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拉斯尼柯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阿拉木圖遠郊庫里亞的一個小自耕農家庭,是亞歷山大·卡拉斯尼柯夫的第7個孩子。
卡拉斯尼柯夫7歲時入讀10年制學校,據說他童年時期就喜歡別出心裁搞點小發明。1936年畢業,畢業後在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亞鐵路的一個部門找到一份工作,不久被提升為技術文書。1938年,19歲的卡拉斯尼柯夫應徵入伍,在基輔服役。連長察覺到他對所有機器都感興趣,喜歡鑽研技術,因此在完成基本訓練科目後,在1939年春天推薦他進軍械技工技術訓練班學習。1939年夏天卡拉斯尼柯夫被保送到坦克駕駛學校學習,服役期間他設計過一種通過慣性旋轉計數原理記錄坦克機槍射擊子彈數量的裝置,又設計過一種坦克油耗計和新履帶並獲過獎,於是他又在1939年冬被派到列寧格勒工廠,擔任他所設計的坦克裝置生產的技術指導。
1941年6月2日蘇德戰爭爆發,卡拉斯尼柯夫被召回部隊擔任T-34坦克上士車長。1941年秋天,在勃良斯克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被一發炮彈擊中,左肩和胸部負了重傷,送回後方醫院治療。(題外話,卡拉斯尼柯夫說他至今用右手寫字仍受到影響,另外他的兄弟姐妹中也有兩人在衛國戰爭中陣亡,一人成為殘廢。)
卡拉斯尼科夫2 |
年輕時
1944年,25歲的卡拉斯尼柯夫設計了一種7.62mm的半自動卡賓槍,在1946年,他在這種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步槍AK-46,並送去參加國家靶場選型試驗。一同競爭的還有西蒙諾夫、什帕金、布爾金、傑格佳廖夫等多位著名設計師的作品。
在選型試驗中,第一個退出的是什帕金(著名的波波沙衝鋒鎗設計者);傑格佳廖夫的樣槍由於發射時機構產生應力太大而且自動射擊時槍管過熱,試驗成績不好,自願退出第二輪比賽;還有一些設計師如布爾金(曾參與西蒙諾夫半自動步槍設計)等人的樣槍也不符合要求;最後選型評審委員會只推薦三種候選搶修改後複試,其中包括了卡拉斯尼柯夫的AK-46樣槍。
上級確定卡拉斯尼柯夫的樣槍送到科弗羅夫市一家兵工廠進行改進。在第二次試驗前,卡氏對原樣槍進行了大的改動,為了符合槍的總長度要求,卡氏的樣槍未向選型評審委員會請示就獨自決定截短了槍管,即由原500mm減至420mm。複試時射擊精度優於其他候選槍,後來選型評審委員會發現槍管短了,給予嚴肅批評,但最後只是警告了“下不為例”,就允許卡拉斯尼柯夫的樣槍繼續參試。
在可靠性試驗中,卡拉斯尼柯夫樣槍最驚人的性能是順利通過“沙浴試驗”。射擊時,沙粒向外噴射,就像水珠一樣。一個點射、兩個點射、三個點射,沒有產生任何故障。競爭對手的樣槍打幾發後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響了。
1947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師闖進了卡拉斯尼柯夫的繪圖室告訴他,AK-47步槍被定為制式裝備。當年卡拉斯尼柯夫28歲。
AK-47”結束半自動步槍歷史
1947年
當時蘇聯許多著名的槍械設計專家之所以在突擊步槍設計上輸給卡拉斯尼柯夫,就是因為過於相信自由槍機後坐原理;他們的經驗認為這種原理的結構特別簡單,卻沒有想到自由槍機用在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上是可行的,而用於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突擊步槍上就會使槍機很笨重,因而影響全槍機構的安排。另外一些同樣採用導氣式原理的樣槍則因為總體性能比不上卡拉斯尼柯夫的樣槍,例如布爾金設計的樣槍,幾乎是MP44/Stg44的翻版,但結構複雜,工藝複雜,在第一輪就已經被涮下去了。
如果說AK-47的成功是集體勞動的成果,這句話一點也不是客套話,在他的回憶錄中就提到了很多熱心幫助他的幕後英雄,如炮兵主帥沃羅諾夫、上校工程師格盧霍夫處長、總軍械部代表傑伊金中校、設計工程師扎伊采夫、工廠設計師阿布拉莫維奇等等,都為卡拉斯尼柯夫的成功帶來了幫助,當然,這也看出卡拉斯尼柯夫也是一個十分謙虛謹慎的人。總之,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卡拉斯尼柯夫的AK-47正式誕生,並被蘇軍選中,28歲的卡拉斯尼柯夫成功了,並獲得一級史達林獎金。於是,他被調到了蘇聯烏德穆爾特自治共和國的伊熱夫斯克軍工廠,AK-47自動步槍在該廠開始生產。1949年,AK-47開始量產,但作為蘇聯國家機密曾被重點保護了一段時間,甚至於部隊射擊練習後的彈殼也得撿起來以防泄密,而卡拉斯尼柯夫也因此而長期不能出國。在蘇聯軍隊中,AK-47很快就取代了西蒙諾夫半自動步槍。SKS有固定的彈倉,重新裝子彈較難。而AK-47既可以單發射擊,也可以連發射擊。蘇軍使用半自動步槍的歷史從此結束了。
自1949年後,卡拉斯尼柯夫一直在伊熱夫斯克工作和居住,他繼續為蘇聯軍隊設計常規武器。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卡拉斯尼柯夫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的武器,包括:AKM、AKMS、AK-74、AKS-74、AK-74U、RPK、RPRS、RPK-74、RPKS-74、PK、PKS、PKM、PKSM、PKT、PKTM、PKB、PKMB等等。
到了90年代,卡拉斯尼柯夫一改過去封閉式的生活方式,幾乎每年都要到國外走一走,參觀、考察或作其他學術活動。美國國家博物館軍史館長伊澤爾博士於1990年春給71歲的卡拉斯尼柯夫一封信,邀請他到美國參加20世紀著名槍械設計師電視文獻記錄片的拍攝工作。
卡拉斯尼科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