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亞國名,位於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上、中游,也就是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乾納盆地。原始居民似以塞種為主。古希臘時代,亞歷山大東征,於錫爾河畔之俱戰提(今塔吉克斯坦列寧納巴德)興建“極東亞歷山大城”塞琉古王朝時改建為安條克城,似均未東向深入大宛境內。但在大夏最盛時,尤其在歐提德姆斯北征時,則占有了該地,並按希臘方式在各村鎮修建塢堡。
歷史沿革
漢武帝時,張騫到達西域時,於公元前129~前128年間抵達帕米爾高原以西,首先到達大宛,大宛早就聽說漢朝富有,期望同漢朝建立直接的聯繫,大宛王聽說張騫此行目的後,遂派嚮導和譯人將張騫護送到了康居。據他歸國後說,當時大宛大小屬邑有七十多個,人口有幾十萬,是一個農牧業興盛的國家,產稻、麥、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馬著稱。大宛西北鄰康居,西南鄰大月氏、大夏,東北臨烏孫,東行經帕米爾的特洛克山口可達疏勒,在當時東西交通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大宛久聞漢朝富饒,欲通不得,見漢使來到,深表歡迎。漢武帝聽說大宛出產好馬,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命使臣攜帶金帛去換取,由於雙方意見衝突,換馬不成,使臣也被殺害。武帝怒,命大將軍李廣利率兵往討。初征不利,至大宛東境郁成即戰敗。武帝命發兵運糧再西討,於太初四年攻克其首都,殺大宛王毋寡,另立國王,從此大宛服屬漢朝。大宛首都貴山城,或以為位於錫爾河上游支流上的卡散,或以為是俱戰提;貳師城可能是今烏勒塔白。學界對此兩地的今地名問題,尚有分歧意見。大宛國直至魏、晉時仍在故地。
前130年左右,漢朝大使張騫出使西域時曾來過此地,並於中國《史記》、《漢書》都有記載。中國史書中記載,大宛擁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文明,當地居民五官多有高加索人種的特徵,並居住在城牆環繞的都市中,風俗與南方大夏相同。
大宛名稱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9年征服了帕米爾高原西部的費爾乾那盆地後,因殖民於此地的古希臘人後裔關係所取的,名稱上“宛”很可能是從古印度巴利語的耶婆那(Yavana)轉譯而來。耶婆那在當時泛稱中亞的希臘人,從愛奧尼亞人(Ionians)轉譯而來,故此,“大宛”在字義上很可能是“大愛奧尼亞”。大宛在希臘化的塞琉古帝國和巴克特里亞的統治下逐漸興盛繁榮,直到公元前160年遭到大月氏遷徙的影響,與希臘世界隔離。
在歷史上,大宛與中國之間的交流代表西方印歐民族文明首次大規模與中國文明接觸。此後,從公元前1世紀直到公元15世紀,東方與西方世界靠著絲綢之路持續交流接觸。
中亞古國,位於帕米爾高原的西麓,今中亞的費爾乾納盆地一帶,地處東西方陸路交通要地,首都貴山城(一說即卡薩,一說即俱戰堤),原始居民以東伊朗語族的塞種人為主。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最盛時曾占有該處,在各地修築了古典希臘式堡壘。漢武帝時,張騫西使大月氏,首先到達大宛。當時大宛有大小屬邑七十餘城,人口數十萬,農業和畜牧業興盛,產稻﹑麥﹑苜蓿﹑葡萄等,葡萄多用於釀酒,富人藏酒至萬石,且以出汗血馬著稱。後張騫使烏孫時,又曾遣副使使大宛。武帝聞大宛有良馬在貳師城(今蘇聯烏臘提尤別),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馬去換良馬。因雙方意見相左,換馬不成,使臣亦被殺。武帝乃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率軍往討。李廣利至大宛東邊屬邑郁成(今奧希),攻不能下,敗退敦煌。武帝再增兵添糧,困大宛都城40餘天。太初四年,大宛貴族殺大宛王毋寡求和,李廣利許之,得良馬數十匹,中馬以下三千餘匹,立親漢貴族昧蔡為大宛王而歸。歲余,大宛貴族殺昧蔡,立毋寡弟蟬封為王,遣子質於漢。此後,大宛服屬於漢。
東漢時,一度臣服於莎車。西晉太康六年(285),武帝使楊顥拜其王藍庾為大宛王。藍庾卒,其子摩之立,遣使貢汗血馬。南北朝以降,大宛為昭武九姓統治,史稱破洛那﹑鈸汗﹑鈸汗那等。唐代稱其為寧遠國,或拔汗那。明清時為浩罕汗國。
希臘化時期
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9年征服費爾乾納,並在費爾乾納盆地南方,錫爾河南岸建造絕域亞歷山大里亞城,位置在今日塔吉克的苦盞。絕域亞歷山大里亞城城牆周長總計6公里,亞歷山大如同他其他建造的同名城市一樣,安置許多退役老兵和希臘僱傭兵在城內定居,希望作為國境外圍聚點和日後遠征的前進基地。
亞歷山大逝世後,整個巴克特里亞、中亞河中地區和費爾乾地區還在希臘化塞琉古帝國手中,直到約前250年,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特一世宣布獨立,脫離塞琉古帝國,建立大夏,大宛才落入大夏的統治。
大夏統治期間
(前250年–前160年) 大夏歐西德莫斯一世在位時,持續保持對大宛的統治,根據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記載,此時希臘人統治大宛的國境超過亞歷山大時期,使國境拓展到絲國和弗林尼相接。推測可能擴張到今日中國新疆境內的喀什噶爾一帶,在新疆天山北麓一帶也發現許多希臘特色的小雕像。
歷史學家龐培烏斯·特羅古斯記載,大約在公元前160年左右,大宛地區似乎遭到塞人部落入侵,在西方史書中塞人被稱為塞克(Sacae),並敘述塞克人和其他遊牧民族入侵大夏王國。根據中國漢書記載,塞人部落原居於烏孫(今日的伊犁河河谷的伊塞克湖附近),因大月氏在前176年遭到匈奴單于冒頓攻擊而西遷,使大月氏攻擊當地烏孫的塞人部落,並占據其地,而塞人可能南遷到大宛。
近代歷史學家William Woodthorpe Tarn認為,因當時大夏此時與南方的印度-希臘王國發生衝突,當時大夏國王歐克拉提德一世剛篡奪歐西德莫斯王朝,他和他的軍隊此時在印度作戰,之後歐克拉提德更被自己兒子謀殺,使得國家無力保衛大宛的領土,讓塞人得以占領大宛,而後繼的赫利奧克勒斯專注於王國復甦,併入侵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對於外圍的其他省份只得放棄。
羅馬歷史學家庫提烏斯記載,在他寫作的年代,約公元前30年時,這些希臘裔軍人的後代仍然保持著他們的希臘文化。
塞人統治期間
當西漢使節張騫約在前128年來到大宛,他提到大宛擁有高度的城市文明,且種植稻麥,然而張騫也提到大宛人善長養馬,且當地出產汗血馬,其軍隊中有為數不少的弓騎兵。
在當時大宛,可能形成遊牧的塞人階級統治農業生產的原居民。在前106年到前101年爆發漢攻大宛之戰時,漢書記載大宛王名曰“毋寡”,可能是塞人語中的常用名字(Mauakes)轉譯而來。
大月氏遷徙
根據《漢書》記載,公元前155年左右,大月氏在被烏孫的昆莫獵驕靡擊敗後,往西南遷移並經過大宛,於巴克特利亞北方的媯水北建立王庭定居,使大宛與希臘化的大夏聯繫被切斷,之後大月氏更往南擴張,於前125年左右消滅大夏王國,於印度建立貴霜帝國。
對華交流
此時漢朝企圖與大月氏結盟來對付匈奴,派遣張騫率100多志願人員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與大月氏結盟來對付匈奴人。約在前128年時,張騫來到大宛,而大宛國王本就打算與漢朝交好,但因匈奴與漢朝戰爭而道路中斷,當大宛國王知道張騫來意後,派遣嚮導護送張騫前往康居,並從康居前往大月氏。當張騫回到中國後,向漢武帝報告西域見聞。
前119年,當第二次張騫出使西域的烏孫時,張騫派遣副使到烏孫周邊地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國進行外交活動。在之後,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這條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而大宛和其他諸國也派遣使者與歸途的漢朝使者一同來到漢朝,遊覽漢朝的強盛和疆域廣大,而大宛與中國因此接觸越來越頻繁。
西漢遠征之戰
大宛,中亞古國,位於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中、上游。該國出產良馬,尤以汗血馬著稱,號稱天馬子。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曾到過大宛,受到大宛王的熱情接待。漢武帝聽張騫說大宛出產良馬,便遣使持千金及金馬赴大宛求購。大宛王毋寡愛其寶馬,不願給漢,漢使以大軍將至相威脅。毋寡認為西漢遠在東方,不會派大軍遠襲大宛,乃襲殺漢使,掠走其財物。漢武帝聞使者被殺,財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廣利任貳師將軍,發兵數萬遠征大宛。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廣利率軍出征,一路所經各國都不願向漢軍提供食糧,飲水,閉城抗拒漢軍。李廣利只好逐個攻打,能攻取的,漢軍可以得到一些糧食、飲水;連攻數日不能下者,只好繞城繼進。漢軍一路消耗過大,到達大宛東境郁成城時,僅剩數千人,且個個飢餓疲睏。郁成城守軍頑強抵禦,漢軍攻城不克,自己卻傷亡慘重。李廣利見漢軍銳氣已盡,連郁成城都不能攻克,更何況大宛都城了,於是下令撤軍,回到敦煌。這次出征前後兩年時間,漢軍生還者不過十分之一、二。李廣利上書請求罷兵,漢武帝十分不滿,下令玉門關守將不許李廣利軍一人入關。李廣利心中恐懼,只好屯兵敦煌。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夏,浞野侯趙破奴擊匈奴,其所部2萬騎兵全軍復沒。朝臣以為應停止進攻大宛,專力打擊匈奴。漢武帝認為,大軍已發,卻不能降伏大宛小國,有損漢在西域的威望,西域諸國將輕視漢朝,不利於漢對西域的統治,因此他堅持要征服大宛。他將竭力反對出兵大宛的鄧光等人下獄問罪,然後動員全國的力量準備第二次遠征。他下令赦免囚徒,讓他們從軍,又調集惡少年 及邊騎6萬人,交李廣利指揮,還有大量自願從軍者,遠征軍總數約10萬之眾。另外,還徵集了牛10萬頭,馬3萬匹,驢、駱駝數以萬計,馱運軍糧及兵器弓弩等。受命參與這次軍事行動的有50餘位校尉。由於大宛城的用水都是引自城外,漢武帝下令徵集了大批水工,用以斷其水源,並利用引水入城之孔道攻入城內。為加強邊郡防衛,漢武帝還增調戍甲卒18萬,駐於酒泉、張掖以北,置居延、休屠2部都尉分統,衛宿敦煌,又發天下七科謫,負責給李廣利軍運送軍糧。在去敦煌的路上,人車相連,絡繹不絕。漢武帝還拜兩位頗知馬者為執驅馬校尉,以待攻破大宛後挑選良馬。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命李廣利再度遠征大宛。這次漢軍人多勢眾,聲勢浩大,沿途小國不敢對抗,紛紛開城出迎,供給食糧和飲水。只有輪台(今新疆輪台)抗拒漢軍,閉城緊守。漢軍攻數日,破城,屠輪台,此後無人敢擋。為了便於沿途獲得足夠的食糧和飲水,漢軍分作數隊西進,李廣利率主力3萬人首先抵大宛。大宛出兵迎敵,被漢軍殺敗,宛軍退守郁成城,企圖象上次那樣拖垮漢軍。李廣利吸取教訓,不再與郁成城守軍糾纏,繞過該城,直襲大宛都城貴山城,首先切斷其水源,然後將貴山城團團包圍,日夜攻打,連攻40餘日,破其外城,殺大宛勇將煎靡。大宛統治集團內部終於發生內訌,其貴人多怨大宛王毋寡匿寶馬、殺漢使,招致如此大禍,於是共同殺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級赴漢營求和,表示願將良馬驅出供漢軍挑選,如果不許和,則殺盡良馬,與漢軍血戰到底。此時,康居派兵來救大宛,駐在附近。李廣利又獲知貴山內城已有漢人幫助宛人鑿井取水,且存糧尚多,他與眾將商議,首惡者毋寡已除,如果不許大宛降,其拚死堅守,漢軍久攻不下,待漢軍疲極,康居再來進攻,漢軍就危險了,於是答應大宛的要求,停止進攻內城。大宛也趕出所有馬匹,任漢軍隨意選取,同時還供給漢軍大量糧食。漢軍取其寶馬數十匹,中等以下馬3千餘匹。又立大宛貴人中過去對漢親善的昧蔡為大宛王,與他盟誓後,撤兵東歸。漢軍始終未能進入貴山城內城。從此大宛服屬西漢。
李廣利大軍捨棄郁成城,西攻貴山城之時,在其大軍之後,校尉王申生和曾任鴻臚之職的壺充國率千餘人的一支漢軍到達郁成城。王申生向郁成城守軍索要食物、飲水,被拒絕,於是他輕率地下令攻城。此時,李廣利大軍已西去200里,郁成城守軍偵知王申生人少勢孤,便於一日清晨以3千兵馬出城突襲漢軍。王申生全軍復沒,僅數人逃脫,報告李廣利。李廣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成城。經過激戰,郁成城守軍終於抵敵不住,戰敗投降,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軍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見大宛已破,遂將郁成王交與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邽騎士趙弟在途中殺郁成王。
漢軍擊敗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諸國紛紛遣子弟入漢貢獻,並作為人質。
漢武帝對討伐大宛的勝利,十分欣慰,封李廣利為海西侯,趙弟為新疇侯。
從征將士升任九卿者3人,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餘人,千石以下千餘人。
破大宛後,西漢自敦煌以西至鹽澤,沿途修築烽燧亭障,並在輪台、渠犁一帶實行軍事屯田,置使者校尉管理,為去西域的漢使提供住處和食糧、飲水。在西域都護正式設立之前,使者校尉實際上成了代表西漢政府領護西域各國的官員。
酒文化
當時大宛附近產葡萄,並把葡萄釀成美酒,人民嗜酒,當時大宛的富人藏酒可重達300多公頓,可存放數十年之久,而當地的馬匹則愛吃苜蓿。漢朝使者從大宛把葡萄、苜蓿的種子引入中國,起初漢朝皇帝試著種植葡萄、苜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當西域的外國使節越來越多,以及從大宛過來的馬匹越來越多,並在離宮別苑旁邊全部種植葡萄和苜蓿,一望無際。
當地習俗
漢朝後期的馬塑像從大宛以西到安息這塊區域,雖然語言上有所些不同,但大致來講可以互相了解溝通,大宛人眼窩深陷,且多留有鬍鬚,擅長買賣,連一分一錢都要爭執。在大宛,女性較有地位,一旦妻子決定某事,丈夫就照辦不敢違背。而晉書記載,大宛婚前男女以黃金同心指環為聘,女方先以3個女婢到男方那試驗,如果男方身體不夠健康,可以退絕婚事。
文化交流
此時西漢王朝打算和大月氏結盟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派遣張騫率100多名使者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與大月氏結盟來對付匈奴人。約在公元前128年左右,張騫來到大宛,而大宛國王本就打算與漢朝交好,但因匈奴與漢朝交惡而道路中斷,當大宛國王獲悉張騫的來意後,派遣嚮導護送張騫前往康居,並從康居前往中亞的大月氏。當張騫回到中國後,向漢武帝報告西域見聞。公元前119年,當第二次張騫出使西域的新疆的烏孫時,張騫派遣副使到烏孫周邊地區大宛國、康居、大月氏、安息(位於亞洲西部的伊朗高原一帶)等國進行外交活動。在此之後,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而大宛和其他諸國也派遣使者與歸途的漢朝使者一同來到中國,遊覽漢朝的強盛和疆域廣大,而大宛與中國因此接觸越來越頻繁。後期
新朝王莽改制時,把西域各國王號貶黜為侯,引起的西域各國紛紛反抗,並於16年擊敗西域都護李崇的軍隊,之後中國發生民變無暇西顧,在李崇逝世後,西域各國就與中國斷絕。而匈奴趁著中國大亂,意圖在西域建立勢力。 其中,西域以莎車較為強大且對漢朝較忠心,在29年東漢漢光武帝封莎車國王“康”為西域大都尉,代漢管轄西域諸國。在莎車國王“康”逝世後,其弟“賢”立,開始擴張疆土。42年,莎車國王“賢”與漢朝交惡後,詐稱西域大都護,迫使西域諸國服從,重求賦稅,並攻滅不臣服的國家。 莎車國王“賢”以大宛的貢稅滅少,親自率領莎車與諸國大軍進攻大宛,大宛國王延留投降,莎車便以“康”之子拘彌王橋塞提為大宛國王。橋塞提統治大宛僅僅數年,便被康居擊敗逃了回來,莎車國王只好再命延留重新擔任大宛國王,使貢獻如常。之後,因匈奴在西域勢力逐漸強大,東漢於91年命班超平定西域,使西域各國再度受西域都護管轄,直到公元107年。
公元285年時,大宛國王藍庾向西晉皇帝司馬炎貢獻汗血馬,而司馬炎派楊顥出使大宛,在藍庾逝世後,其子摩之也派遣使者貢獻汗血馬。之後於南北朝時,大宛則改稱破洛那。
南北朝以後,大宛又被貴霜王朝的後裔昭武九姓統治。唐代,大宛被稱為寧遠國,或拔汗那。這一時期,寧遠國頻繁向唐王朝進貢,與唐王朝形成了密切的政治和軍事聯繫。 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占領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全境,當然也包括寧遠國。蒙古人征服中亞地區幾百年後,當地操突厥語的居民慢慢與蒙古文化融合,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地區出現了一支叫做“月即別”的遊牧族群,成為後來烏茲別克人的前身,其中就包括我們所說的大宛人。到16世紀時,經過金帳汗國等蒙古人建立政權統治時期,“月即別”人大量地南下、定居,並漸漸脫離了原來的遊牧生活方式,在阿姆河和錫爾河流經的兩河地區建立了許多水利灌溉工程,使費爾乾納盆地成為由一塊塊綠洲連成一片的農業王國。中亞學界普遍認為,進入河中地區後接受了定居的農業生活方式成為烏茲別克民族形成的標誌。也就是說,中亞地區的綠洲經濟將“月即別”人變成了烏茲別克人。
16世紀初,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南部地區確立起了統治地位。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這3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先後建立了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個汗國。三個汗國之間為爭奪疆土經常發生戰爭。北方的沙皇俄國也開始將觸角伸入這一地區,對三個汗國多次發動進攻,最終於1876年基本完成了對烏茲別克諸汗國的軍事征服,並對這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在占領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管理體制。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以後,沙皇政府在中亞的統治宣告瓦解。十月革命勝利後,該地區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1924年12月,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於第二年2月宣布加入蘇聯。
1991年蘇聯發生“8·19”事件後,解體的進程加快。8月31日,烏茲別克最高蘇維埃舉行非常會議,發布了《獨立聲明》,宣布從9月1日起正式脫離蘇聯,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改國名為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現在的大宛地區,屬於烏茲別克斯坦的領土。費爾乾納盆地則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個國家交界處。在這裡聚集了100多個民族。這裡是連線歐亞的走廊,是東西方文化的撞擊點,也是伊斯蘭教、基督教、東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費爾乾納盆地的面積不大,居民總數卻有1000萬之多,養活了整箇中亞地區20%的人口。而當初的大宛人也成了烏茲別克斯坦人的重要來源。
世系
毋寡 (25) 乙卯 前126
昧蔡 (1) 庚辰 前101
蟬封 庚辰 前101-?
延留 (17) 戊戌 38
橋塞提 (1) 乙卯 55
延留 (9) 丙辰 56-65
藍庾 (30) 乙巳 285
摩之 (16) 乙亥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