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南陽市十中(原瓦店高中),位於宛城區瓦店鎮,創辦於1954年,是南陽市唯一一所位居農村的市級示範性高中。現有教學班36個,學生2400餘人,在校教職工136餘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全,教風學風純正,校園環境幽雅。2002年被確定為南陽市首批A類高中,多個學科連年獲得全市高考優秀獎,年年都有全區狀元出自該校,2006年晉升為市級示範性高中,實現了學校發展史上的兩步跨越,成為南陽高中教育的一朵奇葩。發展路線
教師發展路線:讓學習引領教師發展
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打造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該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創建學習型校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努力建設一支有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教藝魅力的教師團隊,從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重視培育主流價值觀,在全校教職工中開展培育“五心”活動。一是忠心: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二是公心:辦事公道,言行一致,有正義感,有責任心;三是耐心:百教不厭,百問不煩,循循善誘;四是愛心:善待同仁,愛生如子,尊重學生;五是匠心:研究學生心理,把握教育規律,注重教育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對學生“管之有度,導之有法”。
注重教師的培訓提高,大力倡導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反思成為自覺,讓研究成為常態,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幾年來,教師們先後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萬瑋的《班主任兵法》、《于丹〈莊子〉心得》、易中天的 《品三國》等書籍。這些書貼近教育教學實踐,震撼了教師的心靈,激發了他們探究的興趣,隨之而來的是教學品位的提升。
二是在反思中提升素養,讓反思成為自覺。該校引導教師抓住課堂教學這根主線,把反思當做“日常的生命狀態”。圍繞課堂不足之處寫教後記,為下一次課堂教學的成功進行充分準備。定期作學生調查,藉助學生的眼光來反觀教師自己,不斷改進。邀請同事,課後“閒聊”,在思維碰撞中引發教後反思。上錄像課,以旁觀者身份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寫反思日記和教育隨筆,記下日常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悟。幾年來,教師的發表園地《教研之窗》越辦越活躍,至今已編印50多期;教師優秀論文每年都有結集出版。
三是在教研中培養品質,讓研究成為常態。該校牢牢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向,立足於課堂,加大教研力度,主要是落實“三課”。所謂“三課”就是:一是觀摩名家“示範課”。讓教師走出去,走進專業的課堂吸收養料,吸取精華,改善自身的課堂教學行為。二是樹立教學即研究的理念。開展教學“研討課”活動,引導教師真正達到“為自己的教學進行研究,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學中進行研究”的目的。三是打磨教師“公開課”。通過一課三評,執教者反覆琢磨,備課組共同研討,示範和引領教師研究課堂,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提升教師教學素養。
近年來,該校湧現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56人,省、市、區級優秀教師42人、優秀班主任26人,承擔國家、省、市級課題30多項,其中全國“十五”規劃課題《人性化管理,立體化培訓,促進教師成長》順利結題並獲得科研成果一等獎,省級課題《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獲省一等獎。另外,每年在市、區優質課評比和基本功大賽中都有10多位教師獲得一等獎,有30多位教師的論文受到省、市、區獎勵,有20多位教師的論文發表在專業報刊上。
學生髮展路線圖:
讓學生在自我鍛造中成長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該校堅持全員抓德育,全方位育人,並構建起了以學校為核心、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為陣地,以家庭為依託的“五點一線”德育教育網路,把促進學生髮展作為學校辦學的根本,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自主力行,引導學生自主實踐,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
推行“三、三、四”德育工作模式,即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三項能力”;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做事習慣、學習習慣的“三個習慣”;實現學生的“四自”,即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評價。
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四變”:著眼於誘導,變“苦學”為“樂學”;著力於引導,變“死學”為“活學”;著重於指導,變“學會”為“會學”;著情於疏導,變“難學”為“易學”。強化四種意識:學生主體意識、教學目的意識、反饋矯正意識、師生情感意識。儘可能多讓學生觀察體驗、儘可能多讓學生思考分析、 儘可能多讓學生表達展示、儘可能多讓學生探索總結,通過各種積極手段,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創新思維和審美品質。
實行鮮活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和諧發展。通過興趣小組、選修課、知識講座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發掘自身的潛能。注重發掘學生的自身特長,以愉悅性、實踐性、靈活性、開放性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特長的主動發展。同時,該校還通過舉辦體育比賽、文藝匯演、美術書法展等體育文化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從心靈上真正接受傳統美德,並轉化為自身的行動。前年,該校畢業的一名學生患白血病,同學們獲悉後自發為其捐款1.7萬餘元。今年“5·12”四川大地震災情牽動該校師生的心,自發捐款4.3萬餘元。本著“為每個學生的成功積蓄力量”的辦學宗旨,市十中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有許多學生入學成績並不是很好,但經過老師的精心培育和個人的不懈努力,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考入理想的大學。
為了使每一位同學的潛能和特長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養,為學生拓寬升學渠道,市十中修建了標準化運動場,設有專用畫室、音樂教室,購置體育、音樂、美術教學器材,配有經驗豐富的體育、音樂和美術教師,多年來體育、藝術特長生本科上線率均在90%以上,形成了“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的喜人局面。
辦學理念
以建校50年校慶為契機,學校大力向師生講述學校光輝的歷史,成立校史展覽室,設計校旗校徽,製作校歌,提高學校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學生自然生髮出強烈的榮譽感、自豪感、熱愛母校的情感,從而產生凝聚力,形成學校精神。在繼承和發揚學校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要求和學校發展的需要,樹立了“以人為本,以法為準,立德為基,成才於學”的辦學理念,明確了“以德育工作為靈魂,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建一流隊伍,乾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培養基礎紮實、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學生,造就敬業愛生、業務精湛、和諧發展的教師,建設規範、特色鮮明、和諧發展的學校”的發展思路,確定了一條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確立了以“為每個學生的成功積蓄力量”的辦學宗旨。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連年提升,躋身市示範性A類高中前列,高考中共有宛城區文科狀元7名、理科狀元6名出自該校,吳雲雙、焦德朝、施博、翟世勰、陳磊、路喜軍等一大批學生被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2007年高招成績更是喜人,路喜軍同學獲得宛城區理科狀元,大專以上上線率90%以上,本科上線人數比上年增長18.7%,有6個學科獲市級高考優秀學科獎。學校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帶來綜合辦學實力的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市十中近年先後被授予“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和“全國‘十五’規劃課題重點實驗基地”稱號;榮獲河南省“為人師表,育人楷模”先進單位、“文明學校”、“衛生先進單位”、“現代教育實驗學校”等稱號;多次被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高招質量評估先進單位”、“培養體育藝術人才先進單位”、“百佳校園”、“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辦學特色日益明顯,社會美譽度逐年提高。
回顧過去,碩果纍纍;展望未來,十中人豪情滿懷。如今的十中,書香陣陣,鮮花競放,高雅脫俗,靚麗多姿,正在向世人展示出其歷史名校的雄偉氣派和迷人風采。她就像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在南陽大地閃爍,照亮了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