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回放系統

即時回放系統

網球比賽中運用的鷹眼 存在的意義在於: 克服人類觀察能力上存在的極限和盲區,幫助裁判做出精確公允的判斷。

系統介紹

即時回放系統 即時回放系統

鷹眼系統是在板球,網球和其他運動中使用的一套電腦系統,以追蹤記錄球的路徑並顯示記錄的實際路徑的圖形圖像,也可以預測球未來的路徑。在一些運動中,如網球,鷹眼系統已成為裁判過程的一部分。鷹眼系統由英國漢普郡拉姆西的Roke Manor研究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在2001年開發。 這項專利由醫生保羅霍金斯和大衛雪利持有。後來,該技術脫離原公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公司:鷹眼系統創新有限公司,一個與電視製作公司Sunset + Vine聯合的合資企業。

原理

“鷹眼”的正式名稱是“即時回放系統”,它的技術原理並不複雜,只是十分精密。這個系統由8個或者10個高速攝像頭、四台電腦和大螢幕組成。首先,藉助電腦的計算把比賽場地內的立體空間分隔成以毫米計算的測量單位;然後,利用高速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同時捕捉網球飛行軌跡的基本數據;再通過電腦計算,將這些數據生成三維圖像;最後利用即時成像技術,由大螢幕清晰地呈現出網球的運動路線及落點。從數據採集到結果演示,這個過程所耗用的時間,不超過 10秒鐘。通常用於電視轉播。

這項技術早在2001年初問世時便獲得了英國皇家電視協會頒發的科技革新獎,2003年又因廣泛使用於網球轉播而獲全美電視最高獎艾美獎的“傑出科技貢獻獎”。對網球界人士來說,將鷹眼技術引入網球現場判罰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革新,足以與36年前引入搶七制相提並論。隊員要求看“鷹眼”回放就對裁判判罰不滿意,也就是挑戰裁判在場上的權威地位。專門負責審核這項技術使用情況的四屆大滿貫得主、美國名將考瑞爾表示:“對一項很少改變傳統的運動來說,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進步。”

技術要求

在網球賽事中:2006年,美網成為了第一個使用鷹眼輔助判罰的大滿貫賽。挑戰次數大多為2~3次,各個賽事並沒有明確統一的規則。2008年3月ITF、ATP、WTA的各級比賽以及四大滿貫統一這項規定,球員每盤比賽中只能有3次鷹眼挑戰的機會,如果比賽被拖入搶7,則增加一次挑戰機會。

不管“鷹眼”是否一定正確,但是它一定是最終判決的依據!

從某個方面來說它一定正確!

鷹眼技術:

八部解析度極高的快速黑白攝像機被安置在球場周圍。

即時回放系統 即時回放系統

球的位置:用軟體對球場的各條邊線進行校準,使得網球運行的軌跡被各部攝像機捕捉到後,能夠通過畫面呈現。採用3D技術來模擬網球,成像的依據是三部被架設計在“邊角位置”上的攝像機捕捉到的素材。

影響生成過程:以2000楨/秒的速度從每部攝像機中索取影像,並傳輸給主控電腦。

每楨畫面經校準後,確定網球的運行路線,並且計算出球沿此軌跡運行的落地彈跳點,保證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