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傳統研究中心

口頭傳統是一個民族世代傳承的史詩、歌謠、說唱文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口頭文本以及與之相關的表達文化和口頭藝術,它不僅是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概述

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面臨著更嚴峻的形勢,尤其是隨著世界經濟、文化全球化趨勢的加劇,文化標準化、戰爭、旅遊業、工業化、大眾傳媒、移民和環境惡化等使世界各個民族的本土文化傳統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許多古老的口頭文化傳統和優美的口頭文學迅速消亡。有鑒於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和推動下,世界各國日益把本民族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納入議事日程。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各民族的民間口頭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底蘊深厚,如史詩、藏戲、維吾爾的十二木卡姆、蒙古的好力寶、彝族的克智口頭論辯等等,都具有獨特的口頭藝術魅力,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審美享受,並以多樣化的傳承方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整體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中國也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面臨著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效地保護本土文化傳統、延續民族文化血脈的時代課題。尤其是隨著國家“西部開發”戰略的展開,這一工作顯得愈加緊迫。

相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倡議已經得到我國文化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我院作為國家最高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更應高屋建瓴、順勢而上,充分調動本院在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方面的學術資源,推進我國各民族的口頭傳統研究。經充分醞釀,民族文學研究所決定成立“口頭傳統研究中心”。9月16日,“中心”正式揭牌,並在院學術中心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儀式,來自政府部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專家和我院的領導、學者參加了會議。江藍生副院長積極評價了民族文學研究所這些年來日趨活躍的學術工作,並對口頭傳統研究和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的項目專員埃德蒙·木卡拉先生也到會致辭。
國外的“口頭傳統”研究肇始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迄今已經形成了專門而精深的學術傳統,“口頭程式理論”被廣泛運用到了多達150種語言傳統的跨學科研究中,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當代人文學術研究。西方許多國家很早就開始成立專門機構,蒐集、保存和研究各種口頭樣式的文化遺產,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與芬蘭文學學會分別建立了具有世界影響的口頭文學資料庫和口頭傳統檔案庫,尤其是哈佛大學威德納學院圖書館的“帕里口頭文學特藏”更是樹立了口頭文化蒐集、保存、開發、套用和研究的範例。反觀我國,我們雖然有五十六個民族,有異常豐富的口頭文化傳統,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國內學界對口頭傳統的學術研究,乃至口頭傳統資料庫的建立都相對滯後,全國至今沒有一個專門從事口頭傳統研究的學術機構,更沒有一個專門收集和保存各民族口頭傳統的圖書館或檔案庫,原本從事民間口頭文學教學與研究的民間文學專業在大學中也呈萎縮態勢。正如國際著名的史詩學者、口頭傳統研究專家約翰·邁爾斯·弗里教授指出的那樣,“……在東方的這一國度中(指中國),活形態的口頭傳統是一個極為宏富豐贍的寶藏,世代傳承在其眾多的少數民族中,而在此基礎上的口傳研究當能取得領先地位。中國同行們正是處於這樣的一個有利位置,他們可以做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們所無法做到的事情:去體驗口頭傳統,去記錄口頭傳統,去研究口頭傳統。這些傳統在範圍上具有難以比量的多樣性,因而更值得引起學界的關注。”因此,成立“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對中華民族豐富的口頭文化傳統進行系統深入的調查和收集,建立中國民間口頭傳統資料庫,推動中國口頭傳統的研究,可謂適得其時。
本中心力求樹立關懷民生、關心民間、關注社會的人文精神和學術傳統;通過組織各民族口頭傳統領域的學術活動,構建與國內外口頭傳統研究機構和學者相互溝通的橋樑,為國內外口頭傳統研究者提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的平台,推動中國口頭傳統研究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將對口頭傳統的研究和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結合起來,為中國各民族文化傳統的維繫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中心的工作任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㈠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求實與求是精神,在對中國各民族口頭傳統和文化多樣性的切實調查基礎上,釐清中國各民族口承文化遺產的現狀和發展態勢,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鼓勵和推進文化多樣性保護和不同族群文化間的溝通與對話。
㈡ 對受全球化衝擊而即將消失的口頭藝術、瀕危語言、文化表達、族群記憶等攸關人類文化多樣性和族群認同的口頭傳統,進行專業性的學術普查,建立“中國少數民族口頭文學資料庫”,對各民族口頭遺產進行鑑別、保存、研究、傳播和宣傳,在資料信息收集與共享、科研手段的提高、以及田野研究方法的改進等方面發揮示範和協調作用,為我國各民族的文化發展和學術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和信息。
㈢ 為政府的民族文化政策提供學術諮詢和文化資料,為國家的文化多樣性保護策略提供學理性依據,推動中國各民族蘊藏豐富的口頭傳統、及其體現的文化多樣性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㈣ 組織和協調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共同開展學術研究工作,對口頭傳統研究領域的學術資源進行整合,積極開展跨地區、跨機構的學術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對話,發揮本院民族文學學科的整體優勢,加強本中心與民族地區各級學術機構的橫向聯繫,打造強強聯合的人文學術精品,推進中國口頭傳統研究走向世界,為從事各民族口頭傳統研究的學者創造一個更為廣闊的學術空間和一個更有活力的學術平台。
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口傳中心”主任朝戈金研究員說,“自1982年建所以來,尤其是‘六五'規劃以來,我們一直實踐著以我國各民族口頭傳統等無形文化遺產為長線發展的學術路線,從我所學術力量的合理構成、學術視野的國際化與開放性、各民族專家學者在民族地區的長期田野作業和追蹤研究、以及我所與相關學術機構和地方學者的協作關係等有利條件而言,都為建立‘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之近10年來,我所多位學者先後參加了‘世界民俗學者組織'(FFN)的國際高級培訓,並在哈佛大學、密蘇里大學口頭傳統研究中心進行了專門研修和訪問交流,多次參與了國際性的學術會議,與國際口頭傳統研究界的專家學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積極引進和介紹了國外口頭傳統理論和方法論的同時,我們的學者在田野研究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學術成果。國內的同行專家指出,這些立足於本土傳統的學術實踐不僅引領了國內口承文化的研究,而且標誌著中國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研究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成立‘口傳中心'已是當務之急,意義重大,既可為我國向世界展示我國民族文化多樣性及時搭建起一個多向互動的學術平台,也是提升我院在國際學界的學術形象和學術地位的一個絕好的契機。我們的工作一直得到院國際合作局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的高度重視。”
“口傳中心”成立之後,將在院國際合作局的領導下,首先實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我所的緊急調研項目——“中國西部的文化多樣性與族群認同:怎樣保護沿絲綢之路的少數民族口頭傳統” ,該項目計畫年內完成。鑒於項目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本中心決定於9月22~23日在北京舉辦為期兩天的調查工作討論會,9月26日在烏魯木齊市召開專家會議,圍繞沿絲綢之路各民族口頭傳統與文化多樣性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研討,會議形成的專家意見和建議,將直接套用於該緊急項目的組織和實施。10月1日起,我所學者將與新疆地區的部分專家一道分赴各調查點進行實地田野作業。項目最終成果將提交聯合國教科文向國際社會和學術組織發布。
據悉,我所成立的“口頭傳統研究中心”是全國範圍內第一個基於各民族口承文化和口頭藝術研究的專門性學術機構,同時我們也正在建設一個基於保護各民族口頭遺產和文化表達的數位化信息檔案庫。

國學研究和教育機構

近幾年來,國學的復興已然成為一種時尚與熱潮。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國學院、儒學院等各類傳統文化的研究機構。本期任務讓我們來走進全國大大小小的國學研究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