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至今難以超越的古代中國科技成就
人民教育出版社 馬執斌
近年,俄羅斯發明一種先進的裝甲運輸車。這種裝甲運輸車的名字叫什麼呢?叫“騾子”。這個命名非常耐人尋味。它涉及到古代中國利用雜種優勢,在人工雜交領域取得的一項至今難以超越的重要科技成就。
騾子是馬驢雜交而形成的一個生物新品種。馬和驢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馬屬中的兩個不同的種,其親緣程度屬於遠緣關係。它們之間的雜交是遠緣雜交。根據遺傳學原理,遠緣程度以上的雜交一般難以產生具有正常生命力的個體,所以雜交難以成功。馬和驢雖然屬於遠緣關係,但是因為它們的遺傳基質具備兩種動物生殖細胞產生新合子的能力,精卵結合的合子能夠正常分裂,並在母體內吸收營養發育成具有正常生命力的個體。
在中國,馬的馴化在六七年前已經完成。距今65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遺址出土有馬齒和馬骨。在山東歷城城子崖、河南湯陰白營、吉林扶餘北長崗子、甘肅永靖馬家灣,這些距今約4500至4000年的文化遺址中都出土過馬骨。這說明,至遲到龍山文化時期,中國北方已經普遍馴養馬。驢的馴化遲於馬。在龍山文化時期,中國馴化的動物中已有驢。驢的分布面比馬的分布面要窄得多。古代中國不僅“黔無驢”,中原廣大地區也無驢。驢的馴化是由居住在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完成的。馬和驢都生長在西北地區,在自然狀態下,它們有機會接觸自行交配而產生雜交後代──騾子。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中談到騾子時說:“匈奴北地,馬驢游牝,自行交合,今北方以為常畜。”他的認識是有道理的。
在自然狀態下,馬驢雜交生出騾子是罕見的。公騾子都是不育的,只有個別母騾能夠受胎生駒。《史記·匈奴列傳》上說:“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駝、驢、騾、駃騠、騊駼、騨騱。”“騾”,就是母馬與公驢雜交而生出的馬騾。駃騠(讀juétí決提音),就是母驢與公馬雜交而生出的驢騾。這說明,先秦時期北方先民不僅了解了自然界馬驢雜交生騾子這種罕見的現象,而且觀察得很細緻,能夠區分馬騾和驢騾。能夠認識到這樣的水平,他們很可能掌握了馬和驢進行人工雜交的技術。古文獻《汲冢周書·王會》記載距今3700年前,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樓煩、月支、大夏等,相繼向商王貢獻野馬、騊駼、騨騱、騠。騠就是駃騠。《呂氏春秋·愛士篇》記載趙簡子有兩白騾,甚愛之。趙簡子是春秋末年晉國的卿。他的兩白騾,可能也是西北少數民族進貢的。從商王多次得到貢品騾子,到晉卿趙簡子擁有兩白騾,如果它們都是大自然的產物,可能性微乎其微。
西漢時期,中原政府建立了強大、統一的封建王朝,開闢了通往西北的絲綢之路,大量引進西北地區的驢、馬、騾,以發展農業生產。桓寬《鹽鐵論·力耕第三》記載:“騾、驢、駝銜尾入塞,騨騱騵馬盡為我畜。”隨著內地畜牧業的發展,人們對馬驢雜交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漢代已有馬驢雜交生騾子的正式文獻記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講到:“騾,驢父馬母者也”;“駃騠,馬父驢母者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馬、牛、驢、騾第五十六》總結了當時人工使馬驢雜交的經驗。他說:“騾,驢覆馬生騾,則準常。以馬覆驢,所生騾子者,形容壯大,彌復勝馬。然必選七八歲草騾,骨目正大者,母長則受駒,父大則子壯。”這段文獻值得注意的有四點。第一點,明確認識到雜交具有勢,“以馬覆驢,所生騾者,形容壯大,彌復勝馬”,講的就是這條經驗。意思是說,母馬公驢雜交,所生騾子,個頭雄壯,勝過馬。第二點,注意到雜交優勢中的母體效應。“驢覆馬生騾,則準常”,意思是說,馬父驢母雜交,所生的騾子,個頭跟馬差不多。馬騾個頭超過馬,驢騾個頭跟馬差不多。兩相比較,凸顯出母大兒壯的母體效應。第三點,選擇雜交的父母本時,注意到它們的質量。“父大則子壯,母長則受駒。”意思是說,父本優秀易於產生生命力旺盛健壯的個體,母本優秀則有利於受孕懷胎。對母本的具體要求是“骨目正大”,即骨盆端正龐大,利於胎兒發育和分娩。第四點,認識到一般母騾無繁殖能力。由於可見,到北魏時,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已經積累了一整套通過人工雜交的方法,獲取騾子的經驗。
騾子的雜種優勢非常突出。騾子個頭比母親大,驢騾大於驢,馬騾大於馬。騾子體質結突,生活力強,對不同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尤其是對高海拔地區有很強的適應力,無論是耐寒性、耐熱性、耐勞苦性和抗病性都比馬強。騾子壽命長,一般能活30年以上。2歲可以做輕役,使役年限長達20年以上。跟馬比,騾子的飼料報酬高。騾子食量比馬少20%~25%;騾子採食慢,咀嚼細,消化能力比馬高15%~20%,耐粗飼,且不易得消化疾病。騾子挽力大,並富有耐久力。關中騾子最大挽力達到體重的87%。騾子神經類型均衡,比馬脾氣好,容易馴養役使。正因為騾子具有這些優點,所以兩千多年以來,它一直是農用和運輸用的重要役畜。騾子既能耕田,又能運輸。在茶馬古道上,翻山越嶺,馱鹽運茶的騾子非常多。唐代有“騾綱”。所謂“騾綱”,就是結隊而行馱載貨物的騾群。宋代《宣和畫譜》記載,唐代王維善畫,曾畫《騾綱圖》。2006年12月22日,《北京晚報》報導《“馬幫貢茶萬里行”來到瑞安》,說:“由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推出的‘馬幫貢茶萬里行’活動於4月啟動,用雲南古老的交通工具(馬)組成馬幫運送普洱茶餅,起點為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古鎮,終點為北京。”“昨天……馬幫隊伍到達浙江省瑞安市,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報上刊登一張照片,馬鍋頭身後的交通工具就是騾子。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的火炮有不少是用騾子未拉的。據1988年統計,世界上有1500多萬頭騾子。中國有騾子542萬頭,居世界第一位。騾子分布於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世界上許多不宜發展重挽馬的國家和地區,多用騾子承擔重役。了解了這些情況,您可能就會理解為什麼俄羅斯把新發明的先進裝甲運輸車命名為“騾子”了。
這裡需要補充的是,騾子用途不僅在馱挽,而且可以騎乘。宋代羅願編撰的《爾雅翼》上說:“騾者……似驢而健於馬。……馬力在前髆,驢力在髀,騾力在腰。騎乘者隨其力而進退之。”意思是說,騾子樣子像驢,而比馬還強健。馬的力量在前肩,驢的力量在後腿,騾子的力量在腰。騎騾的人要隨著騾子腰部力量的進退而起伏,這是騎騾子的訣竅。《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記載: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將軍衛青、票騎將軍霍去病各領騎兵五萬,出擊匈奴,後面還跟隨步兵數十萬。衛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趙信給單于出謀劃策,說:漢軍穿越沙漠,人馬疲勞,匈奴以逸待勞,能夠不費力氣掠取漢軍人馬。“單于命令送淄重到北邊,布精兵於漠北,等待漢軍。衛青大軍出塞行軍一千多里,忽見單于列陣前方,立刻下令武剛車環繞為營,又派五千騎兵正面攻擊匈奴,左右兩翼圍繞包抄,匈奴亦派萬騎迎戰。當時,太陽快落山了,大風驟起,沙礫撲面,天昏地暗,兩軍互不相見。單于見漢軍兵多,而且士馬尚強,不敢戀戰,就乘六騾,率壯騎數百,從西北方向衝出包圍逃走。漢軍得到單于逃跑的訊息,派輕騎連夜追擊。天亮時,漢軍輕騎追出二百多里,沒有見到單于的蹤影。看來,單于所乘六騾,腳力非常好。顏師古注釋說:“騾者,驢種馬子,堅忍。”可見“六騾”,就是善於奔走的馬騾。這種馬騾,連輕騎也追趕不上它。《舊唐書·吳元濟傳》記載:“地既少馬,而廣畜騾,乘之教戰,謂之騾子軍,尤稱勇悍。”
古代中國運用人工種間雜交技術,創造出生物新品種騾子,是一種了不起的科技成就。從通過人工雜交手段獲取大型的、有重要使用價值的、家養的哺乳動物這個角度評價,培育出騾子是一項世界記錄,而且這項記錄保持了兩三千年的歷史,至今未被打破。曾有人跟我提起獅虎獸,我告訴他,獅虎獸只有觀賞價值,沒有實用價值。況且獅虎獸極罕見,遠不如騾子,騾子如今已是常畜。再者,獅虎獸的壽命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