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法,公元前5至7世紀以前古代印度奴隸製法的總稱。古代印度居住著不同種族、不同風俗習慣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政治上經常處於不統一狀態,因而法律也是分散的、多樣性的,但又具有其共同點,即法律與宗教、道德規範和哲學聯繫密切。古代印度法可以分為佛教分支和婆羅門教分支,相互興替。佛教代表性的法律檔案有孔雀王朝阿育王(約公元前273一前232在位)召集高僧編篆的三藏,即《律藏》、《經藏》和《論藏》。婆羅門教法律將古老文獻《吠陀》奉為經典,其中的《法經》起著法典的作用,還有《喬達摩法經》(約成於前1000年代中期)和《阿跋斯檀巴法經》(約成於公元前1000年代末期)。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時期寫成的政治經濟論文《政事論》中,也包括許多法律規範的內容。在法律檔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摩奴法典》,共有12章,包括宗教、道德和法律規範以及哲學等內容。古代印度法律肯定王權無限,還肯定了古印度奴隸制社會的種姓制度。在土地法方面,國王對全國土地享有最高所有權。契約通常用宣誓方式訂立。婚姻也是一種契約,不同種姓之間原則上禁止通婚、強調家長及丈夫的權利,妻子和子女處於同奴隸相同的地位。在刑法方面,各種姓之間犯同樣的罪,處罰不同。
相關詞條
-
印度古代法
印度古代法是公元5至7世紀以前印度奴隸製法。起源於婆羅門教法,以《吠陀》為經典,其中的《法經》起著法典作用。約公元前6—前5世紀,釋迦牟尼(約前563—...
發展歷程 意義 印度古代法規定的四個種姓 相關信息 -
古代印度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簡介 詳細信息 -
印度古代曆法
印度古代曆法是陰陽合曆。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古代法
《古代法》是英國法學家亨利·薩姆奈·梅因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61年。 梅因在書中主要論述了主權、集體財產的早期形式、封建制度化的過程、各種古代...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作品思想 後世影響 -
印度憲法(漢譯本)
1949年印度憲法。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制憲會議通過。
序 言 第一篇聯邦及其領土 第二篇公民資格 第三篇基本權利 第四篇國家政策之指導原則 -
印度古代天文學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天文學起源很早。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印度早就創立了自己的陰陽曆(見印度古代曆法)。在早期的吠陀中有零星的記載,例如在《梨俱...
簡介 星座 時間段 著作 特色 -
古代印度地理學
印度古代地理學,可說是始於宗教、終於宗教,將傳承奉為唯一權威的古代印度人歷來把科學以及其他專門學術當作宗教的附庸或婢女。這種傾向在公元後亦無改變,直到西...
概述 吠陀和後吠陀時期 史詩時期 往世書時期 -
印度古代數學
印度古代數學是自從莫亨約-達羅城遺址發掘以後,印度文明可以上溯到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8~前2世紀,是印度數學的萌芽時期,從出土文物、錢幣、石刻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