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古二村是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一個中等規模的村莊,面積約3000畝,其中住宅350畝,順成工業區1200
古二村的經濟發展以房地產開發為龍頭,物業出租和擴展順成工業區規模為主方向。古二村的主要物業有順成樓、順發樓、順興樓、古二燈飾廣場、順康園、古二綜合市場(天和百貨)、順景工業小區。經過兩年多的籌備建設,投資2億多元的翠盈明珠花園即將交付使用。現正在古鎮商業城原址興建匯盈大廈商住樓,預計投資達1.5億多元。2005年村集體收入2300多萬元。農業方面,2005年投入200多萬元全面改造農耕區,營造現代化花卉、苗木基地。
經濟發展
古二村是古鎮一個中等規模的村莊,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住宅0.334平方公里,工業區0.8平方公里,
古二村2009年集體年收入為4007萬元,人均收入1萬多元。2007、2008、2009連續三年榮獲古鎮鎮農村工作綜合考評一等獎和農村依法治村先進獎。
古二村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規範了本村的管理工作。主動引進企業管理模式管理村委會。聘請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編制古二村制度管理手冊。把工作流程、崗位職責和相關人員名單上牆。率先實行農村上下班指紋打卡制度。古二村在率先成立村級幫扶基金並實施,切實幫扶村內困難戶。2009年,支付幫扶資金171671.7元。截止到2009年12月,幫扶基金會基金、基金利息及村投入的金額,餘額共190多萬元。
古二村率先由村出資在村場內安裝電子視頻監控。古二村監控系統在200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安裝後的電子監控系統,發揮了神奇的作用。到現在沒有飛車搶劫案件的發生;交通事故可“案件重演”,幫助交警認定責任;發現可疑人物,及時跟蹤,防止犯罪發生;讓罪惡事件定格、再現、重演,使違法犯罪人無法抵賴。
古二村全面開展陽光村務工作,實施“兩公開一監督”,是中山市村務公開試點村,也是廣東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
2009年4月開始,中山市“六好”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全面鋪開。“六好”就是:黨建好,自治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和風尚好。古二村藉此為契機,全面整理和整合全村的各項事業,完善各項設施建設,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努力築造一個安全文明、美麗舒適的美好家園,讓在這裡居住和創業的人們感到幸福。2009年全市“六好”工作現場會在鎮舉行,我村是全鎮兩個參觀點之一。
文教興村
隨著集體經濟的飛速發展,我村的各項事業也有了質的飛躍。文化教育方面:2003年古二幼稚園榮獲
古二村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加強黨組織建設,維護社會治安穩定,落實計畫生育,實行政務、財務公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上級及廣大人民民眾的好評。今後,古二村將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奮進,努力建成一個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環境優美、適宜創業、適宜居住的和諧新農村。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人均耕地1.67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荒山荒地139畝,其他面積4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9戶飲用井水。有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輛。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萬元,占總收入的29.55%;畜牧業收入7.02萬元,占總收入的32.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頭,肉牛15頭,肉羊50頭);林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29.08%;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4.69%。農民人均純收入169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34.48%),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2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食、烤菸、核桃、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14%。該村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畫發展花椒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9戶,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4人。其中農業人口29人,勞動力15人。該村農戶全部為彝族。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人,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9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公郎中學、南澗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2人,中學生2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有固定資產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總數1人,為男性黨員,有團員1人。中山行政區劃百科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