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帶簡介
南北地震帶是以青藏高原地殼為主體和兼併了揚子地塊西部而成的新生構造實體,具瀰漫性邊界。構成其基本格架的巨型反S形或緩弧形構造帶,分布在中部的弧頂朝南的弧形構造以及發育在東界附近的鏇卷構造,成為南北地震帶的三大構造特色,它們都是塑性伸展流動的產物。據弧形構造形態實際數據分析表明,地殼物質向南移動的規模,由北往南逐漸加大,從西到東漸逐減小;自北緯31.5°往南,青藏高原物質東移量逐漸加大。中國地震局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張永仙指出,近期發生的幾次顯著地震,表明青藏地區中強地震活躍,南北地震帶地震活動增強,同時也打破了華北地區中強地震的平靜。
這條地震帶上,集中了中國有歷史記錄以來一半的8級以上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的8.0級地震也發生在這個帶上。地質學家們認為,印度大陸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造成了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抬升、變形。青藏高原變形向東的延伸受到四川盆地下堅硬岩石圈的阻擋,在四川盆地的西緣形成了一系列高聳陡峭的山系,即龍門山。造成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的原因就是穿過汶川、茂縣和北川等地區的龍門山斷裂活動,它是青藏高原東界的一段,也是中國南北地震構造帶的組成部分。
專家觀點
2008年05月13日,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張國民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汶川發生的8.0級強烈地震屬於淺源地震。通常,震源位於地下十至二三十公里,因此其破環力相當大,對地面的破壞會非常嚴重。這次大地震為何為造成全國多個地方有震感?張國民說,此次大地震在發生在中國的南北地震帶,也叫中軸地震帶,這條地震帶貫穿雲南、四川、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多個地方有震感屬正常情況。據有關報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時,全國十多個省市區都有震感。張國民認為,災區發生餘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這么大的地震,不會一次性釋放所有的能量,大震後出現連續餘震是常見現象,不過,餘震的破壞力應該不會比主震大。地質分析
長期以來有人認為在中國大約東經102°~106°之間,有一條南北貫穿全國中部地區的地震震中密集帶——“南北地震帶”。這一問題是在上世紀50年代編制中國第一張地震烈度區域圖時引起人們注意的,以後經過對其兩側地質構造差異的對比,便提出了“南北地震帶”這一概念。“南北地震帶”,實際是否存在呢?從有關地震紀錄資料和地質資料看,實在有進一步商討的必要。
從地震地質的觀點看,一條地震帶的確定,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震中分布的成帶性:②地震活動與地質構造帶的統一性。兩者缺一不可。現在就讓我們從以上兩方面來討論一下“南北地震帶”的問題。
震中分布的成帶性
從中國公元前780~1900年強震(≥6級)震中分布圖看,在這兩千多年間,中國大約東經102°~106°之間,的確有許多強震震中密集分布,其東側雖局部地區也有密集現象,但也顯出大片空白,西部高原地區則是一片空白。乍看起來,這一地區好像的確存在著一條“南北地震帶”。
但從1901~1977年間的強震震中分布圖看,情況則完全不是如此。不但在東經102°~106°之間有密集的強震震中分布,在其西側的西部高原,強震震中分布也是密集的,它與東經102°~106°之間的震中密集程度,並無明顯差別。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質疑和思考了。西部高原地區在1901~1977年短短几十年間,就有如此密集的強震發生,難道在過去兩千多年期間它就沒有發生過一次強震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無論從地質理論或從邏輯考慮,都是不可信的。從近幾十年來專家們對高原歷史地震的調查研究資料看,西部高原在過去(1900年以前)並不是沒有地震發生的,而是發生了,沒有被記錄下來而已。西部高原地高天寒,生態環境惡劣,人煙稀少,經濟文化落後,所以已經發生的地震,未被人們注意和記錄,因而造成了一種“空白”的假象。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推想,若把兩千年前發生的強震都記錄下來,其在圖上的密集程度決不會比“南北地震帶”相差多少,若果將其與1901年以後幾十年的記錄疊加在一起,其密集程度將還要大大的增加,這在分布圖上,其密集程度,與“南北地震帶”相比,也許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南北地震帶”這一震中密集帶,也就被其所淹沒。
地震活動與構造帶的統一性
據80年代有關該地區地質考查資料看,在“南北地震帶”地區,震源機制,主壓應力軸方向的總趨勢,是近乎東西或西北~東南方向的,但其局部地段的應力場,並不完全如此,各段有很大的變化。最北部的武都以北,主壓應力軸優勢方向為北東向;在潘松一帶變為北東東向;至康定、理壙一帶則轉為東西向;南至石棉、昆明一帶又轉為北西向;到最南端的通海、思茅又為北北西向。這種變化說明這一地帶並不是完整統一的地震構造帶。
從西部高原構造格架與地震關係看,西部高原大體有八條地震構造帶①阿爾金~祁連山北麓地震構造帶;②花石峽~瑪曲地震構造帶;③鮮水河~安寧河~小江地震構造帶;④金沙江~紅河弧形地震構造帶;⑤瀾滄江弧形地震構造帶;⑥雅魯藏布江~怒江弧形地震構造帶;⑦喜馬拉雅~緬甸西部弧形地震構造帶;⑧龍門山地震構造帶。這八條地震構造帶中的①②③④條均向南東或南南東方向延伸至高原東部邊沿,與邊沿地區斷裂相切或相交或直扦邊沿斷裂構成其一部份。實際在“南北地震帶”,所在部位只有局部地段構造表現為南北向。
圍繞鄂爾多斯台地的銀川斷陷帶和汾、渭斷陷帶,均是張性斷裂,其走向近北北東向,與北部高原邊界阿爾金~祁連山斷裂成斜交。它們已不屬西部高原範疇,從構造上看,亦不屬於“南北地震帶”。
由上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看法:作為劃分地震帶的兩個必要條件,“南北地震帶”似乎均不具備。以往在震中分布圖上所見到的震中密集帶實際是一種假象。“南北地震帶”上發生的一系列地震,實際上是西部高原幾條規模巨大的北西向弧形地震構造帶綿延匯集而造成,它是西部高原東部邊沿地帶高原斷裂帶活動造成的結果,是屬西部高原地震區的一部份,並不是獨立的地震帶。
中新網3月25日電據中國地震局網站訊息,3月23日至24日“南北地震帶震情暨強震強化監視跟蹤專項階段進展交流討論會”在昆明召開。中國地震局副局長陰朝民要求,在強化南北地震帶強震監視與跟蹤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實化監測預報工作,特別是加強地震預報力量。
自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7.1、6.3級地震後,中國大陸6級以上地震平靜已達11個月,在此背景下,2011年3月10日雲南盈江發生5.8級地震,3月11日又在日本發生9.0級特大地震,為進一步加強南北地震帶強震監視與跟蹤,按照2011年度中國地震趨勢會商意見和震情跟蹤工作安排意見及南北地震帶強震強化監視與跟蹤專項工作安排,召開此次討論會。
會議聽取了南北地震帶強震強化監測專題(“中國綜合地球物理場監測-青藏高原東緣地區”)最新觀測與研究成果匯報和南北地震帶震情跟蹤強化分析各項專題階段研究成果匯報,並圍繞南北帶近期突出地震活動與前兆異常變化及強震危險趨勢進行了認真、細緻、深入地討論。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陰朝民代表中國地震局黨組對2011年南北帶強震強化監視與跟蹤各項工作任務進行了部署,要求各單位深刻認識南北地震帶地震形勢的複雜性,牢固樹立“震情第一”的觀念,認真落實包括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跟蹤方案在內的各項任務要求。
陰朝民對做好下一個時期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一是繼續認真執行南北地震帶強震強化跟蹤工作方案,落實責任制,及時有效的提供數據和服務產品,加大科研成果的套用,切實完成各項任務。
二是各單位要結合《中國地震局關於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意見》,在強化南北地震帶強震監視與跟蹤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實化監測預報工作,特別是加強地震預報力量。
三是分析預報工作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廣開思路、創新理念,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提升分析預報的科技含量。
四是要充分發揮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數據共享與服務,發揮整體優勢,積極開展包括日本9級地震對我國大陸地震趨勢影響在內的重大地震預報科學問題探索。
這次大地震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龍門山斷層觸動的,該斷層屬中國南北地震帶中的川滇地震帶部分。這種逆沖斷層的特點是,上盤動而下盤不大動,因此位於上盤的汶川、茂縣受災遠比位於下盤的成都嚴重。這次淺源地震比深源地震威力更大,破壞力更強,而且震感能傳到十多個省市甚至數個鄰國,其強度之大為近60年來所罕見。
“5·12”大地震發生前,不用說外省人,連大多數四川人都沒聽說過汶川這個地方。
可是陳建剛對汶川卻很熟悉。“汶川是阿壩州離成都最近的一個縣。”這位四川一個馬場的老闆告訴作者。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往返於川內各地,每次到成都都必須經過汶川。
陳建剛印象最深的,是汶川高低起伏的地形。高山、深谷、河溝是這一帶典型的地貌特徵。該縣最低處漩口鎮海拔780米,最高點四姑娘山高達6250米,相對高差5000多米。
汶川雖無名氣,它所處的龍門山斷層卻是地質學家的重要研究對象。“龍門山斷層是地質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邊’,因為它兩邊的地質材料完全不一樣;東南邊相對古老,西北邊相對年輕。”台灣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教授王乾盈告訴記者。
他所說的西北邊指的是喜馬拉雅山及其代表的年輕地質構造,東南邊指的是四川盆地及其代表的大陸板塊。
兩大板塊傾軋下的龍門山斷層
汶川地震發生後不到1小時,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網站上,就發表了一篇由東大變動地形學副教授池田安隆撰寫的分析報導。池田安隆認為,位於四川盆地邊緣的龍門山斷層整體移動,引發了芮氏7.8級的大地震。
這一結論得到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專家的認同。USGS地震專家哈利·本茨(HarleyBenz)認為:“引發地震的斷層綿延在四川盆地的西北和正北方向,我們認為這次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