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三江、兩江師範學堂於1906年開設的圖畫手工科內的音樂課,新中國成立前為中央大學師範學院藝術系音樂組。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南京大學音樂系,陳洪任主任。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該系劃歸南京師範學院,仍由陳洪任主任。
1955~1961年曾招收過7屆國中直升大專音樂專修科學員。
1969年音樂系曾同美術系一道與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戲曲學校合併,稱"江蘇省革命文藝學校"。1972年又與南藝、省戲校分開,重新歸屬南京師範學院。
1985~1991年曾實行"二·二分段制",即新生全部以專科錄取,兩年後經考試約60%的學生升入本科,其餘作專科畢業。
音樂學院已培養畢業生2790人。其中,"文革"前本科畢業生145人、專科畢業生311人、"工農兵學員"316人;恢復高考招生制度後本科畢業生1595人、專科畢業生247人、碩士研究生76人。此外,還有各類成人教育畢(結)業生2905人,外國留學生30餘人。
2000年1月5日,經校黨委常委擴大會議討論,決定在音樂系的基礎上成立"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3月18日,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學院現包含"六系一所一部二中心",即音樂學系、聲樂系、鍵盤系、器樂系、舞蹈系、藝術實踐系,音樂教育研究所,大學音樂教研部,繼續教育中心和音響實驗中心。
教學設施
學院擁有隨園、仙林兩個校區12000餘平方米的兩幢獨立的音樂教學樓,兩個大型的音樂廳。教師教學、學生練習用立式鋼琴250餘架,斯坦威、山葉平台式鋼6架,手風琴30架,中外樂器350多件,演出用服裝近1000件(套),圖書資料4.5萬冊,音影資料6500盤(張),配有全套演出用音響設備。學院還擁有現代化的電鋼琴教室、MIDI製作室、多媒體視聽教學系統、計算機音樂教學系統、舞蹈練功房、音響視聽室等。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音樂學院現有“九系兩中心”:音樂學系、作曲指揮系、音樂教育系、鋼琴系、聲樂系、音樂戲劇系、器樂系、舞蹈系、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系、繼續教育中心、音樂實驗實踐中心。主要研究
研究生培養主要分為學術型碩士和藝術碩士兩類,學術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音樂史學、中國傳統音樂學、民族音樂學、西方音樂史學、音樂美學、流行音樂理論研究、音樂教育理論研究、作曲技術理論研究、舞蹈學;藝術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有:聲樂表演、鋼琴表演、器樂表演、舞蹈表演與編導、視唱練耳、音樂創作、鋼琴調律與樂器修造、音樂教育、合唱指揮。
培養目標
博士研究生以培養高素質的教學和科研人才為目標,主要研究方向有:音樂教育理論研究、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研究、音樂表演理論研究。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32名,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達全院教師的61%。全院師生堅持科研創新,“十五”以來,學院教師先後承擔了科研項目6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全國藝術科學規劃、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等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出版專著和譯著32本,編寫教材61本,發表重要科研論文600餘篇。專業教師中已獲得博士學位及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的共8人,已獲得碩士學位和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的20人。作為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的音樂學學科,其碩士點招收聲樂、鋼琴、器樂、音樂理論等11個方向的研究生。學院現有全日制在讀本科生421人,碩士研究生93人,成人教育學員703人。
音樂學院(系)已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主編及參編教材60餘部,出版專著15部,譯著10部,在音樂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有100餘人次獲國家、省部級獎項。此外,還承辦過全國師範院校和聲學與視唱練耳教學研討會、中國傳統音樂前沿課題研討會、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等多次重要的國際、國內及全省音樂教育學術會議。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韓中健,漢族,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現任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務委員會主任。歷任音樂學院繼續教育中心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書記。兼任江蘇省教育廳藝術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教育廳藝術教育指導委員會音樂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黨委副書記梁江歌,女,1977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
院長
徐元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1年獲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學位,曾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做訪問學者。
副院長
林東坡,男,1972年生於江蘇,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東京學芸大學訪問學者。器樂教學團隊帶頭人、南京師範大學第五屆“教學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