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環扁尾蛇毒素

半環扁尾蛇毒素

半環扁尾蛇的蛇毒中分離得到的一種神經毒蛋白,由62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立體結構已測定,只有β片層和β轉角,不含α螺旋。

簡介

從鮮活半環扁尾海蛇毒腺部位擠壓出毒液,或將半環扁尾海蛇斷頭後取出毒腺,擠壓出毒腺內容物,立即凍乾以防蛋白水解酶...海蛇毒液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每次採集量極少,分離純化和實際套用具一定困難,海蛇毒素的研究報導比陸地蛇毒素少.

相關介紹

海蛇毒Sea snake venom

我臨時出售少量的海蛇毒毒的乾毒粉末 毒液經過純化加工後可以作為藥物用於臨床治療許多疾病。海蛇毒中含有二十種以上活性成分,迄今已知的都是蛋白質或多肽,包括磷酸二酯酶、磷酯酶A、各種神經或細胞毒素、舒緩激肽增強肽、膜活性多肽、肌肉毒素等,且大部分屬低分子量蛋白質,其中占海蛇毒總量80%的箭毒樣神經毒素分子量範圍6.8~7.2 ku(1 u≈1D),磷酯酶類肌肉毒素為11~14 ku,另有少量未鑑定成分分子量在20~30 ku範圍,而眼鏡蛇等陸生蛇毒較海蛇毒的成分要複雜,還含有更高和更低分子量成分。海蛇毒液具有多種多樣的毒理和藥理效應,如止血、抗血栓、鎮痛、抗腫瘤等。目前的研究多集中於毒液有效組分的分離、純化、鑑定以及生理、藥理研究,如平頦海蛇毒組分X、Ⅹ Ⅲ的分離純化及毒理研究,青環海蛇毒對神經、心血管的生理作用等。從分子水平闡明蛇毒組分的藥理、毒理作用機制形成了研究的另一方面,由於微量成分難以鑑定和測定生物活性,而毒素的功能又是在其原始結構保守區進化而來[18],採用合適的核酸探針和PCR技術篩選編碼毒素的cDNA,再選擇合適的表達系統大量生產重組毒素,已大大促進了微量成分如樹突毒素等的研究。基因工程技術也開始用於生產具有多種醫學用途的海蛇毒素雜合體,例如具有強大佐劑特性的海蛇毒素雜合蛋白以及海蛇毒素與顯色酶組成的用於免疫診斷的融合蛋白。為闡明海蛇毒素分子的功能位點,Tremeau等採用定點誘變技術(site-directed mutagenesis)研究Erabutoxin a(一種半環扁尾海蛇毒素)分子某一功能基團的改變與其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Ac Cho Rs)的親和性變化,表明分子中一些可變基團的改變決定了Erabutoxin a毒素對Ac Cho Rs的選擇性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