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簡介
《南劍州重建州學記》碑,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劍州重建州學記》碑在劍津中學(原南平市第二中學)校園內,於南宋丁卯年(公元1147年)立石,距今八百餘年。1984年建亭保護。碑亭面寬進深各四米、高七米,花崗石混凝土結構,飛檐琉璃瓦面,風格古樸。亭的上方懸掛黑底金字匾額,文為“宋碑亭”,石柱鐫刻楹聯:“獨先天下興州學,屹立西山勵後賢”。 《南劍州重建州學記》碑原座向為坐西朝東,建亭時原地轉移石碑,現為坐北朝南。
(現南面是一兩米高的駁岸,駁岸下是路面。觀宋碑不能從正面進去,要從碑後轉向碑前,碑前空地較窄)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皇帝詔令各州、縣辦學,設定教授、教諭、訓導等各級學官。據《南平府志》記載,早在北宋天聖三年(公元1025年),南平郡守曹修古就在郡治後面的西山上“獨先天下”創建了南建州學館。州學於公元1128年前後焚於兵禍,紹興乙丑年(公元1145年)重建,丁卯年(1147年)竣工,並立碑記其事,題為《南劍州重建州學記》。
碑文介紹
重建的州學因年代久遠,幾經亂早已蕩然無存,惟石碑歷時八百餘年,尚巍然屹立,成為歷史遺蹟。該碑用碑以黑色頁岩為料,圓首篆額,高3.15米,寬1.64米。碑底奠有石龜趺基座,氣勢偉岸儼然,碑額雙行直下篆書《南劍州重建州學記》8字。碑文楷書,直下計28行,滿行49字,全文共1113字。文字面積占碑面的68%,碑記由北宋宣和年間進士、顯謨閣待制張致遠撰文,抗金志士、進士出身的羅薦可書寫。碑額用篆書,顯得清秀典雅,正文楷書字型,工整遒勁,特具功力,刻工精緻翔實,為古代藝術珍品。
碑文開首論述了南平是個山川秀麗人才輩出的地方。記載重建州學過程,盛讚舊州學培養眾多人才,縱談儒學發展歷史,抨擊當時社會輕浮淺薄、追逐勢利的風氣,希望復興學校,推行教化,以匡時弊。這是研究州學教育和地方歷史的珍貴資料。
按志書統計,州學從首創到重建的一百餘年間,全郡共有一百二十六人得中進士,其中本縣人占了半數,建炎戊申(公元1128年)李易榜,竟連中十七人,著名詞人,狀元黃裳,理學家楊時,羅從彥,以及碑文作者張志遠,羅薦可都是這一期登第的,這是南平歷史上罕見的文教發達昌盛時期。碑文還記有重建州學的緣由始末。論述了辦好州學的重要性。
碑文原文分別見於《福建通志》、《延平府志》、《福建南平縣誌》,與碑記相較,個別文字雖有出入,但仍然是一篇研究地方歷史特別是教育史的珍貴資料。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建碑亭保護。
碑文全文
《南劍州重建州學記》
延平郡治,當七閩之沖,而舊學跨西山,特踞形勝。九龍、雙旌、演仙、文筆諸峰,皆秀拔摩雲,環顧如列屏障。建、劍二水,會而南流。風雨晦瞑,神物吼躍。潭靜天開,想紫光猶隱隱牛斗間。異時,偉人輩出,其冠巍科、躋膴仕,術業足以師世。循良忠烈,足以動宸極,而猒紳笏者相望也。
建炎初,潰軍突至,一昔灰燼,遂夷為閱武之場。頃歲改卜,乃喧卑近市,故老不以為便。遭時右文,聖天子優遊翰簡,親寫經傳,從師臣之請,攽石本於四方。銀鉤鳳翥,燦煥星日,所以幸多士者甚渥,爰建傑閣而珍藏之。於是,人益以學宮為弗稱,而復故之議決矣。太守宋城路公采,參訂輿論,慨然有意乎此。會漕使行郡,乃以教授陳師孟所與士子之隸業者,合詞以請,得緡錢幾二千萬。經始於紹興乙丑之秋。凡是,胥占規橅罔不善,掄材選工罔不精。路公改除,而太守大梁鄭公椿年以賢相家風,治先教化;下車未幾,棠陰晝靜;熊軾戾止,趨工罙峻,故期而告成。殿閣堂廡,雄麗軒豁,十齋南向,窗幾明淨,雖筦庫湢室,皆視昔為逾侈。嚴嚴翼翼,人以溪山之勝、輪奐之美,炎州所未見也。
歲在丁卯夏六月庚申,教授率生徒入新學,舍菜於先聖,升降贊拜,觀者鹹說。越日,公即而落之,以書抵致遠曰:“鄉校成,不可以無述,且聞有宿諾矣。”致遠自束髮已,游息於斯,固嘗惜其廢而幸其復,敢辭不能?永惟三代而上,言治者本教養之誠,而庠序因以設;三代而下,存學校虛名而亡教養之意。戰國並爭,處士橫議,鄭欲毀鄉校,而秦遂焚詩書。漢興,諸儒自以經籍相授,素木瓠葉,行禮於私家。至公孫丞相,甫為之制,其察於二千石者,皆詣太常受業,鄉里無素養。厥後,議者謂:“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今天子太學弟子少。”即增員如其數。東漢之季,太學生至三萬人。終唐之世,六館為盛。蓋郡國不皆立制度,而教養之法廢;徒眩眾飾時,為目前具耳。獨文翁在蜀,韓愈在潮,以教化自任,歷千數百歲,文物光明,人到於今受其賜。我聖主以經術示之好,俾郡縣職事者鹹列於學官,復賢良孝弟之科,講飲酒鄉射之禮。其有行藝中程者,三歲大比,歌《鹿鳴》而送之。誾誾濟濟,有三代之風。學者去澳渫,居高明,相與講習以為說,懿文德以待用。又有如文、韓者為之勸,其於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要,逮夫出處云為,俯仰而無愧。則西漢之經術,東漢之名節,猶以為有憾,顧所成就,卓絕何如哉。噫!師弟子分不嚴,朋友之道缺甚矣。稚壯改其度,(勢)利(奪)其守,曾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友。豈士大夫其智反不能及;殆昔有而今亡也;未窮其技,意輕而詆倍者多矣。師非其所尊,友非其所畏,肆口而評古今,率意而議臧不,將誰使正之?夫惟學校修,則尚師友;師友正,則人倫明;人倫明,則風俗美。故既敘其建□次第,又緝綴所嘗習知而為衿佩所通患者,以附於後,庶幾其益勉旃。
秋七月既望,郡人、左朝請大夫、充顯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賜紫金魚袋張致遠記。郡人、左朝散郎、新差權知筠州軍州主管學事、借紫金魚袋羅薦可書。
左宣教郎、充南劍州州學教授陳師孟立石。
右奉議郎、權通判南劍州軍州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賜緋魚袋陳康侯。
右朝請郎、添差通判南劍州軍州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賜緋魚袋蘇籀。
右朝請大夫、知南劍州軍州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借紫金魚袋鄭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