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博山寺,又名能仁寺。始建於唐同光年間(923年——925年),明隆慶間毀於火,萬曆間重建,天啟元年建成大殿、藏經閣、法堂、禪堂等12棟24廳,鑄成大銅佛、銅香爐、銅鐘多件,最著名的是11口銅鐘,據說用了3萬6千斤赤寶銅。至1952年,寺內還保存有31間樓、殿、堂屋,面積1104平方米。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晚年閒居時,在博山建“稼軒書舍”,讀書於此,吟詠頗多,寫詞十多闋。明代呂夔、夏尚朴,清代傅宏彪、夏顯煜、徐光祚、劉堯裔、楊丕烈、劉梓等均有游博山寺詩文留傳於世。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能仁禪寺”四字位於山門,博山能仁禪寺以其曹洞博山一系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地位,現為江西省重點開放寺廟之一。歷史發展
宋、元、明、清各代,博山寺歷經滄桑,時有興衰。淳熙九年(1182)辛棄疾遭讒罷官,流寓信州上饒、鉛山,常來往於博山寺,飽覽博山的山光水色,寫下與博山寺有關的詞作十一首,並應寺內長老之請,為博山寺作記。於寺旁築“稼軒書舍”。從此,該寺名揚海內。萬曆三十年(1602),慧經法嗣弟子元來禪師來到博山,在廢墟旁結茅以居、過著清苦生活。由於他佛學知識淵博,在博山竭力傳授曹洞禪法,提倡淨雙修,一時宗風大振,“四方衲子、趨赴若鶩”,紛紛舍緣贊助,使衰落多年的古寺又趨興盛。至天啟元年(1621)建成了大雄寶殿、藏經閣、鐘鼓樓、東西禪堂、廚房、倉庫等。還特別建造了安樂堂,以安頓老弱病殘和尚。這時期,山寺建築群計有十六棟廿四廳。後鑄成釋迦牟尼銅佛、韋陀銅佛各一尊,銅寶鼎香爐一座尚未禎年間又鑄銅鐘一口。至今民間流傳“廣豐窮雖窮,有三萬六千赤寶銅”的民謠。
元來禪師開發博山廿九年,使之成為江南名剎,其建築之宏、田產之豐、僧侶之眾、香火之旺、厚施養眾甲於天下。靈山法會少師張瑞圖曾題書“天下第二叢林”。元來禪師創立的曹洞博山一系,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很大的影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寺院重修。省佛教協會會長、東林寺方丈果一大各尚、省政府宗教事務領導同志等先後來過博山。香港寶蓮寺方丈聖一大法師為該寺修復贈送金箔。日本僧人永井政之亦來博山尋根問祖。
文革期間,博山寺遭受重創,殿堂被毀,佛像銅鐘焚毀俱盡,經典法器洗劫一空。值得慶幸的是,廣豐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修復博山寺。如今,博山寺新建成殿宇廳堂10多間,鏤金佛像幾十具,趙朴初先生還為禪寺題名:“能仁禪寺”,博山古剎又重現了昔日氣象。
稼軒書舍
博山寺側有辛棄疾讀書處“稼軒書舍”,今存遺址。旁有“筆架山石”和清泉。辛棄疾多次遊覽、住宿博山寺,留有許多詞作。
南宋時期,我國民族矛盾相當尖銳,江南人民反對外族侵略壓迫,反對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要求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呼聲日益高漲。這一時期,著名文學家、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創作了大量充滿愛國激情的詩詞,反映了廣大人民民眾的要求和願望。
由於辛棄疾被迫長期在鄉村隱居,所以以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入詞,使詞作中洋溢著新鮮的生活氣息,散發著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棄疾詞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樣,辛棄疾非常喜歡喝酒。他曾下決心戒過酒,但半途而廢。他的飲酒詞寫得深刻、幽默,極富生活氣息。
相關傳說
明萬曆年間(1573~1619),皇太后陳氏因患眼病而導致雙目失明。宮廷御醫、京都名醫皆束手無策。朝廷貼出黃榜,曉渝天下:有能治癒太后眼疾者,賞賜給高官厚祿。當時,廣豐博山寺高僧元來,號無異禪師,不但佛學淵博,而且精通醫道。聞皇上出榜求醫,心想:“吾佛以慈悲為本,今陳太后雙目失明,何不前往醫治。若能痊癒,亦可光吾佛門。”主意既定,立即盡夜兼程,奔赴京城。
無異禪師到了京都,揭了黃榜,進宮為太后治療眼疾。天從人願,手到病除。不數日,太后重見光明,皇上龍心大悅,便召見禪師,實踐皇榜諾言欲賜以高官厚祿。無異合掌啟奏道:“小僧何能。太后聖體康復,一賴聖朝洪福,二仗佛力匡救。小僧乃方外之人,富貴非我所求,但願皇恩浩蕩,光我佛門!”皇上允奏,下令江西錢糧免解三年,用以建造博山寺宇。並派一名將軍監造,面諭將軍:務必將博山寺建成“天下第一叢林”。
將軍奉旨監造,絲毫不敢怠慢。歷時一年,工程全部告成,計有大殿16棟,小廳24座,藏經閣、齋堂、僧舍、庫房一應俱全。將軍回京復命。皇上詢問寺院規模,將軍謙遜地回奏:“堪稱天下第二叢林。”皇上惱怒,斥責道:“第二,何不第一?”將軍因此獲罪貶職,鬱郁而死。
太后得知博山寺殿宇重建竣工,即啟鑾駕至寺進香,以謝神恩。駕抵博山,見寺廟四周峰巒疊翠,風光秀麗,殿宇巍峨,宛如宮闕,心中甚喜。因追念監造將軍無辜獲罪而死,私心不安,遂囑寺僧塑將軍像,立於寺中。後來寺僧稱此像為監經韋陀。
太后在博山寺日日拜佛誦經,生活在晨鐘暮鼓、香菸繚繞中,不忍離去,便在寺出家,皈依三寶,整整度過了三個春秋。
三年後,皇上派人迎接太后回歸大內。寺僧感念皇上和太后重修殿宇之恩德,將陳太后在寺三年的睡榻,謹慎保存,留傳後代,以示不忘,世人稱之為“娘娘床”。此床至解放後尚存,“文化大革命”中散失民間,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