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千童鎮](/img/9/6ac/nBnauM3X4AjNxETNxQDNwUTO2QTMxIDN0UDOzQTNwAzMxAzL0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歷史文化
千童鎮系西漢所建古老千童縣城,自古就是商賈重鎮,擁有悠久的“千童”歷史文化。據《史記》載: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援攻齊取饒安,為饒安見於籍之始。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曾以秦之徐福率千名童男女僑寓此邦而此置千童縣。漢靈帝時改稱饒安,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縣址稱至浮水(今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遂廢縣為鎮。解放後曾改為舊縣人民公社,1993年3月17日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鹽山縣千童鎮。
歷史沿革
![千童祠](/img/2/9ab/nBnauM3X1YzN5UjMzgTM0gzM0ITMykDM5IzMwADMwAzMxAzL4E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千童鎮系西漢所建古老千童縣城,自古就是商賈重鎮,擁有悠久的“千童”歷史文化。據《史記》載: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援攻齊取饒安,為饒安見於籍之始。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曾以秦之徐福率千名童男女僑寓此邦而此置千童縣。漢靈帝時改稱饒安,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縣址稱至浮水(今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遂廢縣為鎮。解放後曾改為舊縣人民公社,1993年3月17日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鹽山縣千童鎮。
千童祠,位於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在商、周、戰國時期稱“饒安邑”,意為“其地豐繞,可以安人”。《史記·趙世家》中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 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於此置縣稱“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於此始置滄州州治。千童鎮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於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裡啟航,求長生不老之藥,漂洋過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開創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 在民間有源於漢代的“千童信子節”,即在農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逢甲子年舉辦一次,每60年一個輪迴。在節日期間,舉辦各種民間文藝表演,尤其是挑選體強膽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著古裝,綁在15、6米高長桿支撐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遠,以示懷念和召喚東渡的親人。“千童信子節”被專家學者稱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從1993年開始,在農曆3月28日,由鹽山縣在千童鎮舉辦“千童文化節”,每五年一次。
千童祠
![千童鎮](/img/1/2a8/nBnauM3X0AjNxUTO1YzNzMDNwITM1MTO0QDMwADMwAzMxAzL2c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鄉鎮代碼
代碼130925104:~201東街村~202北街村~203西街村~204西南院村~205南街村~206後韓村~207前韓村~208陳莊村~209小河劉村~210西榮村~211中榮村~212東榮村~213黃莊村~214楊莊村~215劉吾村~216小韓村~217孫莊村~218李夢飛村~219史莊村~220劉莊村~221王朴村~222劉宅村~223小呂宅村~224馬杯村~225寨子村~226蔣元村~227黨河村~228耿庵村~229馬元子村政府網站
政府網站 : http://www.hebysqt.ccoo.cn
![千童鎮](/img/7/17b/nBnauM3XzUDM5kDN2gzNzMDNwITM1MTO0QDMwADMwAzMxAzL4c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