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甄審運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區學生為爭取讀書權利而與國民黨當局開展的鬥爭。1945年9月26日,國民黨政府公布《收復區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甄審辦法》,稱:原淪陷區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學生為“偽學生”,要一律進行甄審和訓練。

簡介

甄審科目一律考國文、英文、三民主義”,還要“標點批註國父遺教與《中國之命運》,呈交主興研讀報告與學術論文各兩萬字以上”。甚至教職員也不能倖免。

由於社會輿論與各收復區學生的強烈反對,當局於1946年2月又公布了《甄審修正辦法》,但仍以學習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為主要內容。面臨失學失業威脅的廣大師生不得不為生存而戰。反甄審鬥爭在京、滬、平、津、青島等地相繼展開。上海學生提出了“人民無偽!”“學生無偽!”等口號,先後向到上海的國民黨教育部長朱家驊和蔣介石請願,要求取消甄審,取得讀書權利。北平學生在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校友聯合會的領導下,先後召開了四次反甄審大會,1945年10月發出《給收復區全體青年同學的一封信》,號召學生團結鬥爭,非到當局撤銷甄審辦法不止。12月31日,天津學生6,000餘人包圍教育局,反對甄審。學生的鬥爭迫使國民黨步步退讓,原來的“先甄審後補習”改為“一面接收,一面繼續上課”,京滬平等地成立了臨時大學補習班。1946年暑假,各校臨大學生都升入國立大學,甄審辦法不了了之,學生長達8個月的反甄審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