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南絲路從四川起步,分別走東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靈關道,最後匯合於大理,從大理往西,經過漾濞縣城,就進入博南山區。博南是公元1世紀開始沿用的縣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縣。這條山道是漢武帝於公元前105年前後下令開鑿的(當時稱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過瀾滄江,便進入保山地區。保山是古時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這一代絲路通過的主要地區,所以「永昌道」便被作為這段古道的名稱了。
翻越橫斷山脈搏南山主峰的道路不過百里。但由於博南山山勢險峻、樹林蔭翳、煙霧迷離,山之西麓又有滾滾瀾滄江為天然屏障,於是在山頂形成了軍事上的制高點“丁當關”,成為我國歷史上的軍事前哨,因此博南山成為整條古道上最為重要的一道門檻,盤貫全山的古道則成為整條“蜀身毒道”上最為兇險,也最為著名的一段,被稱為“博南古道”。站在瀾滄江邊,可見博南山與羅岷山絕壁對峙,旁有蘭津古渡,這是走永昌道的必經之路,渡口附近有兩座橋墩,建有一座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相傳那時候每天清早橋亭大門未開時,等候過橋的商旅、人馬以排成五、六里長的隊伍。今天,驛路上還留有深深德馬蹄窩,足以證明那時驛道上馬匹來往頻繁的程度。
歷史
“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闢
博南古道的開闢,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意外收穫。當他歷經千辛萬苦,結果發現到西域各國“從羌中險,羌人惡之,稍北則為匈奴所得”(《史記·大宛傳》),“通蜀身毒道便近,有利無害”(《史記·西南夷傳》)。因此古道的開闢從開始就非同一般商道修建,就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和深遠的軍事目的。
公元前138年,張騫受漢武帝派遣出使西域,以聯絡西域各國挾擊匈奴,打開通往西域的道路。張騫在大夏“見蜀布邛竹杖”(據《史記·大宛傳》),他由此推斷西南有一條通往西域的道路,並在歸來後,向漢武帝稟報此事。漢武帝遂派人前往西南夷,尋找開闢“蜀(四川)身毒(印度)道”。但使臣因為受到嶲唐昆明等部落的阻礙沒有尋找到。公元前109年,孝武帝通過再次尋找,打開了這條通道。到公元69年(東漢永平十二年),漢王朝相繼建立了哀牢、博南二縣。至此,一條始於四川,分“朱提道”和“靈光道”兩路進入雲南,在楚雄匯合後併入“博南古道”,跨過瀾滄江,再經“永昌道”“騰衝道”出緬甸、印度等國的國際性通道完全打開。張騫出使西域的使命終於得以完成。這條道路就是比西北絲綢之路還要早200年的“南方絲綢之路”。
意義
博南古道開通的歷史意義,遠遠超出了漢王朝的期望。它的開通,實現了漢王朝的初衷,聯繫西域、消除匈奴威脅。並先後設定了葉榆、不韋、比蘇、雲南、嶲唐、哀牢、博南、邪龍八縣,建立了永昌郡,鞏固加強了中央集權,開發了西南邊疆。同時它還成為了我國最早與外國經濟貿易往來的通道之一。通過這條道路,把國內的蜀布、邛竹杖、蠶絲、茶葉、煙、鹽、中藥材等貨物運到南亞西亞甚至歐洲諸國,又把國外的棉紗、小百貨、煤油、寶石等運回國內進行交易,使沿途經濟得以發展。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線傳播,撣(緬甸)人的樂隊和雜技在東漢時傳入洛陽宮廷,也是通過西南絲路上的永昌道與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結果。到了1937年,因滇西抗戰的需要,繞行博南山的滇緬公路永平段竣工通車,大批戰略物資和信息不再經由博南古道馬幫馱運,國際運輸線由古絲綢之路轉移到滇緬公路上,但古道仍然是民間運輸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9年至1980年,滇緬公路永平段分期得到改建,改建後的公路走勢與博南古道相同,並且大部分重合,里程得到縮短,行車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02年,穿過博南山的大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使博南古道徹底沉寂下來。博南古道、滇緬公路、320國道、大保高速公路以及開工在即的大瑞鐵路,都在博南山段重合,不同的只是分別以翻越、繞行、穿透三種形式跨越了博南山這道不變的屏障,這不是機緣巧合,而是充分佐證了博南山在中國交通史上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也佐證了先人們開闢修建博南古道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