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博世豬籠草二名法:Nepenthesboschian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豬籠草科Nepenthaceae
屬:豬籠草屬Nepenthes
種:博世豬籠草
植物學史
彼得·威廉·科塔爾斯(PieterWillemKorthals)在其1839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屬(OverhetgeslachtNepenthes)》中正式描述了博士豬籠草。[1]B·H·丹瑟(B.H.Danser)在其1928年發表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TheNepenthaceaeoftheNetherlandsIndies)》中寫道“科塔爾斯提到,陪同他的當地人會採集未打開的捕蟲籠,捕蟲籠里的液體是當地治療眼部炎症的藥物。同時,當地人還會採集打開了的捕蟲籠,將其給他們的孩子當作玩具。科塔爾斯描述其原生地為貧瘠、開闊且多石的。當地人將其稱為‘daoensompitan’,翻譯過來即是‘巨型的管道狀。”保護狀況
博世豬籠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等級為瀕危(Endang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