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開發利用永定河與潮白河,並防治其洪水危害,保證漕運和城市供水是北京歷代水利的重點。城市供水
自公元 250年在濕水(今永定河)上修建戾陵堰,引水至當時的薊城(今北京),至元代近千年間,北京古代城市供水不斷地修複利用這一引水工程。元代建大都城後,城市擴大,只依靠上述工程和西郊的玉泉水為源已無法滿足城市用水和漕運的需要。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郭守敬規劃設計修建了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將溫榆河上源的泉水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供大都用水。明代白浮瓮山河湮廢,北京的地表水源只剩玉泉山一處。永定河因含沙量大,泛濫嚴重,威脅城市安全,已無法引用。為補充水量不足,清乾隆年間興建引用西山的香山、臥佛寺泉水的石渠工程逾10km,將分散的泉水引至玉泉。北京城市園林供水,一直是水利部門的重要任務。因此,興修的水利工程一開始便為美化首都環境起著重要作用。最著名的工程如元代瓮山泊,既是通惠河(見京杭運河)上源調節水庫,又是著名風景遊覽區,元代皇帝多次乘船前往遊樂。經清代擴建為昆明湖,成為大型皇家園林。北京居民飲用水歷來以井水為主,因地下水埋藏較淺,一般質量較好,條件便利。
漕運
古時以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稱為漕運。自金建中都起,漕運任務十分艱巨。在水資源短缺的北京地區發展漕運,歷來重視水的綜合利用和節水工程的效益。從北京到通縣(以下接北運河)的運輸古代一直有南北兩條通航水道。北線運河創自金大定四年(1164)以前,但時斷時續,到元代至元十六年改建為壩河,在河道上修建七座攔河壩,實行分段運輸(倒載法)。最大漕運量達110萬石,一直使用到元朝滅亡。明清都沒有修復。現存壩河是其遺蹟。南線運河自金大定十二年開鑿金口河,引渾河(今永定河)水通漕運,上段基本採用戾陵堰車箱渠路線,中間過中都北城,東至通州城北入潞水(今北運河)。結果因渾河水泥沙含量過多,河道坡降過陡而失敗。泰和五年(1205)開閘河,水源改用白蓮潭(今積水潭、什剎海等)清水,並在下遊河道上建閘五六座以節制水流。因水量小,勉強通航10餘年。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292~1293)郭守敬修通惠河,長164里,並增加水源,在下遊河道上建閘11處共24座,嚴格節制水量,將入北運河口處下移到張家灣李二寺,從而實現了順利通航。元代船隻可沿通惠河直駛入大都城內積水潭,漕運量最高約200餘萬石。明以後水源枯竭,通惠河縮短到東便門外,航運不很暢通,經明、清不斷維修,一直使用到20世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