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大陸板塊交界擠壓地帶的印度本身是個地震頻發國家,印度首都新德里位於恆河平原地區,屬於地震多發地帶。在過去180年間,古吉拉特邦曾發生過80多次較大的地震,但震區政府和民眾對災難仍疏於防範,日常防震意識十分淡薄。為了省錢,近年興建的建築物沒有抗震結構,使地震的傷亡加重。
地震過程
當地時間2001年1月26日上午8時46分(台北時間2001年1月26日11時16分36.4秒,國際時間2001年1月26日03時16分40秒),在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發生一次強烈地震。據印度地震部門測定,這次地震為芮氏7.9級,震中位於北緯23.6度和東經69.8度。地震發生後已發生了196次餘震。印度有關專家認為,數天還會發生餘震。印度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布的有關資料表明,這是近50年來印度發生的第二次強烈地震,震級僅次於1950年發生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8級強烈地震。
這次地震波及首都新德里地區、拉賈斯坦邦、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孟加拉。首都新德里有明顯的震感,電燈線晃動,門窗發出沙沙的響聲。 巴基斯坦也有6人在地震中死亡。
據印度報導,2001年1月26日上午發生在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強烈地震中的死亡人數已達16403人,受傷人數達55863人,經濟損失45億美元。
歷年地震
自1720年以來,新德里經歷過5次大地震,震級從芮氏5.5級到6.7級,其中1720年的一次地震給新德里城區造成嚴重破壞。但新德里自1994年以來所發生的均為低烈度地震。
2001年4月21日清晨,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了一起芮氏1.5級的輕微地震,沒有造成任何人員財產傷亡,這同時也是新德里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內,發生的第8次輕微地震。
2004年3月18日,新德里地區發生了芮氏2.7級地震,居民能感到明顯的搖晃,部分地區還能聽到地底發出的悶響。10天后,德里地區又發生了一次芮氏1.6級的地震。 2004年4月1日,當天上午在德里地區發生的地震為芮氏1.5級。
2004年4月23日當地時間21日晨,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了一起芮氏1.5級的輕微地震,沒有造成任何人員財產傷亡,這同時也是新德里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內,發生的第8次輕微地震。
印度氣象部地震局負責人蘇庫拉博士對媒體表示,由於新德里靠近喜馬拉雅地震帶,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強對地表活動的監控。據悉,印度氣象部近來已新增加了4個野外工作站,監控新德里地區的地表活動情況。
印度氣象部官員指出,目前世界上尚未有任何可準確預測地震的專門技術,專家也不能確定近來這些輕微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
2006年05月7日晚上至5月8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芮氏4.1級地震。尚無人員傷亡。
據印度亞洲通訊社報導,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晚上9時35分,震中位於距新德里100公里處的哈里亞納邦的一個小鎮。與新德里相鄰的哈里亞納邦古爾崗區也有明顯震感。
當地官員說,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同一天晚上8時30分也發生了輕微地震。
2007年11月26日清晨,印度首都新德里及周圍地區發生芮氏4.3級地震,受影響地區都感受到劇烈震動,高樓大廈為之搖晃。未出任何傷亡。
災後救援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2001年1月26日強烈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極為關注。江澤民主席、李鵬委員長和朱鎔基總理分别致電印度國家領導人,表示誠摯慰問,並向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印度地震災區人民的同情,中國政府決定向印度政府提供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包括2千頂帳篷、2萬條毯子等在內的100噸物資。中國紅十字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協也分別向印方提供了捐款。
中印雙方在機場舉行了交接儀式。中國駐印度大使周剛代表中國政府向印度外交部聯秘維爾馬、印度古吉拉特邦常駐新德里代表阿爾尼.蘇德轉交了物資清單,並轉達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誠摯慰問。印度政府代表衷心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誼和大力援助,並表示將儘快把中國救援物資運往地震災區。地震發生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和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分别致電印度領導人對印度災區人民表示慰問。中國政府向印度提供價值五百萬元人民幣的緊急救災物資,以幫助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災區人民抗震救災。
印度發生傷亡慘重的大地震後,世界各國紛紛派遣救難隊、提供救難器材和金錢援助,協助印度渡過難關。法國、英國、加拿大、聯合國、歐盟、瑞士、俄羅斯、日本、中國、德國、土耳其和愛爾蘭已經有所行動或已承諾給予協助。連宿敵巴基斯坦也捐棄前嫌,表示會提供支援。
災後反思
印度古吉拉特邦2001年1月26日發生的芮氏7.9級大地震奪走了近兩萬人的生命,數十億美元的財產頃刻間化為烏有,作為印度最富庶地區之一的古吉拉特邦經濟一下子倒退了20年。
天災難以避免,但怎樣將災難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卻是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在這方面,此次印度大地震給人們留下了不少慘痛的教訓和警示。有關專家指出:地震暴露出了這個擁有10億人口的大國在防災救災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地處大陸板塊交界擠壓地帶的印度本身是個地震頻發國家,此次受災最為嚴重的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區在歷史上就屬於地震多發區。在過去180年間,古吉拉特邦曾發生過80多次較大的地震,但震區政府和民眾對災難仍疏於防範,日常防震意識十分淡薄。
災區了解到,當地掌握地震知識和具有防範意識的人寥寥無幾。由於當地從未舉行過防震演習,大多數居民缺乏應對經驗。儘管地震發生在白天,而且持續時間長達數十秒,但很多人還是未能逃避災難。在距震中20公里的普傑市,人口密集的老城區只有為數不多的居民及時逃出屋外而幸免於難,大多數人則被埋入廢墟。
震後,災區謠言滿天飛,人心惶惶。一些自稱“星象學家”的人紛紛“預報”新的大地震及震中所在地,嚇得大批百姓逃離家園。這也反應出民眾普遍缺乏地震常識,而當地政府也未能及時採取措施安定人心。
大地震發生後,建築質量問題成為印度廣大民眾的一大熱門話題。輿論普遍認為,由於一些不法建築承包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震區近年來建起的一批“豆腐渣工程”加重了地震帶來的損失。那些因劣質建築物倒塌而失去親人的市民憤怒地將建築承包商告上了法庭。但是,如果將一切建築物的損失歸咎於黑心的“包工頭”也有失公允,因為震區倒塌的房屋中有很多並非他們所建。事實上,由於缺乏防震意識,災區的大多數建築在建造時根本就沒有考慮抗震因素,從設計、選材到施工都存在眾多隱患。由此,這類建築物在大地震面前“不堪一擊”也不足為奇了。這一問題在農村地區則尤為突出,在一千多個受災村莊中,竟有上百個被夷為平地。
印度理工學院民用工程系主任辛哈博士指出,建築物防震性能差的問題不僅古吉拉特邦存在,在首都新德里地區也十分突出。如果發生強烈地震,新德里部分地區的建築物損毀程度也將高達90%。他說,目前印度很多民用建築工程為了節約成本,不經專家設計、審查就匆匆上馬。施工人員素質低下、操作不規範且任意縮短工期等現象也非常普遍。他認為,當務之急是政府加強對建築行業的監督管理,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同時提高人們的建築安全意識。
此外,大地震也暴露出印度政府在應對重大突發災難方面經驗不足,處理危機的體制不健全,致使救援工作一度出現延誤和混亂。法國一救援小組1月28日就已趕到孟買,卻因找不到前往災區的飛機,只好驅車22個小時,於次日晚才抵達災區,錯過了最佳救援時機。雖然救災物資和志願者源源不斷地湧向災區,但當地政府在組織調度方面措施不力。在重災區普傑,地震發生一周后仍有20萬人沒有住上帳篷,很多災民和志願者只能圍著篝火抵禦嚴寒;在災區城鎮救災物資已經比較充足的同時,一些偏遠村莊的災民還衣食無著落,沒有得到一點救濟,以至於發生了數起攔搶救援物資事件。
地震暴露出來的許多問題是值得深思的,也已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視。地震發生後不久,印度成立了臨時全國賑災委員會和國家災害處置常設委員會。印度城市發展部和部分邦政府也在制訂和完善有關法律,在地震活躍地帶強制實行相關建築標準,確保所有房屋具備抗震性能。
防震措施
印度氣象部地震局負責人蘇庫拉博士對媒體表示,由於新德里靠近喜馬拉雅地震帶,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強對地表活動的監控。印度氣象部近來已新增加了4個野外工作站,監控新德里地區的地表活動情況。
印度氣象部官員指出,目前世界上尚未有任何可準確預測地震的專門技術,專家也不能確定近來這些輕微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專家警告稱印度德里屬於地震高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