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與哪吒城
作 者: 陳學霖 著出 版 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8-7-1
字 數: 180000
版 次: 1
頁 數: 210
印刷時間: 2008/07/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08028488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化 >> 地域文化 >> 京派文化
定價:¥36.00
內容簡介
民國初年以來就流傳著一個神奇怪誕的民間故事:說北京在建城之前,是苦海幽州孽龍的地盤,燕王想在這裡建城,就請劉伯溫和姚廣孝分別做出規劃。結果,兩人不約而同地畫出了一座“八臂哪吒城”。這個故事顯然是虛構的,因為明北京城是永樂年問建造的,劉伯溫早已謝世,姚廣孝亦無參與,而且哪吒是個佛教和小說中的神異童子,怎會與規劃京城發生關係?然則,這個傳說是怎樣產生的,有什麼歷史根據,何故能引人入勝、家喻戶曉、久而不衰?本書作者研究劉伯溫的傳說經年,鉤稽史籍文集、釋典及小說筆記,追索故事的來龍去脈,以淺白的文字呈現學術考證。本書不僅為歷史與民俗研究開闢蹊徑,也為大眾讀者提供一部奇趣的通俗歷史讀物。附錄的民間故事及珍貴圖片,皆為研究北京城的重要參考資料,生動翔實,妙趣橫生。作者簡介
陳學霖,生於香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傑克遜國際研究院及歷史系教授,澳洲國立大學遠東史系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現為華盛頓大學亞洲語文學系特聘中國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宋金元明史,中英文專著共十餘本。近作為《明代人物與傳說》(1997)、China and the Mongols(1999)、《明代人物與史料》(2001)、《金宋史論叢》(2003)及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2008)。目錄
柳序緣起——自序
補記
前言
北京建都和都城傳說
“劉伯溫製造北京城”傳說
“哪吒城”故事的傳播
北京城建置的沿革
一 從薊城到幽州城
遠古至燕國的薊城
秦漢的薊城
隋唐的幽州城
二 遼金的燕京城
遼代的南京城
金代的中都城
三 元代的大都城
蒙古崛興與建都燕京
劉秉忠建設大都城的貢獻
大都城的規劃與建置
大都城水利的發展
四 明代的北京城
明太祖建設南京、中都城
永樂帝遷都建造北京城
北京城的設計與建置
北京城的規劃與特色
北京城的水源問題
五 清代的北京城
紫禁城的擴建和制置
京城的規劃及管理
西郊園林的建設
郊區水利的發展
京城多元化的特色
清朝後期的變化
元代大都城建造的傳說
一 劉秉忠建大都城的傳說
二 “那吒城”傳說溯源
那吒的出身與蛻變
那吒降龍治水的傳說
劉秉忠建上都城的傳說
那吒故事在民間的展開
三 那吒傳說對北京城的影響
明代北京城建造的傳說
一 “哪吒城”傳說的源流
Werner所傳劉伯溫建城故事
金受申所傳“哪吒城”故事
Lewisohn所傳“哪吒城”故事
又一劉伯溫建城故事
劉伯溫、姚廣孝等建城故事
二 劉伯溫的勳業與傳說
劉伯溫的生平與勳業
劉伯溫的傳說溯源
三 “哪吒城”傳說的剖析
傳說產生的歷史基礎
傳說何故嫁名於劉伯溫?
餘論
傳說詮釋的理論架構
傳說所見大小傳統的交融
傳說研究的現代意義
附錄:資料篇
引用及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插圖
北京城建置的沿革一、從薊城到幽州城
遠古至燕國的薊城
首先,應將北京城建置的沿革,從遠古至明清作一簡述。現在的北京位於河北省西北角,通稱北京小平原之上,西、北和東北三面群山圍繞——北依燕山山脈,西方有太行山,狀似圍屏,只有正南一面向廣闊的華北大平原展開,形成一半封閉的海灣,有“北京灣”之稱。小平原背後,因為崇山峻岭橫亘,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一極大障礙,幸而有兩個峽谷:東北角的古北口、西北角的南口,形成了南來北往孔道。古代之時,小平原的東南一帶水網稠密,淀泊和沼澤星羅棋布,因此又構成通往南北的天然障礙。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古代從大平原北上或是從小平原南下,都必須通過橫亘中央的主要河流,今日稱為永定河(古名灅水、桑乾、盧溝河等)的渡口,然後取道往南北各地。本來,這裡應是最適宜產生城市聚落的地點,但因為夏季河水泛濫無常,影響交通居住,故此旅客商販便遷移到較北離渡口最近、不受洪水威脅的一帶聚市。這個便是後來建置都城,為北京作為首都尊下基礎的地區。
從歷史記載所見,這個地區在傳疑的三代屬於幽都或幽州,到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時隸屬燕國;及武王分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召公爽於北燕,既而燕盛並薊,便遷都其地,故城就在今日的北京範圍內。春秋戰國時諸侯爭霸,燕是七雄之一,薊因此成為重要都邑,城牆遺址大約在今日北京廣安門附近。戰國時代的薊,除是燕之都邑外,又是北方的交通貿易樞紐,儼為當世“富冠天下”一名城。近人考定薊城是在公元前1057年成為燕國的都城,以此上推,北京建都便可說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廢封建為郡縣,燕被分作六郡,薊遂變為廣陽郡治所,成為鎮守北邊抵抗遊牧民族入侵一重鎮。從此時至唐朝末年的一千餘年間,薊城的任務都沒多大變化。每逢中原漢族統治者勢力強大,要向北方開拓疆土,薊便是經略東北的基地;反之,當這些統治者勢力衰弱,遊牧民族乘機覬覦,它就變成漢族王朝軍事防守的堡壘。到了鎮防瓦解,邊區被異民族占據,薊城由於地處華北大平原北方的門戶,遂成兵家必爭之地,甚至成為入侵者進一步南下的據點。
秦漢的薊城
從秦到唐這一千年間,薊城的地位雖無基本改變,但是它的發展卻經過幾段重要歷程。首先在秦朝統一之後,始皇帝為要鞏固中央集權,曾以首都鹹陽為中心在全國修築馳道,其中一支便通達遠在東北的薊城,不僅用以加強對地方控制,而且又有重要軍事意義。還有,為要抵禦匈奴等遊牧民族入侵,始皇帝驅使役夫近百萬,自西北臨洮(甘肅岷縣)起點,沿著戰國秦、趙、燕所建的舊邊牆至東北的遼東,建築長城萬餘里。這一來,薊城便為長城以南一軍事要地。
漢朝代興,始初重建燕為封藩,繼而廢藩國置幽州刺史領廣陽郡,皆以薊為治所,隨後歷經魏晉、南北朝,除一二例外,都是如此。從兩漢至魏晉,薊城不單是邊防戰略重鎮,又是北方經濟都會,溝通四方的商業中心。《史記·貨殖列傳》嘗言:“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南通齊趙,東北邊胡,……有魚鹽棗栗之饒。北鄰烏桓夫余,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在這幾個朝代里,薊城因為華北平原氣候乾燥,雨量失調,常遭水旱災害,地方郡守為要發展農田水利,解決民生問題,曾在城郊進行大規模的灌溉工程。最早的就是在公元250年曹魏時代,由征北將軍劉靖主持修建的戾陵遏和車箱渠。戾陵遏是一座攔水壩,建築在現今石景山(古梁山)南麓的永定河上。(另有學者認為應系建於石景山北麓與黑頭山之間。)車箱渠則是一條引水渠,鑿通後把由戾陵遏分出的河水,順地形導疏注入薊城西北高梁河之上源,然後沿河兩岸再開支流,灌溉土地凡兩乾頃。至262年,郡守又重修戾陵遏,將豐沛的河水注入高梁河,並在河之上游自西而東,增闢一水道東趨今日的(潮)白河(古潞水)。這一水利建設,不但增加農田灌溉面積,而且溝通薊城東西、相去四十公里的兩大天然水系,對後代北京城的水源開發有很大的作用。到了南北分裂的北朝,薊城淪落於遊牧民族的統治,由於軍事形勢關係,變為兒個政權的都城,直至隋代統一為止。例如從公元350至370年間,薊城是鮮卑慕容部所建立之前燕的政治中心,而此後半世紀,它除卻處於氏族前秦統治下的十餘年外,一直是慕容部的故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和新都鄴城(河南安陽)之間的交通樞紐。慕容雋曾在城內修建太廟和宮殿,義征今日東掖門下鑄銅馬一座,足見當時統治者對薊城之重視。
隋唐的幽州城
從隋唐時代開始,由於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轉變,薊城有顯著不同的發展,對後代統治者建都有很大的影響。隋文帝統一中國後,更定疆域,仍設幽州(583),未幾煬帝廢置改立涿郡,亦以薊為郡邑。在隋朝統治下,這一地區再次成為北方邊防的重鎮。煬帝向東北擴張勢力,先後三次遠征高麗,都以薊城為兵馬糧餉集中地。此外,這座古城在隋代亦有重要經濟意義。煬帝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利用古邗溝與淮水把長江和黃河溝通;其後四年,又開鑿永濟渠,利用沁水(在河南西北)南通黃河,北達薊城。故此,在用兵高麗時,四方舟楫都是經行水道,攜備糧餉,直到薊城然後分發出征。唐朝肇創後,復涿郡舊名幽州,薊仍為治所,所以又稱幽州城,此後有盛大的發展。一方面它依然是北方軍事重鎮,如太宗貞觀十八年(644)討伐高麗,便在薊城聚兵誓師;但另一方面,其地區變為農業生產和手工業中心。唐代幽州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城牆高峻,開十門,城內劃分為若干坊,四周築有圍牆,出入口又有坊門和樓門,成為中古之典型州城。由於經濟發展蓬勃,幽州城內各行業十分興旺,城區北部設有固定的商業和手工業區,稱“幽州市”。隨著州城的發展,幽州又成為北方佛教中心,不獨附近的山麓鑿有無數石窟,保存精心雕刻的石經,而且近郊也興建不少著名寺廟,許多這些唐代有名的古剎,千年來屢經翻修或重建,一直保存到現代。
二、遼金的燕京城
遼代的南京城
唐朝繁盛的幽州城,到了五代藩鎮割據中原,發生劇烈變化。李唐覆亡以後,幽州地區先後陷落於後梁(907~923)和後唐(923~936)兩個軍閥政權,他們都設立節度使,實施軍事管制。936年夏,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要篡奪皇位,不惜求援於在遼東崛起的契丹族,願意割讓以現今北京、大同為雙中心的燕雲十六州,作為出兵酬償。石敬瑭廢立成功,是年底契丹主耶律德光(太宗)冊封其為後晉皇帝(936~943)於大梁(河南開封),但因為喪失幽燕州郡,石晉無險可恃抗拒契丹陵夷,946年底便被敵騎攻陷都城而滅亡。耶律氏在取得燕雲地區後,即詔以皇都為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升幽州為南京(後稱燕京,隸析津府)。改南京(今遼寧瀋陽)為東京,到降服後晉翌年(947),便建國號名大遼。契丹原是遊牧民族,逐水土而居,初不重視城郭,既然為了統治需要建立兩座京城,何故又要在幽州設定陪都?這個決定,固然因為利用該處地理優勢,作為南侵的基地,但與華北的經濟發展亦有關係。原因是契丹族自從據有燕雲十六州,疆域大大擴張,而且新增拓的地區人口稠密,物產豐饒,經濟文化遠遠超越契丹本部,故有建設幽州為陪都,以加強控制的必要(後來因為新形勢的需要,又添設中京和西京,共成五京)。契丹自建國後雄視北邊,但不到二十餘年,趙匡胤廢后周,開創宋朝於汴梁(開封)(960),南北由是變成對峙之勢。宋代君主一直想從遼國奪回幽燕地區,可是經過多年戰爭和媾和都不得逞。到了真宗,契丹大軍壓境,訂下喪辱的“澶淵之盟”(1005),歲輸貢幣締結弟兄之國,更把收復的希望斷送。因此自從契丹占據燕雲十六州,幽州便淪入外民族手中,一直至明朝才回歸漢人統治。
在遼朝統治下的南京,到了10世紀末季,由於種種關係,已成為華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它是當時北方最大的城市,規模為五京之冠,但基本上是沿襲唐代的城址建築加以修繕,直至興宗重熙五年(1036),建國差不多一百年,才開始重建宮闕府署。根據《遼史·地理志·四》所載,南京城周三十七里(疑為二十六里之訛),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尺,有八座城門。皇城在大城西南隅,幅員五里,有內外三門,內有宮殿與供皇帝游幸娛樂的球場、內果園和泛舟遊覽的湖泊。由於地理形勢關係,京城十分繁華,人口號稱三十萬,除卻漢族,還有許多異民族寄居其間。城中劃二十六坊,街巷、坊市、廨舍、寺觀,井然有序。城區北部為商業中心,不但集中各地的海陸百貨,而且與中原地區維持密切關係。此外,因為幽州在隋唐時已是釋教中心,契丹統治者也極為崇信,遼代南京的佛事十分興盛。京城內外建有大量寺廟殿塔,規模宏麗,造型精巧,不少著名建築都倖免戰火的摧毀留存至今,在文化和藝術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燕京城的發展,到了12世紀初葉,由於女真族崛起東北松花江流域,在完顏部族長阿骨打的統領下推翻契丹的統治,有了重大變化。1115年春,經過一連串對遼朝戰爭的勝利,阿骨打正式稱帝(太祖),國號大金,建都於遼東會寧府(後稱上京,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女真的興起與北京的擴展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後來金主亮(被弒後貶為庶人,隨改封海陵郡王)遷都其地,奠定燕京為今後統治中國的首都。始初幾年,燕京數度遭戰火的洗禮。徽宗政和八年(1118),宋室乘著女真的勝利,遣使與金主結盟夾擊遼國以湔雪恥辱,兩年後約成,協定雙方用兵以長城為界,遼亡後金將幽燕地區歸還,宋仍以原來輸納遼朝歲幣給予金國。此後金兵勢如破竹,1123年初攻下南京,占據幽燕地區。宋室隨要求歸還所允土地,但是阿骨打渝盟,苛索百萬緡額外“代稅錢”始肯交還燕京六州;金人又同時乘機毀壞城垣,搜括人財,結果宋朝只得一座殘破空城。1125年春,太宗吳乞買嗣位不久,女真剪滅遼國,繼而捲土重來再取燕京,渡過黃河,年底直逼宋都汴梁。徽宗引咎倉惶讓位其子欽宗,改明年為靖康元年(1126)。欽宗隨割地納款求和,然金將拒絕,十二月攻陷汴京,將二主及宗室三乾余擄去,掠奪金銀財物無數,北宋由是覆亡。此後女真雄據華北,徽宗子高宗移蹕臨安(浙江杭州),借長江天塹延續趙宋命脈,是為南宋。
金代的中都城
自從阿骨打開國,金朝統治者從吳乞買至熙宗亶皆以上京為首都,但到完顏亮篡位(1149),改變統治中原的政策,便將都城移到燕京。這些轉變,與金朝政治的發展和疆土擴大有很大關係。當金人重占燕京後(1125),即用前遼朝漢人宰相劉彥宗、韓企先等,在其地設定中書省和樞密院,後來改設都元帥府和行台尚書省,由宗室將領統籌,負責漢地軍政事宜。到了降滅北宋,金主憂慮朝廷力量薄弱,不能控制中原,於是設立傀儡政權,先後冊封張邦昌為楚皇帝(1127)、劉豫為齊皇帝(1130~1137),管轄華北,作為緩衝權宜。這兩個地區因此成為女真統治漢地的中樞,但是大權旁落宗室將領之手,到完顏亮弒殺熙宗篡位才改變形勢。金主亮(海陵王)是女真漢化最深的皇帝,為要達成專擅和統一中國的野心,登位後厲行中央集權,採取一連串急劇的措施,其中影響深遠的是把京師遷到燕京。遷都的原因很複雜,主要是上京偏處一隅,交通不便,而且土地貧瘠,不足為拓展王朝的都城;反之,燕京位當華北中央,地廣土堅,人物蕃息,正是統一天下的理想京師。天德三年(1151)春,海陵便任命漢臣張浩、盧彥倫等設計規劃,在遼舊城的基礎上建設新都宮城。工程浩大,時間逼促,動用役夫百餘萬,耗費金銀錢財物資無數。貞元元年(1153)三月,新宮落成,金主詔令遷都,改燕京名中都,更析津府名永安(隨改大興),汴梁為南京。自此之後,燕京便成為統治中國的首都,雖然金主亮於正隆六年(1161)為要配合侵略南宋,遷都到汴梁,但未幾因征伐喪師為部屬所弒,嗣位的世宗(烏祿)和他的後人仍以燕京為京師,因此繼續促進它的發展。
金中都的建設有兩方面值得注意:它不僅是在北京原始聚落舊址上發展的最後一座大城,為未來統治王朝的首都奠下基礎,而且是利用遼南京城舊址,參照北宋汴京的規制而建造的都城,因此在城市建築史上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新建的中都城凡三重,最外面的大城在東、西、南三面都比舊城向外擴張,只有北城牆未有移動。大城周長三十七里余(據50年代的勘測是18690米),位置相當於今日北京宣武區西部的大半,略呈長方形,每邊開三門,共有十二門(一說北面有四門,故共為十三門)。大城中部的前方為皇城,內有宮城,宮城西則為風景秀麗的苑囿。中都城設計最突出的,就是刻意把發源城西的西湖,即今日蓮花池中間、一條名洗馬溝的小河圈入城內;一方面利用這條河的水源,開鑿環繞大城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又把河水引入皇城西部,造成一座優美的御用園池。都城內規劃整齊,共分六十二坊,東邊二十坊,西邊四十二坊,設兩縣(大興、宛平)分治。中都建成後,金主亮曾下令徵調四方之民充實京師,人口因此大增,據說大興府共有戶二十二萬五千餘,較遼代增加一倍以上。城中北部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設有官吏徵收賦稅,管理市場。居住於新都城和往來貿易的塞外民族甚為複雜,包括有來自西域的回鶻商人;因此,中都又是金朝的商業貿易、中外交通往來的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