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1942式衝鋒鎗

卡拉什尼科夫1942式衝鋒鎗

卡拉什尼科夫ППК衝鋒鎗 抽殼機構為彈性的抽殼鉤,位於槍機前方。 ППК衝鋒鎗可以算作是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成功的第一支槍。

卡拉什尼科夫ППК衝鋒鎗


俄文名稱: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Калашников(簡稱ППK)
中文名稱: 卡拉什尼科夫1942式衝鋒鎗
研製國別: 蘇聯
研製時間: 1942年
設計者:米·季·卡拉什尼科夫


槍械諸元
口徑:7.62mm
配用彈種:1930式托卡列夫7.62×25mm手槍彈
空槍重:2.9kg
理論射速:600發/分
戰鬥射速:100發/分
彈匣容量:20發
表尺射程:500米
彈頭初速:500米/秒
說起卡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每一位業內人士、每一位槍械愛好者幾乎都能說得一清二楚。可若提起他在1942年設計的衝鋒鎗,恐怕就鮮為人知了。俄羅斯炮兵、工程兵及通信兵軍事歷史博物館幾乎收藏了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所有槍械,其中有一些已經是存世的孤品了,而卡拉什尼科夫於1942年設計的衝鋒鎗就是館藏中最珍貴的孤品之一。按蘇聯槍械命名慣例,該槍被稱為1942年式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簡稱ППК衝鋒鎗。
實際上,ППК衝鋒鎗是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第二支衝鋒鎗,第一支衝鋒鎗是該槍的前身,可惜的是沒有留存下來。
結構簡析

ППК衝鋒鎗採用當時相對成熟的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ППК衝鋒鎗槍機後坐速度的減緩是靠槍機組件中槍機-轉動套管和轉動套管-螺旋尾管這兩對螺旋組件相互作用來實現的,這種結構是相當獨特而罕見的。在運動部件後坐運動時,槍機沿機匣軸向運動,轉動套管旋轉後退,而螺旋尾管則由於其尾端的卡筍嵌在機匣尾端的定位槽內而固定不動。在轉動套管沿螺旋尾管旋轉運動的同時,轉動套管與槍機之間也相互旋轉並逐漸錯開。由於轉動套管和槍機的相對錯開運動以及轉動套管的旋轉後退運動,使槍機後坐速度降低,進而延長了開鎖時間。
該槍採用擊針平移式擊發機構。擊發後,擊針在活動機件(槍機和轉動套管)後坐過程中解脫擊發阻鐵的束縛,在轉動套管的帶動下向後運動,並使嚙合在環形凸起後面的擊針簧壓縮。值得一提的是,擊針簧同時充當槍機復進簧。拉機柄位於機匣左側並與槍機剛性連線。
位於下機匣內的發射機構可以進行單發或連發發射。三角旗狀的快慢機柄位於下機匣左側,有保險、單發發射(標誌為“1”)、連發發射(標誌為“2”)三檔。
在保險狀態下扳機被鎖住,不能被扣動,從而不能擊發槍彈。
在單發發射狀態下,單發槓桿與槍機下方的缺口扣合。扣動扳機,單發槓桿擠壓擊發阻鐵使之後部上抬釋放擊針,擊針在擊針簧的作用下急速前沖,打擊槍彈底火,擊發槍彈。發射後,槍機後坐擠壓單發槓桿,使單發槓桿與阻鐵和扳機脫開。槍機復進時阻鐵後部在彈簧作用下下降並嵌入槍機上的缺口內掛住擊針。此時必須放開扳機,單發槓桿才能與阻鐵和扳機扣合呈待髮狀態,完成下一發發射的準備動作。
將發射機構轉換到連發發射狀態時,連發槓桿與阻鐵扣合。扣動扳機,連發槓桿壓迫擊發阻鐵使之前端下降,後端上抬釋放擊針擊發槍彈。這種狀態下只要扣住扳機不放,在每次彈膛完全閉鎖之後,阻鐵都會解脫擊針進行連發發射。
抽殼機構為彈性的抽殼鉤,位於槍機前方。拋殼機構屬於剛性頂殼構件,拋殼挺固定在機匣上。槍機後坐時彈殼被抽殼鉤從彈膛內抽出並隨槍機一起後坐,當彈殼底面碰撞到拋殼挺時,即從機匣上方的拋殼窗拋出。
採用弧形彈匣供彈,彈匣扣位於扳機護圈前方。
瞄準裝置由水平方向可以調節的準星與扇形表尺組成,表尺射程為500m(在今天看來,500m的射擊距離對衝鋒鎗來說是不現實的,現在的衝鋒鎗表尺射程幾乎都在200m左右)。
握持部件由前後兩個握把和槍托組成。槍托採用金屬材料,可向下方折轉靠在機匣左側,由槍身結合銷固定位置。抵肩板為可翻轉式,在槍托摺疊狀態下,可以轉到與槍托軸線平行的位置,打開槍托時,自動彈到與槍托軸線垂直的位置。前後兩個握把都是木製的。前握把通過螺桿旋接在槍管護筒下方。後握把位於扳機護圈的後方,其內裝有可伸縮的三段式通條,通條頭部為斷螺紋結構,可以將擦槍布纏繞其上。
槍管護筒採用薄壁金屬筒製成並固定在準星底座上。結構與當時蘇軍的制式衝鋒鎗類似,側面開有多個散熱孔,前端面是傾斜的,並在槍口部位的左、右和上方各開有一個孔,起到抑制槍口上跳的作用。

不完全分解圖

不完全分解操作步驟:
1、按壓彈匣卡筍,取下彈匣;
2、打開保險,向後拉拉機柄,確認彈膛內沒有槍彈;
3、壓下槍身結合銷,握住上機匣後部向後推5-7mm然後上抬,上下機匣蓋即可分離;
4、將螺旋尾管末端的卡筍從機匣尾端面上的定位槽中取出,自動機部件即與機匣分離;
5、握住槍機,旋轉擊針和轉動套管組件,將其與槍機分開。
結合操作按相反順序進行。
ППК衝鋒鎗作為一支試驗樣槍,是不可能為它專門設計工藝的。但這支槍的零件加工得還算精緻,裝配間隙調整得也比較恰當,由此可以看出幫助卡拉什尼科夫加工這支樣槍的莫斯科航空學院槍炮系的專家們對他的欣賞與關注。

ППК衝鋒鎗背後的故事

衛國戰爭開始後,卡拉什尼科夫在前線當了一名坦克駕駛員,中士軍銜。在一次戰鬥中,他的左肩和胸部負了重傷,住進了位於雅羅布市的軍醫院。在治療期間,傷員們常在一起閒談,有很多人抱怨蘇聯的輕武器難以壓制住德軍的衝鋒鎗。卡拉什尼科夫也深深感到德國衝鋒鎗的火力遠遠超過蘇聯的武器,於是立志要設計一支新的衝鋒鎗。他克服傷痛的困擾,拿出了小學生使用的筆記本、鉛筆和橡皮,從繪製武器自動機工作原理圖開始,描繪自己想像中的衝鋒鎗。其實,在坦克團服役期間,他並沒有親手使用過衝鋒鎗,因為在衛國戰爭初期蘇聯紅軍中衝鋒鎗的套用還不是很廣泛,當時很多士兵使用的是手動的莫辛-納甘步槍。愛好鑽研技術的卡拉什尼科夫從醫院圖書館借來了一些輕武器書籍。雖然並沒學過製圖,而且開始勾畫的不過是一些草圖,但到出院的時候,他的練習本上已經繪滿了為衝鋒鎗設計的各種零件簡圖、裝配圖和剖面圖。出院後,他被批准休養半年。但為了加工樣槍,他並沒有休息,而是回到參軍前工作過的鐵路機車修理站,在一個稍懂機械加工的朋友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小工棚里製造出他設計的第一支衝鋒鎗。這時是1942年的春天。
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帶著這支加工粗糙的樣槍找到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書記把他介紹到莫斯科航空學院的槍炮系。在槍炮系技術專家的幫助下,卡拉什尼科夫修改了衝鋒鎗方案並重新加工了樣槍。這就是ППК衝鋒鎗。加工完成之後,該槍被送到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進行試驗和評審。
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相繼使用了捷格加廖夫衝鋒鎗(ППД,俗稱波波德,PPD34/38/40)和什帕金衝鋒鎗(ППЩ,俗稱波波莎,PPSh-41),積累了一定的使用經驗,同時也對衝鋒鎗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質量更輕且更便於攜行,使用操作更方便,在所有可能出現的戰鬥條件下都是可靠的。根據這些要求,軍方在1942年2月底開始組織衝鋒鎗選型試驗,當時蘇聯國內比較著名的槍械設計師捷格加廖夫、什帕金、蘇達耶夫等人都提交了樣槍。此次選型最後勝出的就是後來令德國法西斯聞風喪膽的蘇達耶夫衝鋒鎗(ППС,俗稱波波斯,PPS-43),在當年5月份開始小批量生產並立即發給部隊使用。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對ППК衝鋒鎗進行試驗後,認為該槍結構稍顯複雜,在性能上沒有明顯超過剛剛選用的蘇達耶夫衝鋒鎗,因此沒有向部隊推薦使用。當時在德軍重兵圍困列寧格勒的艱苦條件下,大量採用衝壓件的蘇達耶夫衝鋒鎗能夠獲得軍方認可,其成本的低廉應該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而ППК衝鋒鎗銑削加工的上、下機匣和兩套螺旋組件構成的自動機,其複雜的工藝顯然是一大不足。
ППК衝鋒鎗可以算作是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成功的第一支槍。在內部結構上,該槍與當時參戰國裝備的衝鋒鎗有很大區別。卡拉什尼科夫在該槍上首次體現了自己的設計天賦。雖然該槍最後沒有被採用,但卻引起當時蘇聯步兵武器權威、時任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院長的布拉貢拉沃夫中將的注意。他對這支頗具獨創性的衝鋒鎗非常讚賞,更注意到了卡拉什尼科夫的創造才能。在他的幫助下,卡拉斯尼科夫在1943年被送入正規學校接受正規技術培訓,結業後被分配到第20武器試驗基地擔任技術員,在此期間他參與了對郭留諾夫重機槍的改進。
布拉貢拉沃夫對ППК衝鋒鎗的讚賞,使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堅定了設計新槍的信心,繼續在槍械設計和創新的道路上前行。1943年他設計了一支7.62mm的輕機槍,參與了軍方組織的輕機槍設計選型,而此次選型最後勝出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正式裝備蘇軍、由捷格加廖夫設計的РПД(RPD)輕機槍。1947年卡拉什尼科夫又設計了一支9mm的衝鋒鎗(現存於俄羅斯炮兵、工程兵與通信兵軍事歷史博物館),但由於蘇軍在l944年之後把注意力幾乎全都放在自動步槍上,他們認為自動步槍已經包含了衝鋒鎗的戰術作用,沒有必要再發展衝鋒鎗了,甚至在戰後一度將衝鋒鎗撤出軍隊的裝備體系,因此這支槍的命運可想而知。但是在這些設計探索中,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思想逐漸成熟,技術水平逐漸提高,最後終於設計出後來對世界輕武器發展影響深遠的AK系列步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