盜的作用;另一方面營造出整體感,彌補了沒有右廂房所帶來視覺上的缺陷。由此也體現出古村落在建築與環境協調上運用得別具匠心,以及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第二,大夫第缺少了右巷和右廂房,所以現存的左巷經過精心設計和建造,潘氏先祖就取名叫做“青雲巷”。青雲巷與房屋地形對稱,分三級層層上升,地下由雞蛋大小的鵝卵石鋪設而成。
其一:“巷”與“上”音相近,讀之順口,寓意明顯;
其二:“青雲巷”都位於兩座建築之間,三面高牆聳立,形成一條通道,抬頭只見青天白雲,進入裡面層層升高,取其“青雲直上”之意,俗稱“青雲巷”。
“青雲巷”既美觀又實用。它合理地分隔了建築空間,又起到通風透氣和防火的作用;同時,“青雲巷”又寄予了主人對子孫後代的期望:步步高升、青雲直上。
第三,大夫第的木雕和壁畫保存完好,光澤猶存,主題鮮明。木雕的構圖以龍鳳為主,花蟲鳥草輔之。整座建築的樑柱、檐邊和窗欞以及木材的交接部位,都經過精心的雕鑿、細心地修飾,所有的圖案沒有兩幅的內容是雷同的。廳堂的高牆與瓦面結合部位繪有壁畫,大部分清晰可見,特別是中廳前面。
(四):柳溪書院1、建築結構和規模
柳溪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元年(1824年),至今180年歷史,是仙塘潘氏三股出資同造,三股分別為:十三世潘存謙一股,十八世潘應芳和潘應楊兄弟合一股,十九世潘湘瀾一股。書院門外有一溪流,柳樹成蔭、碧水環繞,故稱“柳溪書院”。
柳溪書院建築面積達400平方米,裡面設有講堂、涼亭、魚池、照牆、廳、花園、走廊、廚房、水井、房間等。
2、建築特色柳溪書院的功能決定了其特色。潘氏先祖為了秉承其家族之訓:忠孝傳家,詩書啟後。出資興建了專門培養後人的書院,在整個地區都顯難能可貴。其特色主要體現在結構和裝飾兩方面:
結構:一般的民居建築都是座北朝南,但書院正門朝東,是為了吸納東來的紫氣。進入正門的左側是一間出售文房四寶的房間,門在裡面窗向外,可以對外銷售。旁邊有一門,進去可見一天井,然後是一排房間,共有6間房,中間有一個廳堂,房間用作休息和住宿。由正門直對進去的是一圓形的月門,入了月門為院內,就是老師授課的地方,由講堂、涼亭、照牆和魚池組成。和這邊的月門對稱的還有一月門,再由月門進去就到了小花園、走廊和廚房。結構別致,功能齊備。
裝飾:裝飾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雕刻以及地面上由鵝卵石鋪設的圖案。書院樑柱檐閣和窗欞上的木雕圖案與客家民居的木雕圖案有所不同,其主題有異。主要構圖景物是:蝠、鹿、魚、鳥等。比如“蝠”“鹿”就與“福祿”同音,它的寓意就是寄予這裡的學子能夠“福祿雙收”,通過科舉考試享受朝庭的“奉祿”。
書院的天井,地上有一幅鵝卵石鋪成的圖案。這個圖案是整個南園村裡面最精美的一幅,除了保存得比較好之外,同時它隱含了很好的寓意。我們看它的中間,是一顆銅錢,意思是財富;再看四個角上的圖案,那是蝙蝠的形狀。因為“蝙蝠”的“蝠”與“幸福”的“福”同音,以“蝠”比“福”,四個角上的蝙蝠是代表福、祿、壽、喜四福。所以整個圖案的意思就是“四蝠納財,接納四方的財福”。
生態環境
氣候概況
南園古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2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終年常綠,四季如春,冬天自然溫和,春季風和日麗,百花盛開,春意盎然;夏季多陣雨,雨過天晴後,視野清晰,色彩分明,視線良好;秋天,天氣晴朗,溫和,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
山脈、河流情況
南園古村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南部,地處東江河畔,江水呈東南流向傍仙塘而過,陳田嶂、蝴蝶嶺、柯樹嶺、碣砑山等環繞仙塘,瓷土礦產含量豐富,東江航道可通百噸輪船直達珠江口水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古村落從古至今都是個繁華昌盛之地。
農田耕作面積、手工業概況
全村水田面積450畝,果林300畝,松林地9800畝,無荒地殘次林,都是丘陵山地,陂度在20度以下。在南園古村活躍著大批工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如從事建築和生產工具製造的有木匠、鐵匠、泥匠、瓦匠;從事日用品打制和維修業的有竹匠、篾匠、焊匠、補匠;從事服飾業的有織匠、銀匠、鞋匠、剃頭匠;從事文化、信仰和娛樂業的有紙匠、畫匠、筆匠、影匠等。
二十四節氣農耕事象
南園古村農業發達,但人多地少,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手段是手工耕作,預測氣象、掌握節氣事關重大,一般情況下,早田插秧、花生播種都是在清明之前完成的,故有“清明前,布好田”的說法,大家都得將農事趕在清明前完成。
村落姓氏宗族記載
據記載,仙塘潘氏祖先初來時,仙塘仍有多個別姓,如楊氏、杜氏等,後潘姓枝派繁衍不斷,丁口廣眾,其餘姓氏先後遷徙他鄉,僅餘潘氏一姓。因此,南園古村宗族結構單一,民風淳樸,並且有傳統而濃郁的商業思想,潘氏先祖好施善舉、德行高尚、世人稱道,有著突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殷實的經濟基礎。所以“仙塘潘氏家族”和“仙塘潘家大屋”在本地赫赫有名。
村落習俗與慣例
南園古村凝結客家千年文化,其村規習俗無不俗都無不體現出深厚的客家古韻,比較有地方特色的有以下幾種:公田:古時村落中各大圍龍屋皆有族長,族長的職責是管理族內事務和宗族的的外交事務,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經費,為了使族務能正常運作,族人必須以人丁捐錢購置公產(如田園、地塘等)這些公產的收入則由族長管理和使用,主要用於宗親祭祀活動、辦公、對外官司的支出。若有餘錢,再用於資助族人求學、生活補助或生病慰問和喪事慰問。過年:除夕之前,村中百姓都在忙著四件事,這是過年的前奏曲:謝神、備米果料、掃舍和買年貨。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而賀年之俗,正月初一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飯後人們相互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中午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正月十三上燈:由於以前客家人重男輕女觀念很重,所以男孩出生就被視為一件重大的事情。在客家話里“燈”與“丁”同音,“上燈”儀式都在宗族祠堂舉行,其寓意就是男丁上族譜,故稱“上燈”。所有在上一年出生男孩的家庭,都會在來年的正月十三舉行“上燈”儀式,祭祖、鳴炮、新丁上燈並宴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壽誕禮儀:客家人與各地的習俗一樣,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一般到了六十一歲,即為一次大生日。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做生日要穿新衣,吃壽麵和荷包蛋,示意長壽百歲。祝壽時,還要敲羅打鼓並帶著親戚到祠堂去祭拜祖先。搬新屋:在“喬遷”習俗中,即“落新屋”絕大多數都要選擇吉日吉時進行。早上吉時請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孫的年老叔公叔婆“開大門”,男左女右,站於門內,新居門前,大門頂掛一條大紅布,稱之為“門紅”,門側貼紅聯,還要掛大紅燈籠,張燈結彩。地理先生、做屋師傅守候其中,大門關著。及至“落新屋”的隊伍到達新居門前,正是選定的吉日吉時。於是,老叔公叔婆把大門打開,大放鞭炮,朗聲念誦“華堂吉慶!玉室生輝!房房富貴!世代昌輝!財丁興旺!人才輩出!”一類的祝頌詞,主家即掌燈入門,家具隨進。富裕人家要大辦酒席,延請親友,以示慶賀。即使貧苦家庭,也要舉辦小小禮俗,設二三台酒菜,招待至親,表示創立新業,喜慶有成。此外,村中關於婚娶、生子、祭祀活動等方面都有一些比較嚴格的規定和慣例。但由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變化,許多嚴格的規定和慣例等具有封建色彩的村規習俗、慣例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一些傳統的習俗仍沿襲至今,如“吊花燈”等。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到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千百 年來,廣泛流傳,久唱不衰。客家山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情歌”外,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拉翻歌、謎語歌和猜調、小調、 竹板歌等。各種歌詞結構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詞結構嚴謹;押韻要求較嚴格;形象化;口語化;多樣化,很受民眾的喜歡 和熱愛,一首《客家阿妹對過來》山歌令村民聽得入神,渾厚的男聲,清脆的女聲,一經凝聽,終生難忘。現在客家山歌已被列入廣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村落歷史傑出人物概況
潘氏族人於仙塘和善累仁,相居擇里,至清乾隆年間十二世潘世拔官至兩浙鹽運使,至此南園古村人才薈萃,共出了12位七品以上官員,十四世潘煥基、十五世潘寶忠、十六世潘維貞和十七世潘鳳池祖孫四代均為官員,十三世潘樹球、十四世潘思灝和十五世潘郁文,於光緒十八年捐得“奉直大夫”,十三世潘其森於道光二十五年任職廣西桂林府修職郎等。
傳統文化
村落習俗與慣例
南園古村凝結客家千年文化,其村規習俗無不俗都無不體現出深厚的客家古韻,比較有地方特色的有以下幾種:公田:古時村落中各大圍龍屋皆有族長,族長的職責是管理族內事務和宗族的的外交事務,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經費,為了使族務能正常運作,族人必須以人丁捐錢購置公產(如田園、地塘等)這些公產的收入則由族長管理和使用,主要用於宗親祭祀活動、辦公、對外官司的支出。若有餘錢,再用於資助族人求學、生活補助或生病慰問和喪事慰問。
過年:除夕之前,村中百姓都在忙著四件事,這是過年的前奏曲:謝神、備米果料、掃舍和買年貨。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而賀年之俗,正月初一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飯後人們相互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中午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
正月十三上燈:由於以前客家人重男輕女觀念很重,所以男孩出生就被視為一件重大的事情。在客家話里“燈”與“丁”同音,“上燈”儀式都在宗族祠堂舉行,其寓意就是男丁上族譜,故稱“上燈”。所有在上一年出生男孩的家庭,都會在來年的正月十三舉行“上燈”儀式,祭祖、鳴炮、新丁上燈並宴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
壽誕禮儀:客家人與各地的習俗一樣,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一般到了六十一歲,即為一次大生日。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做生日要穿新衣,吃壽麵和荷包蛋,示意長壽百歲。祝壽時,還要敲羅打鼓並帶著親戚到祠堂去祭拜祖先。
搬新屋:在“喬遷”習俗中,即“落新屋”絕大多數都要選擇吉日吉時進行。早上吉時請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孫的年老叔公叔婆“開大門”,男左女右,站於門內,新居門前,大門頂掛一條大紅布,稱之為“門紅”,門側貼紅聯,還要掛大紅燈籠,張燈結彩。地理先生、做屋師傅守候其中,大門關著。及至“落新屋”的隊伍到達新居門前,正是選定的吉日吉時。於是,老叔公叔婆把大門打開,大放鞭炮,朗聲念誦“華堂吉慶!玉室生輝!房房富貴!世代昌輝!財丁興旺!人才輩出!”一類的祝頌詞,主家即掌燈入門,家具隨進。富裕人家要大辦酒席,延請親友,以示慶賀。即使貧苦家庭,也要舉辦小小禮俗,設二三台酒菜,招待至親,表示創立新業,喜慶有成。此外,村中關於婚娶、生子、祭祀活動等方面都有一些比較嚴格的規定和慣例。但由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變化,許多嚴格的規定和慣例等具有封建色彩的村規習俗、慣例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一些傳統的習俗仍沿襲至今,如“吊花燈”等。
村民信仰、宗祠祭祀活動
南園古村潘氏族人以對天地祖先聖賢的祭祀來代替宗教,對於祖先特別重視,除掉四時八節的祭祀之外,還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遠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門,必先拜過夫家祖先,方為家中成員之一。
房屋內與信仰、祈福等有關的物件
南園古村村民家中大多放有香龕,每月初一、十五家人便要在屋內各門前燒香祭拜。一般房屋的大廳中梁畫上八卦或各種靈符,房門門框上設有乾坤雕刻,有些門上掛八卦或鏡子,有些門上貼鬥神,據說是為了避邪。
誕生禮儀:舊時懷孕稱有喜,嬰兒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給小孩洗澡,請接生婆吃飯,外婆會送來大公雞、雞蛋、麵條、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請外婆及親房。嬰兒出生一個月,要做“滿月”,外婆會送來大公雞(很多地方送大閹雞)、雞蛋,還會送來嬰兒穿用的衣服、小被、銀手鐲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親戚,一般都送小母雞、雞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親房也會來慶賀。小孩出生一百天,也要慶賀,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會拿公雞來慶賀,其他親屬一般都要給嬰孩送紅包。孩子出生一周歲,要做“周”,慶賀孩子“得周”。周歲比滿月更為隆重,來慶賀的客人也更多。
開筆禮:“開筆禮”是作為少兒進入人生學習階段和貫通教育心理學的啟蒙教育形式,學童們換上長長的官服,戴上神氣的“官帽”,學童邁上青磚大道,跨過月形門,寓意“躍龍門”,進入到青磚大堂,即“平步青雲”之意,然後聽長者講述孔聖先師的故事,並向孔子鞠躬,接受啟蒙老師的教誨,由啟蒙老師用硃砂在學童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又稱開天眼,帶領學童誦三字經並用字帖描紅,把裝有芹菜和蔥送給每位學童,寓意這些學童從此更加聰明和勤奮!
出花園:客家的成年禮儀分男、女兩種,男子的成年禮儀叫做“冠禮”,女子的成年禮儀叫做“笄禮”,男女少年到了16歲(虛歲),要擇吉日行“出花園”儀式作為成年之禮。
婚嫁禮儀:婚禮大抵仿古代的“六禮”進行。說媒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衝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定親也叫“大扎”,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女方也會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麵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家具等嫁妝帶回男家。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菸、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壁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鐘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回門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罷午宴,當天回來。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至今,像誕生禮、出花園、等內容儀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做法,有些也已經簡化。而開筆禮,此禮儀亦已不常見。婚禮方面,古代的一些的程式則有了一些變化,已被現代婚禮模式取代。
民間表演藝術的表現和發展概況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到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千百年來,廣泛流傳,久唱不衰。客家山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情歌”外,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拉翻歌、謎語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各種歌詞結構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詞結構嚴謹;押韻要求較嚴格;形象化;口語化;多樣化,很受民眾的喜歡和熱愛,一首《客家阿妹對過來》山歌令村民聽得入神,渾厚的男聲,清脆的女聲,一經凝聽,終生難忘。現在客家山歌已被列入廣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發展
南園古村由紅光村委會獨資開發成立景區,被列為廣東省旅遊扶貧項目後,村委會以開發旅遊為平台,深入挖掘和推廣客家文化,為達到保護客家民居建築群的目的,堅持“保護為主、謹慎開發、杜絕破壞”的原則,現今保存較完好、仍在生活使用的古建築有老樓、新樓、老衙門、新衙門、大夫第、下地塘等古民居。今後,將切實加強總體規劃,有效保護和搶救古村落文化遺產,強力打造一個富有內涵、富有特色、富有魅力的文化品牌。
南園古村有眾多的明、清時期古建築,為了得到更好的保護,目前景區採取了“邊開發,邊接待,邊受益”的滾動式發展辦法,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開發,就開始對外經營,並有明顯效益,已經成功地開發客家文化廣場、老衙門、新衙門、古炮樓遺址、大夫弟、柳溪書院等景點。原住於名官府第和商賈豪宅的300多戶居民已陸續遷出村外,有些爛泥地經過重修或修繕後成為老年人文化活動場所,老年人和業餘文藝愛好者經常聚於一起,吹垃彈唱,其樂融融。
雖然農村生活日漸趨向現代化,但古村仍保留了許多傳統的東西,蔚為壯觀的要數每年元宵期間(正月十三、十四)的“上燈”儀式遊行。活動期間,由去年生男孩的戶主,柵抬著花燈出來巡遊,每個隊伍前面有鑼鼓開路,隨後有舞獅等,一路走去祠堂。沿途爆竹震天響,氣氛極為喜慶熱烈,吸引了當地及四鄉六里遊客前來觀看。千百年來,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一直得到延續傳播,而且與時俱進,閃耀著時代色彩。
2003年,紅光村委會堅持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戰略方針,把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南園古村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在省、市、縣黨政和旅遊部門的支持重視下,南園古村被列為廣東省旅遊扶貧項目,為有效地加強對古村的保護建設和管理,紅光村委會高度重視,明確古村旅遊開發主體,創辦“東源縣南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推進實際意義的“鄉村旅遊”。與此同時,認真做好南園古村旅遊總體發展規劃,以古村落“古”為依託,以保護為主,修舊如舊,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家客民居博物館,同時,著力做好古村人文資料的蒐集,挖掘和整合工作。在文史專家的指示下,聘請了村裡的熱心人士做為文史研究員,負責古村文史資料的採集和整合工作,完成了二萬多字的文史資料。有些村民還主動獻出收藏多年的聖旨石雕牌、對聯和匾額等重要文物一批,為保護古村文化遺產添磚加瓦。
目前,南園古村保護開發畢竟正處於摸索時期。我們將緊緊圍繞“保護為主”的總體思路,加快古村旅遊業的發展,把南園古村保護建設成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集客家文化傳統、生態休閒文化為一體的受海內外遊人喜愛的旅遊景區。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將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擬好三個方面的結合。一是要擬好張揚個性文化與精細商業運作的密切結合。要緊扣客家文化的個性內涵,發掘設計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如南園古村官宦府第建築景色,吃南園美食,住南園民居,購南園特產,賞家家山歌等,多角度對南園古村旅遊文化進行宣傳推介,尋求新的突破。二是參與性文化體驗與旅遊產品延伸增值的密切結合,利用影視拍攝基地文化建設內容繁多的特點,以現有遺存為依託,闢建以“客家人史”為主題的影視基地,以此拓展文化產業與旅遊經濟的融合渠道,盤活文物資源。三是環繞打造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緊密結合。以南園古村的歷史依託,開發好文化旅遊產業,通過完善接待條件,搞好景區文化建設,改善衛生條件,推動鄉村整體建設,最佳化、美化、淨化村內硬體環境,努力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南園古村從2003年底開始由紅光村委會獨資開發搞旅遊項目,為達到保護客家民居建築群的目的,該村積極集籌爭取旅遊扶貧資金和自籌,累計已投入500多萬元建設旅遊區的基礎及配套設施,完成遊客中心建設,村道鋪砌及修改整個遊覽線路,在205國道邊進入景區路口處投資建成了南園古村門樓,樹立南園古村的牌坊;修建了門樓進入旅遊區的水泥路配套,離開了那些鄉村原有的“泥濘路味道”方便了旅遊車輛的通行;完善停車場、洗手間、路牌、指示牌和綠化環境等配套設施。
經過一年多的開發建設,於2004年5月份正式對外試業,已經成功地開發客家文化廣場、老衙門、新衙門、古炮樓遺址、大夫弟、柳溪書院等景點。但由於建設資金投入仍然不足,景區的農家樂旅遊項目、客家民俗博物館、柳溪書院展覽、衙門演出節目和客家表演、客家風情特產街等文化及基礎配套設施亟待完善,目前。南園古村旅遊區共接待遊客總人數約為35萬人次,團隊占接待總人數的80%,自駕車游、散客占20%,遊客對南園古村的客家民居、客家歷史文化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門票信息
門票30元。
特殊人群:A.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70歲以上的老人持有效證件免費。 B.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2—1.4米之間購景區優惠票;軍官持軍官證購景區優惠票;學生持學生證購景區優惠票;教師持教師證購景區優惠票;殘疾人持殘疾證購景區優惠票。
開放時間:08:30—17:00。
交通指南
自駕: ①廣州—廣惠高速—小金口—惠河高速—東源出口—國道6公里仙塘鎮—南園古村
②深圳—深惠高速—小金口—惠河高速—東源出口—國道6公里仙塘鎮—南園古村
③汕頭—汕梅高速—梅州—梅河高速—東源出口—國道6公里仙塘鎮—南園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