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針療法

口針療法

針灸學名詞。指針刺口腔中特定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

基本信息

解讀

口針療法是針刺口腔中特定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口針療法為近人劉金榮氏以經絡學說為依據,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創新而成。口針療法具有疏通經絡、調整臟腑、理氣活血、平衡陰陽的作用,其操作簡便、容易掌握、療效顯著,可廣泛套用於臨床各科常見病。

中醫套用

一、口與臟腑的相應關係

口腔與臟腑經絡的聯繫是相當密切的。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詳細的記載:足厥陰經“環唇內”,手陽明經“挾口”,足陽明經“挾口,環唇”,足陽明經別“出於口”,沖任之脈“絡唇口”,督任二脈會於口。《黃帝內經》又云:“口者,五臟六腑所貫通也,臟腑有偏盛之疾,則口有偏盛之疾。”即五臟六腑的病理變化可以通過口腔反應出來。

二、穴位

口腔與經脈具有密切的聯繫,十二經脈及沖、任、督、陰蹺、陽蹺等奇經八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分布於口腔。根據它們的循行方向,可將口腔劃分為12個區域。

1、左上肢區域:在上頜左側,齒齦、黏膜及口腔前庭黏膜處。

2、右上肢區域:在上頜右側,與左上肢區域對應。

3、左下肢區域:在下頜左側,與左上肢區域相對應。

4、右下肢區域:在下頜右側,與右上肢區域相對應。

5、生殖泌尿區域:在上齶(包括軟齶及硬齶)。

6、頭部區域:在下唇系帶周圍及口腔前庭黏膜組織上。

7、腰部區域:在上唇系帶周圍及口腔前庭黏膜組織上。

8、眼及血壓區域:在上頜兩側,一、二雙尖牙上方黏膜處。

9、皮膚區域:在左右口角處。

10、神經區域:分布廣,且較分散,約在上下唇上及上下頜連線處黏膜皺壁上。

11、消化區域:在舌下腔內。位於下頜左側尖牙齒齦下方固有口腔黏膜處。

12、臟腑區域:在舌下腔內,位於下頜右側側切牙齒齦下方固有口腔黏膜處。每個區域又有若干個穴位。

三、針刺方法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避免精神緊張。

2、針具選用26~32號、15~90毫米之毫針,常規消毒。

3、體位:口針多取坐位。

4、令患者張口,在選定的穴位上針刺,可直刺,也可斜刺,不捻針、不行針。留針20~30分鐘。口針針感一般不明顯,如出現明顯感覺,應重新進針,實踐證明針感明顯者療效不佳,針後令患者漱口。

四、適應病症

本法適用於臨床各科常見病,但套用不廣,下面僅列舉見於文獻報導的病症。

1、中風偏癱(包括腦血管痙攣、腦血栓、腦栓塞及腦溢血):取血壓穴、肩前穴、前臂穴、手腕穴、大腿穴和小腿穴,用28號、0.5~2寸針斜刺或直刺,留針20~30分鐘。

2、中風失語:取增音穴、舌根穴和支脈穴,用20號圓利針點刺,刺入15毫米,提插數次,以舌下有麻脹感傳至咽部為度,不留針。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出血者可令其用冷水漱口即止。

3、坐骨神經痛:取坐骨神經穴、大腿穴、小腿穴,針尖向下,沿下唇及下頜骨之間進針,深約l~1.5寸,留針30分鐘,多取患側穴位,隔日治療1次。

五、注意事項

1、針具應嚴格消毒,術者操作前應洗手。

2、如患者出現頭暈、出虛汗等情況應立即起針妥善對應處理。

3、孕婦慎用,傳染病患者禁用,以防交叉感染。

4、起針後套用乾棉球壓迫片刻,以防出血。

常用針灸手法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