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關於此名稱的由來,《安多政教史》記:國師索南桑布帶一尊釋加佛像來此建寺,一日,見雪地上有小孩足跡,沿跡尋去,發現一株檀樹,樹梢上有隻烏鴉鳴叫,吐口水如金線,成懸彩、佛幡狀,以為吉兆,遂在此建寺,命名為“卡地喀寺”。卡地喀寺的創建者索南桑布,藏文史籍皆云為宗喀巴大師弟子,只是名號說法不一,有的作“絳喇嘛曲吉加布”,有的作“絳達瑪索南”。按此,卡地喀寺當建於明永樂年間。該寺是民和縣境內格魯派較大的寺院之一,鼎盛時期,傳有大小殿堂13座,寺僧數百人。《青海記》記,當時有僧93人,轄有民和縣的臥佛寺、喬家寺、峨爾哇寺和化隆縣的塔加寺、白家寺以及甘肅涼州地區的6座寺院。同治年間曾毀於兵燹。此後,寺主辛家活佛於蒙古族地區募化布施重建,規模不如以前,主體建築有大經堂、小經堂、護法殿、鼓樓、客房、茶房等,連同僧舍,共約267間。解放後僧侶數逐年下降,從1949年的52人下降到1956年的37人。1958年前,全寺有公田旱地117.4畝,私田旱地176.8畝,馬2匹,騾7頭,牛35頭。1962年曾予開放,寺僧49人。1974年,主要建築被拆。1980年批准開放後逐年重建,現有殿堂3座31間,僧舍8院48間,耕地12畝,寺僧8戶15人(其中完德3人),由石斜拉任寺管會主任。
旅遊信息
卡地喀寺原來文物豐富,據縣宗教局統計,該寺在1958年前有大小佛像53尊,佛經典籍100餘部,宗教用品法器2000餘件,另有鎦金梵塔、鎦金銅花、清代銅鍋、鎦金寶瓶等,原曬佛用的堆繡佛像長8.6丈,寬5.5丈,名冠藏區,惜多被破壞。該寺現存有宗喀巴像1幅,視為主供聖像。此像系布面捲軸畫,長2尺,寬1.5尺,是以宗喀巴諸師及弟子為陪襯的大師全身像。傳說明永樂年間,當地商人諾爾布桑保曾去西藏面晤大師,返回故鄉時,大師以自己鼻血攙合其它顏料繪製此像,讓他帶給母親。商人自覺此像具大加持神力,另繪一幅,帶到袞本(大師出生地)交給大師母親,而將大師自畫像請到卡地喀寺供奉。以此緣由,卡地喀寺蜚聲藏區,乃至有“不拜卡地喀,何來三大寺”之說。歷史上,三世達賴喇嘛曾親臨此寺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