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機構名稱: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
城市 :江蘇
大分類 :助殘
公益分類 :殘障人士 兒童與青少年
註冊性質 :民政登記
成立時間:2004年7月1日
機構地址/郵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鐵路北街80-1號 210003
機構簡介
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簡稱博愛中心)創辦於2004年7月,是南京首家市級殘疾人庇護安養機構,也是南京市專為殘障人士服務的大型的非營利機構(NPO)。中心的用意是把焦點放在殘障人士的能力上,而非著眼於他們先天的缺憾。所扮演的角色是按殘障人士的能力,協助他們盡展潛能。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有特色的殘障服務模式,填補對殘障人的教育、康復、訓練、服務等領域在我國某些方面的空白。2005年獲得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和誠信建設先進單位的稱號。2006年成為南京市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2007年成為江蘇省殘疾人庇護安養示範機構。
成立背景
“智障孩子特殊,因為他們要比我們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挫折;智障孩子又很普通,他們也有著簡單的願望:過一種正常的生活。他們希望社會以包容的眼光,給他們和健全人同樣的機
會,為他們搭建走向自立的平台。”
面對我們的採訪,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發起人粱襄女士,向我們傾訴著她建立庇護中的初衷。
對於每一個正常人,我們無法切身體會到住在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那些天真,可愛,單純的智障孩子們,生活對於他們來說,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他們是社會邊緣的一群,但是他們不想被社會拋棄,他們想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他們想靠自己的力量奮鬥獨立,他們想有一個可以休息的家,他們想自食其力。然而,現實卻沒有他們的機會,智障人士能做些什麼呢?從正常人群現有的就業機會中分羹就好比讓智障人參加“奧運會”去競爭,結果公平嗎?的確,他們也可以是冠軍,但現實生活中卻沒有“特奧會”,就業機會同樣,缺少的是公平的平台。在整個社會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背景下,怎樣才能為智障孩子創造一個就業平台?!
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梁襄接觸到了智障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在被他們的單純和善良感動的同時,梁襄也對這些孩子的未來由衷地擔心。久久的思考,執著的堅持與探索,終於,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走到了今天。就像粱襄女士說的,“博愛中心是智障人士安養庇護的場所,也是提供機會予社會各界接觸認識他們的平台。”帶著好奇與疑問,我們走近了博愛安養。
社會問題/機會
說到智障人群,一些人便會想到他們性格孤僻、言行怪異。然而在南京市民梁襄看來,智障人群卻是陽光而開朗,坦誠而真摯。4年來,梁襄每天都陪伴著幾十名智障學員,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走出陰影。“不是他們不想自食其力,而是社會沒有給予他們機會。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並不是一個接受社會施捨,不求讓進的人的避難所,而是為有志氣,執著的創造自己生活的智障人士提供自食其力機會的風采展示台。”
南京博愛,面對的是一類特殊的人群,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但是,他們有自食其力的志氣與能力。智障人士,經過一定的教育與培訓,通過自己的創造,也能為社會創造自己的價值。只是,這個社會對他們有太多的誤解,對他們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當然,這是一類需要我們幫助的人群,但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智障人士的培訓,對智障人士生活保障提供服務,為智障人士的就業提供幫助,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只要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自主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們的潛力,就有機會展現在你我面前,創造出屬於他們的一片天。
為了這個特殊的人群,粱襄女士一個人,走上了一條坎坷而有意義的路上。
在2004年,她成立了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是南京市第一家殘疾人安養庇護機構,也是南京是專為智障人士提供服務的大型非營利機構。南京安養庇護中心的用意焦點是智障人士的能力與潛力,而不是著眼於他們先天的缺憾上。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所扮演的角色是按智障人士的能力,協助他們盡其潛能。尋求符合客觀要求的,可落實的,又有特色的智障人士服務模式,填補對智障人士教育,訓練,服務等領域的空白。
就像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志願者,南京財經大學的學生周萍所言,“我覺得應該號召社會上的一些人來對這些孩子多一點關愛的話,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就應該會輕鬆一些,他們可以重拾起生活得信心。這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過程與任務,開始的時候,可能是要靠個人的力量多一點,但是隨著你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得到社會認可的時候,就有一群人聚集在這裡去幫助這個特殊的群體,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很高興,粱襄女士堅持下來了,很高興,南京庇護走到了今天。”
2005年,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獲得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和誠信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成為南京市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2007年成為江蘇省殘疾人庇護安養示範機構。五年時間,南京安養堅定的邁開了自己的發展的腳步。
願景和使命
“愛,能使世界轉動。”
他們在牆上所寫的:愛能讓這個世界轉動。那么這個機構是一個愛心托起的事業,那么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們,更多的人來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和他們在一起就不一樣的。對於學員,家長,員工,社會,這幾個字,南京安養庇護中心都在用心篆刻著愛的印象。
對學員,安養庇護中心的解釋是,“平安,快樂,進步”:他們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他們有個共同的稱謂,他們看似弱小,但絕不缺乏堅強。他們的確特殊,但他們充滿陽光。琴棋書畫不是正常人的專利,他們同樣可以多才多藝。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汗水;每一次努力,都展示著他們的頑強與不屈。
“我生活,我快樂!”誰說他們的天空沒有彩虹?誰說折翼的天使不能飛翔?愛,能使世界轉動,愛,讓學員發熱發光。
對家長,安養庇護中心的解釋是,“認同,放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這些孩子的父母同樣有著如此的信仰。只是,上天賜予他們的這份禮物,如水晶般易碎。他們的禮物沒有瑕疵,只是一份特別的禮物。他們始終竭力付出,為孩子尋找一片適合生長的沃土。他們找到了博愛,他們笑了,因為,他們的孩子在這裡笑了。希望,期盼,將孩子帶領進一片沃土,永遠面帶微笑,愛,能使世界轉動,家長們,看到了孩子昂首挺胸走好自己的人生。
對員工,安養庇護中心的解釋是,“專業,信心,耐心”:面對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是一份特別的職業,特別的愛奉獻給特別的人,是陽光,如雨露,灑落在那一片片純潔的心靈,於是,博愛變成了他們另一個家,讓他們在這裡求知學技,讓他們在這裡歡聲笑語。微笑的進步,都融入無盡的辛勞,點滴的成長,都燃起無限的希望。細心的關懷,細心的指導,使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為現實。愛,能使世界轉動,正是有了一隻只溫暖有力的臂膀,才能幫助每一個失去翅膀的天使飛翔。
對社會,安養庇護中心的解釋是,“了解,參與,支持”:其實,在我和你之間,沒有差別,其實,在心與心之間,沒有距離。一個微笑,一次牽手,一種關愛,你給予一絲陽光,會為他們支撐起一片艷陽天,我們,共處於一片藍天下,共享一個社會,展開寬廣的胸襟,全社會都擁抱著每一個特殊的孩子。愛,能讓世界轉動,我們發現,和諧的美麗。愛,能讓世界轉動。南京安養庇護中心,想讓每一個人記在自己的心裡,讓世界變得更美。
業務/商業模式
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以技能訓練、康復訓練、生活自理、社會交流等項目服務於智障為主的殘疾人士,滿足他們及家庭的需求,拓展智障人士與社會融合的途經。中心的業務主要分為兩方面。首先,是對殘疾人士的培訓,具體又分為生活自理項目,藝術調整項目,手工製作項目以及社會實踐項目;其次,是真正讓接受培訓過的殘疾人士自食其力,讓他們參與一些簡單的產品生產環節,給他們相應的報酬。
生活自理項目是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基礎項目。進入博愛中心的學員,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大多已是成年人。這些學員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低,及本省單獨無法完成完整的資歷食物。而今後面對成年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是必備技能。安養庇護中心的老師們耐心的為智障孩子們提供生活自理培訓,為下一步教育打好基礎。
藝術調整項目是為有藝術天賦的許願量身定做的。藝術調整項目讓學員掌握最基本的音樂,美術嘗試;讓學員在簡單,輕鬆的氛圍下分享快樂;培養,發揮學員獨特的興趣愛好。南京安養庇護中心的很多學員的繪畫,音樂興趣都非常濃烈,這使得藝術調整項目在調節學員心理健康,促進學員康復成長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學員提供自我勞動獲得報酬提供一定的技能基礎。
手工製作項目是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一個重點項目。手工製作簡單,但是從事的人卻相對少之又少,因為很少有人會把此項作為一種事業而僅僅是一種臨時的,短暫的愛好。手工製作需要持久的細心,耐心。博愛中心的孩子普遍對手工製作有較好的專注力。這位博愛中心提供相應的培訓奠定了基礎。學員無論從耐心,信心的培養還是未來職業的考慮,手工製作項目的選擇都是一種比較理智而且最佳化的解決方案。
社會實踐項目是最終幫助智障孩子們心靈的一項培訓。進入博愛安養庇護中心之前,這些孩子們因為身體或智力或精神的殘疾大多比較避世,性格比較內向,不願參與社交,不願與人交流。但是,也正是因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些孩子的症狀處於逐漸加深的狀況,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作為一個機構,能夠整合社會上志願者,愛心人士的資源,給學員提供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和社會實踐項目。
南京安養庇護中心第二種業務得以實現的基礎平台,就是“安養庇護工廠”。2008年3月在政府、媒體的關注支持下南京乳之寶攜手南京博愛庇護中心建立博愛庇護工場,搭建一個愛心家園,讓智障學員自由成長。南京博愛庇護工場在南京麒麟門正式成立。該工場是在省、市、區有關政府部門大力關心、支持下,由乳之寶公司在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援建的愛心工程。實現將部分經過博愛中心康復、技能等訓練的殘障青年在工場人員對他們實地指導下,參與名片製作和印刷等一線作業,並能得到相應的勞動報酬。本項目時企業實體與殘疾人服務機構合作,由雙方設計和開發的一種新的模式。為殘障人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相應項目服務;使項目的拓展促進社會對殘障人的接受和認同;同時促進殘疾人
事業自身發展和能力建設。填補了對殘障人的教育、訓練、服務等領域在我省、市的空白,這是一項具有十分深遠意義的工作,我國的殘疾事業將會展現更新的面貌。這是乳之寶公司博愛工程愛心的延續和聚焦,開創了國內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合作的福利事業之先河。這也是南京安養庇護中心裡程碑式的一筆。
該項目依託博愛中心的教育、康復與職業訓練等服務,注重培養與發揮學員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有針對性的為其創造工作機會,讓這些智障人士勇敢地“走出去”,加入到公益事業。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幫助智障人士真正得到心靈的飛躍。
社會影響
南京安養庇護中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08年10月21-23日,南京博愛庇護工場參加世界銀行發起、多家機構共同參與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市場”競賽。南京博愛庇護工場第一次參加此類活動,通過評審委員會現場評審,就從115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決賽,具有很大突破。此行中,梁襄老師與世界銀行行長交談5分鐘,向他詳盡介紹了庇護工場成立的宗旨,得到世界銀行高度認可。
2008年5月23日,香港浸會大學、台灣東海大學100位港台同胞及南京大學的志願者和博愛的學員一起交流,舉行了互動活動。他們來到博愛庇護工場,與學員一起串珠子、做絲網花,做好的成品他們都買了回去,說留個紀念。雖然當天天氣很熱,但大家的情緒絲毫沒有降低。
2008年10月15日,博愛全體學員、老師和MOTO舉行大型活動,還進行了義賣和拍賣活動。在手工藝展示區,大家對博愛學員的手工技能很感興趣,現場還有很多人紛紛向學員學習,這是活動的一個小高潮。最後是學員的表演,雖然中心的節目和電視上的節目不能比,但是大家都被學員的激情所感染,給他們的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活動結束了,到了分別的時候,志願者和學員們都依依不捨。
2009年5月20日汶川地震後,博愛楊老師和諸老師帶著兩個學員代表來到了南京紅十字會,他們去為四川災區獻上自己的一點心意,捐的這些錢是學員們平時攢下來的零用錢和義賣的收入,雖然錢不是很多,但這是博愛的愛心,是博愛對災區的幫助和祝福,希望大家團結起來共同面對這次的災難。他們的行動得到了紅十字會同志的高度認可。
2005年,南京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獲得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和誠信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成為南京市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2007年成為江蘇省殘疾人庇護安養示範機構。這些都是社會對博愛安養庇護中心的肯定。
現狀與挑戰
資金與生活設施來源一直是南京安養庇護中心的問題。作為一個以公益為嚮導的組織,自我造血功能極其有限。安養庇護中心將得到的捐助公布到自己的官方網站,激勵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捐款。目前最大的一筆是來自金陵的20萬元的捐助。打開官方網站的捐助列表,我們發現更多的社會捐助是物資,比如水果,衣物等等,而資金捐助,停留在千元以內。雖然中心會向每位學員收取一定的安養費用,但是如果算上安養庇護中心的日常運營費用,這些還不夠。
安養庇護中心採用兩種方式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安養庇護中心每月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自己的物品尋求與志願者需求,同時擴大宣傳力度,呼籲社會各界踴躍幫助。這與每月捐助表結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好的激勵。
另外,安養庇護中心也在探索自我造血功能的建立。比如,愛心工廠可以為社會上商業企業的商品提供手工加工服務,在給學員們提供相應的勞動補貼的同時,向企業收取一定的加工費用。如果企業需要中心冠名等,也需要進一步洽談,成為安養中心創收的另一種模式。
NGO組織之助殘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