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1.歷代王朝把所征糧食經由河道運至京師,稱為“河運”。 漢 以後多用河運, 元 代兼用海運, 清
末改用輪船海運,河運始廢。 元 危素 《元海運志》:“命三省造船二千艘於 濟州 河運糧,猶未專于海道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自河運改行海運以來,輪舶往還,費省而效捷。”參閱 宋 、 元 、 明 諸史《食貨志》。
2.內河運輸。
河運的悠久歷史
概述
加上上述西東走向的主要河流的支流多是南北走向,而且各條大河的支流之間往往相距很近,這些大河的中下游又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也就非常便於開鑿人工河道。因此,聰慧而勤勞的我國人民為了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天然的內河、湖泊和海洋航運的同時,很早就設計並開挖人工運河,接通天然河道,擴大了航運範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鑿運河的國家,春秋時期即挖通了一批比較重要的運河,到戰國和秦漢時期,一個全國性的運河網便初步形成了。
秦漢以前的河運
在原始社會裡,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大都聚集在有水的地方,依靠漁獵為生。水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但有時它也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在同水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了水的某些特性。如“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易經》),意思是騎著木頭有利於過大河,懂得了“水能浮起木頭”的道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也在不斷改進,人們已有可能“編木為筏”,與此同時還能利用火燒和石刀、石斧的砍鑿,把大原木挖空,做成獨木舟,這樣人們就能方便地在水上活動了。至於古代傳說中提到黃帝的大臣共鼓、貨狄發明舟,部落首領顓頊[zhuān xū專虛]發明漿、篙,帝嚳發明舵和櫓,堯發明縴繩等等,從根本上說,這些都是人民民眾的創造。
商朝的甲骨文上有“舟”字,當時已經有木板船了。據甲骨卜辭記載,在商代後期,航運往往被奴隸主用作鎮壓奴隸反抗的工具。商王武丁時期,王室的奴隸曾大批逃跑,武丁下令乘船追擊。這些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前後用了15天,終於把奴隸捕捉回來。這個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商代航行技術的狀況。到了周朝,水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水路交通不僅利用自然河道,而且還開鑿運河。春秋時期,最先開鑿運河的是陳、蔡、楚等國。當時,為了改善陳、蔡兩國間的交通,它們鑿了一條不長的運河,將淮河的兩條支流沙水和汝水連貫起來。楚國也鑿了一條從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到漢水的水道。不過,其中比較重要的和著名的運河有吳國溝通太湖和長江的胥河、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hán含]溝和溝通淮河和黃河的荷水,以及稍後的魏國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鴻溝。
春秋末年,闔閭、夫差父子相繼為吳王時,吳國在伍子胥、孫武等人的幫助下,逐漸強盛起來。吳國為了攻打楚國,於公元前506年開挖了胥河,船舶可以從蘇州通太湖,經宜興、高淳,穿石臼湖,在蕪湖注入長江,大大縮短了從蘇州到安徽巢湖一帶的路程。吳大敗楚國後,繼而又攻破越國,迫使越王勾踐臣服於吳。取得兩次重大的勝利後,夫差認為吳國在長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決定進一步用兵北方,迫使北方諸侯也聽從他的號令,於是在公元前486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左傳·哀公九
年》),又修通了邗溝。古邗城在今揚州市西北郊蜀岡一帶,其遺址經發掘,周約六公里。構築邗城的目的,是在江北建立起進軍北方的基地。鑿邗溝是便於向北運送軍隊和糧食。邗溝後人又稱山陽瀆,據《水經注·淮水注》的記載,它從邗城西南引長江水,繞過城東,折向北流,從陸陽、武廣兩湖(分別位於今高郵縣東西)間穿過,北注樊梁湖(今江蘇省高郵市北境),又折向東北,穿過博芝、射陽兩湖(位於興化、寶應間),再折向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東北)入淮河。邗溝渠線所以比較曲折,主要原因是要利用湖泊,以便減少工程量。從此,吳國軍隊通過這條運河從長江直接進入淮河,可以從水路上攻打齊國,進兵中原大地。這條運河全長約150公里,它開通後大大便利了南北航運,為後來江淮運河的發展奠立了初步基礎。據史書記載,邗溝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第一條大型運河。鑿邗溝後的第三年,即公元前484年,吳軍與齊軍大戰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市南),齊軍幾乎全軍復滅。吳國打敗齊國後,決定再開一條運河,進軍中原,以軍事力量為後盾,迫使原來北方諸侯首領晉國就範。那時,黃淮之間的東部,有兩條較大的自然河道,一條是濟水,原黃河的岔道;一條是泗水,最終流入淮河。泗水與濟水很近,只要在兩河間開一條運河,吳國的軍隊就可以從淮河進入泗水,通過運河轉入濟水,上溯濟水,可達中原腹地。於是在公元前482年,吳國夫差就在今山東省魚台縣東和定陶縣東北之間鑿開一條新水道,因其水源來自菏澤,故稱荷水。荷水同胥河、邗溝一樣,都是吳國為了政治、軍事需要而開鑿的,但在後來長時間中,對加強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流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聯繫,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最先進行變法的魏國成為這一時期七國中最先強盛起來的國家。魏惠王在位時(公元前369年—前319年),為了與列國角逐,遷都於大梁(今河南開封西
北)。遷都後,魏國多次動工開鑿以大梁為中心的運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先在河南滎陽把黃河帶有較多泥沙的水引入圃田澤(在今河南省中牟縣西,已湮),使水中的大部分泥沙沉積在圃田澤中,既減輕下游渠道的堵塞,又使圃田澤起到水櫃的作用,調節鴻溝的水量。然後引水向東,繞過大梁城的北面和東面,向南與淮河支流丹水、睢水、渦水、潁水等連線起來,許多自然河道連結成網,船隻可以暢通無阻。鴻溝的開鑿,不僅在黃河、淮河、濟水之間,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水上交通網,而且由於它所聯繫的地區都是當時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
跨越山嶺的靈渠
把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連線起來的靈渠,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那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前後花了10年時間,統一了中原地區,接著又向嶺南進軍。但是戰爭並不像預料的那樣順利。五嶺的險峻地形,使行軍極度困難。糧草的運輸主要靠人背牲口馱。運糧隊伍要翻山越
嶺,走上好些日子,除去自己的消耗,到達營地時已經所剩無幾了。更麻煩的是,行進在崇山峻岭的運糧隊伍,往往要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糧草問題,更直接地說是運輸問題,要是不能得到解決,作戰根本無法取得勝利。就這樣,常常空著肚子打仗的秦軍進行了三年戰爭,還是沒有什麼明顯進展。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為了解決南征部隊的糧餉運輸問題,決定派水利專家史祿領導“鑿渠運糧”,在五嶺之上開一條運河。運河的路線,選在今天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城附近湘江和灕江的分水嶺上。這裡兩江相近,最近處不到1.5公里,山又不太高,相對高度20—30米。只需溝通兩江,中原地區用船運來的糧草,就可以從水路一直越過五嶺,進入嶺南地區。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數十萬秦軍和民工,開石劈山,進行了艱苦的勞動。
他們經過五年多的努力,排除了許多困難和干擾。到公元前214年,這條長33公里的靈渠終於挖成了,運輸問題解決了,秦始皇下令向嶺南增派援軍。這一次,秦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控制了嶺南,並在今桂林、廣州和雷州半島等地方設定了三個郡。這樣,秦朝就有了40個郡。中國出現了空前統一的局面,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也可以直接通航了。
開鑿靈渠的勞動人民,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了許多山區河道行船的好辦法。
在這些山區河道行船的好辦法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使船“爬”上山的辦法。我們勤勞而聰明的祖先懂得,船要“爬”山,對水面“坡度”就要有一定的要求。水面的“坡度”在航行術語上叫做“比降”。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適合於航行的比降應在小於1/3000以下的範圍,即在長3000米的水路上水位升高或下降不得超過一米。比降越大,水流越急,對航行越不利。而湘江水面和灕江水面的水位差很大,即使用築堤的辦法來提高水位,比降還是太大,離要求還是差得很遠。怎么辦呢?勞動人民想了好幾種辦法來解決這些困難。
首先,他們想方設法讓船多走幾個“之”字形。在開挖靈渠時,他們讓河道迂迴曲折,多拐幾個彎。這樣,有限的河道被延長了,當然比降——也就是水面的“坡度”就相應變得小了。船“爬”山也就容易得多了。
儘管這樣做了,有的地方比降仍然太大,最高達1/160,也就是說,船每走160米,水位就要上升或下降一米。如果繼續把河道延長,再多走幾個“之”字形,讓比降減小到1/3000,那河道就要延長20倍。我們暫且不談在山上作這種延長從地理上來講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從工程上來講也是不經濟的。
於是,民間又發明了“斗門”,也叫做“陡門”,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船閘。在靈渠水位比降大而又不適於延長河道的地方,分別用巨石做了一個又一個的斗門。最多時設36座斗門,最少時也有10座斗門。每個斗門都有專用的工具,如斗槓、鬥腳、斗編等。
船進入一個斗門後,隨即把身後的斗門用專用的工具堵嚴,使其不能漏水,然後徐徐開啟前進方向上的另一個斗門。隨著斗門打開,水從前方的斗門湧進來,不一會,兩個斗門間的水位就平了。於是船就可以前進到前一個斗門內,隨後又堵住船後斗門,再打開前面斗門。如此周而復始,船就一級一級向山上“爬”去。同樣道理,船也可以從山上一級一級“爬”下來,不過方向相反罷了。
除了使船“爬”上山的好辦法外,勞動人民還創造了另外一種重要的好辦法,就是實施了引湘江水入靈渠的“分水工程”。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量比較豐富,他們在海洋河上建立分水工程,以使靈渠保持充足的水量,便於船隻從海洋河通過分水工程進入運河。分水工程位於興安縣城東南約兩公里遠的分水村。這裡不是距離運河最近的地方,但是此處海洋河河床較高,大體與靈渠海拔高度相當,便於把水引入運河。所以也就舍近就遠,把分水工程選擇在此。分水工程包括人字形的攔河壩和鏵嘴兩部分。平時,壩下一段海洋河舊道不再通水,但來洪水時,大水可以翻越大壩流入舊道。鏵嘴位於人字攔河壩頂端的河心,其作用與都江堰的角嘴一樣,把海洋河水分成兩部分,七分進北渠,三分入南渠。進入北渠的水,從人字壩向北,經過約3.5公里的渠道,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進入南渠的水,經過人工開鑿的4.5公里的渠道,引入靈渠,作為運河的主要水源。
靈渠是世界上最早的建造並使用船閘的運河,也是最早的跨越山嶺的運河。在國外,最早的船閘直到1375年才在歐洲的荷蘭出現,而這時我國已經是明朝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這種利用船閘的行船技術,一直沿用到現代。在19世紀末開建、20世紀初建成的巴拿馬運河,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最長的運河航運
除靈渠外,我國在世界內河航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運河,就是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北與海河相連,南與錢塘江相接,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成了統一的水運網。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項奇蹟。
我國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在現代陸路交通工具還沒有出現的情況下,開闢一條縱
貫南北的水路運輸,是很必要的。特別是在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實現了全國統一之後,更顯得十分必要了。當時,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很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怎樣把這些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地區,這是擺在統治階級面前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採取什麼運輸方式好呢?當時陸上運輸只有騾馬大車和肩扛人挑,運輸速度緩慢,運輸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不能滿足統治階級的需求。只有利用水道運輸,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所以,當時開鑿運河是時代的需要和歷史的必然。
運河發展三個時期
在我國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工程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
東周春秋時期
位於東南吳國的國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向北擴張勢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長江水經瓜洲(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北入淮河。這條聯繫江、淮的運河,從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當時稱為邗溝,長約150公里。這條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的起源,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又相繼延伸了河道。
隋朝時期
背景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形成大運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陽瀆。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我國的封建王朝,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我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我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這時主要是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黃河南岸的通濟渠工程,是在洛陽附近引黃河的水,行向東南,進入汴水(今已湮塞),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通濟渠又叫御河,是黃河、汴水和淮河三條河流水路溝通的開始。隋朝的都城是長安,所以當時的主要漕運路線是: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黃河以北開鑿的永濟渠,是利用沁水、淇水、衛河等河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蘆溝(永定河),直達涿郡(今北京)的運河。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隋朝修築大運河的幾項重要工程:開鑿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朝開始修建的一條重要的運河是從長安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初以長安為都。從長安東到黃河,西漢時有兩條水道,一條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條是漢朝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渭水流淺沙深,河道彎曲,不便航行。由於東漢遷都洛陽,漕渠失修,早已湮廢。隋朝只有從頭開鑿新渠。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改善長安、黃河間的水運。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難滿足東糧西運的需要,三年後又不得不再一次動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將渠道鑿得又深又寬,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在水工們的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竣工。新渠仍以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今西安市)至潼關長達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新渠的運輸量大大超過舊渠,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 隋煬帝即位後,政治中心由長安東移洛陽,很需要改善黃河、淮河、長江間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命宇文愷負責建設東京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鑑·隋紀四》)。此外,還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山陽瀆。工程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通濟渠可分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以黃河水為水源,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yī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2000里。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兩渠都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開鑿的,並且兩旁種植柳樹,修築御道,沿途還建離宮40多座。由於龍舟船體龐大,御河必須鑿得很深,否則就無法通航。通濟渠與山陽瀆的修建與整治是齊頭並進的,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它們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隋煬帝立刻從洛陽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úlú竹爐],南巡江都。這是中外工程史上的奇蹟。當然,代價是極其高昂的。在鑿渠和造船過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修建北通涿郡的永濟渠在完成通濟渠、山陽瀆之後,隋煬帝決定在黃河以北再開一條運河,即永濟渠。大業四年(公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永濟渠也可分為兩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經今新鄉、汲縣、滑縣、內黃(以上屬河南省)、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以上屬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屬山東)、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以上屬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經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達涿郡(今北京市境)。南北兩段都是當年完成。永濟渠與通濟渠一樣,也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據載全長1900多里。深度多少,雖不見文字,但大體上說,與通濟渠相當,因為它也是一條可通龍舟的運河。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4000多里,僅用了50多天,足見其通航能力之大。疏浚縱貫太湖平原的江南河太湖平原修建運河的歷史非常悠久。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市)為中心,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這條河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進行過多次整治,到了隋煬帝時又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鑑》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好大喜功,大概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可以算作各自獨立的運輸渠道。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線,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在以上這些渠道中,通濟渠和永濟渠是這條南北大運河中最長最重要的兩段,它們以洛陽為起點,成扇形向東南和東北張開。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通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元朝時代
背景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明、清兩代,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
開鑿濟州河和會通河
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市)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里。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衛河,長250里。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衛河、白河,到達通州。
開鑿壩河和通惠河
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裡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負責水利的工程技術專家郭守敬,先千方百計開闢水源,並引水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從積水潭向東開鑿通航河段,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完成後,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目前國外著名的大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前蘇聯土庫曼運河等。這些運河的長度不但都比我國的大運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開鑿南北大運河的時間晚1000多年。
隋唐以後的河運
背景
隋唐時期,我國內河航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南北大運河在公元610年開鑿完工後,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加強了京都和河北、江南地區的水上運輸。當年,航行在運河裡的船從,南來北往,舳艫千里,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不過,隋朝是一個短促的朝代,開河不久就滅亡了。所以大運河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後各個朝代。
唐宋時代
隋朝滅亡之後,繼之而起的是唐、宋兩個朝代。唐朝建都長安,每年要從江淮地區輸入大量物資和糧食。唐朝初年,大運河每年運送的糧食不過20萬石,但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糧食的運輸量迅速增加,最高達到一年700萬石。當時唐朝長安水運事業的發達,可從唐玄宗舉辦“水上運輸展覽會”上得到反映。《舊唐書·韋堅傳》記載了當時的盛況:在長安望春樓下運河西段的廣運潭上開了一個大規模的水上運輸展覽會,有二三百條船,都按牌號標明,什麼船裝的什麼貨寫得一清二楚。船上除了裝運糧食外,還裝有各地的土特產。如:廣陵郡的船,裝的是廣陵所產的錦、鏡、銅器、海味;丹陽郡的船,裝的是京口的綾衫緞;晉陵郡的船,裝的是綾繡;會稽郡的船,裝的是銅器、吳綾、絳紗;南海郡的船,裝的是玳瑁、珍珠、象牙、沉香;豫章郡的船,裝的是名瓷、酒器、茶釜、茶鐺、茶碗;宣城郡的船,裝的是空青石、紙、筆、黃蓮;始安郡的船,裝的是蕉葛、蟒蛇膽、翡翠。共有數十個郡的船。駕船的船工都戴著大大的斗笠,穿著寬袖的衣服和草鞋,用鼓笛箶笙伴奏,邊歌邊舞。第一條船上的人帶頭領唱,其他船上的人隨著和唱。100多穿著鮮艷服裝的婦女,隨著歌聲表演優美的舞蹈。一船領航,其餘的船隻徐徐跟上。到瞭望春樓下,船檣延綿數里,盛況空前。參觀的人群,歡聲笑語,熱鬧非常。這裡要注意的是:幾百條船所展覽的都是各地所出產的物資,不僅有糧食,而且其他物品應有盡有。它們主要是通過大運河送到長安這個交通中心來的。中唐以後,以大運河為主幹的內河航運作用越來越大,這條大運河確實像大動脈之於身體那樣重要。那時,江淮地區差不多負擔封建王朝賦稅來源的9/10,那么多盤剝來的賦稅幾乎全靠大運河轉運。
到了宋朝,京城遷到了黃河南岸的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這裡離江南魚米之鄉比較近,大運河的作用就更為明顯了。當時人們說,食以漕運為主,漕運以大運河為主。他們認為運河廢,“則大眾不可聚”。北宋時,統治階級每年通過大運河由江南運到開封的糧食,一般都在五六百萬石左右,多時還曾達到800萬石,超過了唐朝的漕運量。至於金銀、布帛、香藥、茶葉和其他土特產品所運送的數量就不好統計了。北宋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中,真實地描繪了當時汴河裡交通運輸繁忙的景象。水運不僅對京城有重要作用,而且還保證了北方邊疆軍事上的需要。
元朝時代
元朝的疆域最大,超過了歷代王朝。它定都大都(今北京)後,需要從江南運送大批糧食,所以這一時期的內河航運,主要仍是漕運。元朝先後開鑿了“會通—濟州河”和通惠河,使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這樣,漕糧船從杭州出發,經江南運河進入揚州運河,再北入黃河、泗水,通過“會通—濟州河”,再由衛河入通惠河,直達大都。
明清時代
明、清兩朝,相繼建都北京。雖然長江、珠江和黑龍江等大河及其支流的航運有所發展,但是在大約五六百年的時間裡,大運河仍然是我國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大批的糧食和貨物主要是通過大運河運往京城。當時,運河裡船隻往來如梭,運輸糧食的船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2000多隻,船工最多時超過12萬人。除了糧船以外,航行在運河上的還有許多官船、商船和民船。南方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北方生產的豆、麥、梨、棗等土特產,都通過大運河進行交流。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30多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十分之八九都分布在大運河沿線。山東的德州、臨清、東昌、濟寧,江蘇的淮安、揚州等都成為一時繁華之商埠。從明朝中後期起,我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的醞釀也首先出現在這裡,這些都與運河有一定的關係。
在此期間,作為東西水運主幹道的長江——我們偉大祖國的第一大河以及珠江、黑龍江、淮河等河流的航運,也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河運現狀
我國內河三大運河的通航總里程,
第一位:長江全長6300KM,除去源頭(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里),通航里程按(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里;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約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幹流通航里程5921KM。支流長度如下漢水----1532 雅礱江--1500 嘉陵江--1119 大渡河--1062 沅江----1060 烏江----1018 湘江----836 贛江----744 岷江----735 沱江----623 資水----590 清江----408 澧水----372 長江通航里程總計17520KM。
第二位是珠江,通航里程為14156KM
第三位為京杭大運河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KM,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KM,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我國主要河運都集中在這幾個航道上,總長約330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