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鎮

南朗鎮

南朗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靠五桂山,東臨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開發區,南連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

截至2015年7月,全鎮轄區土地總面積218.86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0.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人,非戶籍人口6.8萬人;常年旅居海外僑胞近5萬人。

南朗鎮是著名的僑鄉,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國家衛生鎮 、廣東省文明鎮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 、廣東省教育強鎮 、廣東省平安建設先進鎮 、廣東省旅遊特色鎮 、中山市經濟強鎮 等榮譽稱號。2014年,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96億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南朗鎮 南朗鎮

據南蓢(南郎舊稱)的龍穴、泮沙、翠亨海邊、下沙、崖口、平頂山等地考古發掘發現證明,早在5000~5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有古人類在南蓢地區生息繁衍。

遠古時期,南蓢地處香山島,其境域僅為今五桂山和鳳凰山周圍的山地和丘陵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香山島屬南海郡地,南蓢地域屬南海郡香山島。

漢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香山島屬南海郡之番禺縣地,南蓢地域屬南海郡番禺縣香山島。

晉朝鹹和六年(311年),香山島屬東官郡地,南蓢屬東官郡地香山島。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東官縣改名為寶安縣,香山島屬寶安縣,南蓢地域屬寶安縣香山島。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改名為東莞縣,東莞縣在香山島上設定文順鄉,南蓢地域屬東莞縣文順鄉。

北宋時,文順鄉改為地方行政單位的香山鎮,南蓢地域屬香山鎮。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置縣,南蓢地域屬香山縣長樂鄉和永寧鄉。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南蓢地域分別屬香山縣四字都和大字都。

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四字都和大字都合併為四大都,南蓢地域屬香山縣四大都。

清朝光緒初年(約1880年),得能都與四大都合併,改為東鎮,南蓢地域屬香山縣東鎮。

南朗鎮 南朗鎮

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東鎮改為第四區,南蓢地域屬香山縣第四區 。

民國十四年年(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南蓢地域屬中山縣第四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第四區改為東鄉區,南蓢地域屬中山縣東鄉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東鄉區改稱第四區,南蓢地域屬中山縣第四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南蓢地域分別屬中山縣五桂山區和濱海區(民主政權)。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南蓢地域分別屬中山縣第四區、第六區。

1951年1月,南蓢地域分別屬中山縣第四區和第六區。

1952年7月,南蓢屬第四區下四區(駐欖邊圩)。

1953年3月,中山縣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南蓢屬五區(駐下柵鎮)。

1955年8月,中山縣第四區改為張家邊區,第五區改為翠亨區,南蓢地域分別屬張家邊區和翠亨區。

1957年2月,全縣撤區改設鄉,15個區改劃為34個大鄉,南蓢地域分別屬南蓢鄉和翠亨鄉。

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南蓢稱東風公社。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建立張家邊區,轄公社7個,南蓢地域分別屬欖邊公社、南蓢公社、翠亨公社。

南朗鎮 南朗鎮

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南蓢公社、欖邊公社、翠亨公社合併,稱南蓢公社。

1983年11月,全縣撤銷人民公社,南蓢公社改稱南蓢區公所。

1984年2月,中山縣撤縣設市,南蓢區公所改為南蓢區。

1986年12月,全縣撤區改鎮建制,南蓢區改稱南蓢鎮。

1988年,中山升為地級市,南蓢鎮為中山市轄鎮。

2003年9月1日,南蓢鎮正式更名為南朗鎮。

2012年,南朗鎮與橫門鎮兩鎮共建翠亨新區。

行政區劃

南朗鎮 南朗鎮

截至2015年7月,南朗鎮下轄南朗社區、橫門社區2個社區,關塘村、白企村、龍穴村、華照村、衝口村、濠涌村、大車村、左步村、欖邊村、南朗村、泮沙村、翠亨村、崖口村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南朗鎮美景大道2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朗鎮位於中山市東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臨珠江口,西靠五桂山,北接中山火炬開發區,南連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全鎮轄區土地面積總218.86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50′,東經113°53′。

地形地貌

南朗鎮地處五桂山東部向珠江口延伸地帶,環山抱海,境內有山脈、丘陵、台地、平原、灘涂等各類地貌。

氣候

南朗鎮全境均在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為光熱充足、雨量充沛、乾濕分明。夏秋季常受熱帶氣旋侵襲,帶來狂風暴雨。

人口語言

人口

南朗鎮民族以漢族為主。截至2015年7月,全鎮常住人口10.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人,非戶籍人口6.8萬人;常年旅居海外僑胞近5萬人。

語言

據中山市志記載,南朗鎮的本地方言主要有粵方言石岐話和客家方言兩種。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

截至2015年7月,南朗鎮共有8萬畝山林和5千畝紅樹林。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7月,南朗鎮耕地保有量2278.67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032.33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4436.13公頃,城鄉建設用地規模3926.8公頃,城鎮工礦用地規模2397公頃。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南朗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2億元,比2011年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50.6億元,比2011年增長7.5%;三大產業比例為4.8:56.8:38.4。

2013年,南朗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億元,比2012年增長7.7%;固定資產投資50.27億元,比2012年下降0.69%;三大產業比例為5:59.3:35.7。

第一產業

農業基地 農業基地

2012年,南朗鎮糧食種植面積1.88萬畝,總產量8000噸。水產養殖4 .48萬畝,種植水果1.16萬畝、蔬菜1300畝、花木3000畝。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386萬元,建成農橋1座,修建硬底化農路12.7公里,改造低產農田200畝,整治低產魚塘2534畝,升級改造灌渠4.5公里,“四旁”綠化6.3公里。2012年,南朗鎮實現農業總產值7.3億元,比2011年增6.4%;農村經濟總收入7.5億元,比2011年增長6.7%;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08億元,比2011年增長8.5%。

2013年,南朗鎮糧食種植面積1.73萬畝,總產量約8000噸。水產養殖面積、種植水果面積、蔬菜和花木種植面積與2012年基本持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158萬元,整治排洪渠6.6公里,修建硬底化農路4公里,整治低產魚塘500畝,“四旁”綠化5.6公里。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59億元,比2012年增長2.2%;農村經濟總收入7.9億元,比2012年增長5.8%;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15億元,比2012年增長6.5%。

第二產業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

2012年,南朗鎮有內資企業570家,外資企業125家。引進工業項目 21個,投資總額76億元。推進華南現代醫藥產業平台建設,建成投產項目8個,試投產(開業)企業5個,完成年產值10億元。2012年,南朗鎮工業總產值228.2億元,比2011年增長19.7%,其中清潔能源新能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三大產業產值122.6億元,比2011年增長34.1%,占全鎮工業總產值5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8家,產值218.2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95.6%。

2013年,南朗鎮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經濟協作區建成投產項目15個,年產值20億元;有21個項目動工建設,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全年工業總產值240億元,比2012年增長4.3%,其中清潔能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三大產業產值140億元,比2012年增長14.2%,占全鎮工業總產值60.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2家,產值230.2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95.9%。

第三產業

2012年,南朗鎮有服務業企業359家,個體戶3325戶,其中新開服務業企業75家,新增個體戶653戶。全年接待遊客176萬人次,旅遊收入1.9億元。2012年,南朗鎮第三產業增加值33.49億元,比2011年增長5%。

2013年,南朗鎮引入重點服務業項目3宗,投資總額24億元。全年新增服務業企業120家,新增個體商戶520戶。全年共接待遊客188萬人次,旅遊收入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5億元,比2012年增長0.04%。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南朗鎮 南朗鎮

2013年,南朗鎮投入8000萬元,完成翠亨國際旅遊小鎮配套公路 、鎮際未連線道路和邊遠村道建設改造共4.43公里;完成逸翠公園修建和南岐北路排洪渠覆蓋工程;改造危橋6座,建設城市綠道12.3公里,改造主要道路LED路燈4226盞;完成綠化種植面積6.7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5平方米。

科教文衛

科技

2013年,南朗鎮3家企業項目申報中山市第三批科技計畫項目獲立項。全年申請專利188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60件;專利授權1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4件。年內新增2家鎮級企業技術中心,全鎮有各級企業技術中心42家。

教育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

2013年,南朗鎮有中學2所,國小6所,在校生1.52萬人,在職教師9 30人;幼稚園17所,在園幼兒3380人。中考報考人數685人,錄取率98.86%;高職高考報考人數45人,錄取率93.33%。

文化

2013年,南朗鎮設立修身學堂59個,開展“共築中國夢”百姓宣講活動30場次。年內先後組織民眾參加中山市第六屆合唱節、中山市第三屆廣場健身舞展示大賽暨廣東省首屆千萬人群廣場健身排舞選拔賽和“全民修身·共享文化”2013中山市鎮區廣場排舞匯演等文化活動。

衛生

2013年,南朗鎮全年門急診病人42.7萬人次,住院出院9987人次,手術病人2558人次,搶救危重病人108例。年末全鎮共有13個衛生服務站,全年診療總量19.57萬人次。

環境保護

2013年,南朗鎮有40台鍋爐納入中山市“十二五”鍋爐減排整治並符合獎勵規定,有20台鍋爐辦理質監報停,4台鍋爐完成清潔能源改造,7台鍋爐向環保部門申報技改,完成率60%;全年共接環保投訴356宗,處理辦結356宗;現場監察建設項目環境126間次、污染源環境303間次、飲用水源環境83次、生態環境158次,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11份;全年審批廢水轉移企業59間次。

居民生活

2013年,南朗鎮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82萬元,比2012年增長8%;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4萬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19萬元,財產性收入2169.2元,轉移性收入4658.3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6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3.2億元,比2012年增長5.45%。居民生活用電量7555萬千瓦時,生活用水量382.73萬噸。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4.28平方米,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

社會保障

醫療保險

2013年,南朗鎮參加基本醫療保險7.01萬人,參加門診基本醫療保險3.27萬人,參加養老保險5.26萬人。

勞動就業

2013年,南朗鎮共舉辦勞動技能培訓班10期,培訓人員633人次;舉辦各類型就業招聘會8場次,促成就業1776人,其中殘疾人就業45人。向20名本鎮戶籍首次創業人員發放獎勵金共11.9萬元。為2580人追回勞動工資691.09萬元,調處勞動爭議案件153宗,為勞動者追回合法經濟權益金額379.36萬元。

交通

南朗鎮 南朗鎮

南朗鎮距中山港9公里、珠海機場60公里、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拱北 落點30公里,周邊80公里範圍內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等五大國際機場,境內京珠高速、中江高速、中拱公路、廣珠城際輕軌和中山東部快線(建設中)縱橫貫通。

旅遊景點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位於南朗鎮欖邊村,建於明末清初,建築群占地面積約250 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陳氏宗祠為三進三間布局,置有雨廊、偏廂、天井等構築,門樓為四柱三間戲台式單檐建築。整座宗祠均為穿斗木雕迭澀式混合架構,穿斗抬梁木雕精妙絕倫,多為歷史典故和龍頭鏤雕。二進的樓台護欄有陽刻雙龍戲珠花崗岩石雕和花崗岩石獅子望柱。二進正樑上懸掛有“星聚堂”木匾一塊。在該宗祠旁的貢三陳公祠和淨溪陳公祠,均為二進二間,建築面積各為350平方米左右。

陳氏宗祠於2008年11月被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位於南朗鎮翠亨村,在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公里處,廣( 州)珠(海)公路主幹道旁,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是孫中山長兄孫眉於1892年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建成的。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以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該館於1956年成立,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場館面積有12萬多平方米,向觀眾開放的區域約有7萬多平方米。開放的主要景點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聽太平天國反清故事的雕塑、瑞接長庚牌坊、翠亨民居展示區、翠亨農業展示區、中山鼎、警世鐘等。

中山革命烈士陵園

中山革命烈士陵園 中山革命烈士陵園

中山革命烈士陵園於1960年3月建成,位於南朗鎮翠亨村長沙埔,依 山而建,坐西向東,面臨珠江口,總面積166675平方米。陵園門口建有牌坊,上書"中山革命烈士陵園"八個大字,為劉田夫題字。沿寬闊的墓道,右方建有光榮亭,左方建有花棚架。順小徑直通革命史跡陳列館,主道正中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呈四角形,高10米,底周長20米,林鏘雲題寫"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字,還寫了碑誌;歐初題寫"永垂不朽";譚桂明題寫"浩氣長存",陵墓呈大圓頂,直徑15米,埋葬365具烈士遺骸,謝立全為陵墓題寫"革命烈士之墓"。

歷史名人

孫中山 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領導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創立共和制。

王雲五 現代出版家、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阮玲玉 中國早期著名影視明星。

陸皓東 近代民主革命者。

楊殷 廣州蘇維埃政府代主席,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原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事部長。

方成 原名孫順潮,漫畫家、雜文家、幽默理論的研究專家,擅長漫畫。

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17日,南朗鎮獲評2017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

中山行政區劃百科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