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的千年穹頂是世界各國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來而興建的一系列千禧建築中最為著名的作品。它造型獨特,氣魄宏偉,輝煌一時,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許多人稱它是20世紀90年代產生的鴻篇巨作。它是英國旅遊協會評出的2000年度英國最受歡迎的收費觀光景點,被譽為“倫敦的明珠”。
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位於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是英國政府為迎接21世紀而興建的標誌性建築。這個工程原先只考慮建成臨時性的,後經研究,這項工程不論是從周圍市區的復興,或是建築交通基礎設施的長期投資來說都具有很大價值,1997年英國工黨政府上台後,決定建成一個占地73公頃、總造價達12.5億美元的大型綜合性展覽建築。其縱中包括一系列展示與演出的場地,以及購物商場、餐廳、酒吧等,在1999年12月31日揭幕。
建築構造
彎項直徑320m,周圈大於1000m,有12根穿出屋面高達100m的桅桿,屋蓋採用圓球形的張力膜結構。膜面支承在72根幅射狀的鋼索上,其截面為2×φ32,這些鋼索則通過間距25m的斜拉吊索與系索為桅桿所支撐,吊索與系索同時對桅桿起穩定作用。另外還設有四圈索行架將鋼索聯成網狀。膜結構屋面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避免雨雪所形成的坑窪,千年穹頂的大部分屋面都比較平坦,因此膜面的支承結構必面對清除這些難點,同時將周圍的索抬高於膜面,能使連續水流達到排放乾管。幅向索在周圈與懸鏈索相連共固定在24個錨圓點上,頂部則與12根φ48鋼索組成的拉環連線,拉環直徑為30m,中設天窗供穹頂通風用。桅桿為梭形,由縱向的圓鋼管與橫向的方鋼相貫焊接成格構狀,桅桿沿直徑200m的圓周設定,支承在由四根桿組成的四角錐形底座上。一些細鋼索從高10m的底座引出,因而不妨礙展出。
索膜結構設計採用哈潑德事務所自己開發的Tensyl程式,風荷載先採用現有的數據計算,然後以風洞試驗結果校核。為安全起見,結構設計還考慮意外破壞的情況,例如桅桿的四角錐支座考慮有一根桿失效,最不利時只支承在三根桿上。
膜材原先採用以聚酯為基材的織物,以後考慮使用年限長改用塗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纖維織物,(美國Chemfab產的Sheerfill,厚1.2mm.)為了防止結露,又增加了能隔音、隔熱的內層(美國產Fabrasob),但內部裝修尚未完工,這層膜材已出現了被沾污的痕跡,影響美觀。千年穹頂膜材的改變也成為英國媒體的話題,搞得沸沸揚揚。原先聚酯膜材的契約由德國Koch公司獲得,有些人就批評政府不該將契約給德國。以後英國政府又以改用較好的材料為理由,將契約給了日本控股的美國鵬騰(Birdair)公司,這又引起了親反對黨輿論的反對和Koch公司的抗議與索賠。
千年穹頂產生於全世界範圍為迎接對世紀到來的慶典,在建造過程中受到了不少讚揚與批評,但最終的結構還是顯示了美好的形象。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位於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
起始時間
1997年~1999年。
背景搜尋
千年穹頂,是英國政府為了迎接21世紀而興建的標誌性建築。設計之初,業主並沒有明確規定建築的外形。建築師經過悉心的比較論證,決定將繁多的功能歸入同一屋頂下,提出了穹頂的方案。他們主張桅桿要儘可能的高,穹頂要儘可能的大,雄心勃勃地要為倫敦創造出新的標誌性建築。穹頂所在的地點也是經過多次比較,從塊候選地點中挑選出來的。
它最終確定在格林威治半島北端的工業用地上建造,因為這裡曾是歐洲最大的煤氣廠,已荒廢了多年。這一位置的選擇可推動整個地區的發展,使它獲得重新的振興。這本身也代表著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體現著21世紀的新的設計理念。
建造歷史
建築設計: 理察.羅傑斯事務所 Architects: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 結構設計:布羅.哈波爾德 Structural Engineers:Buro Happold 千年穹頂的建造地點是千年慶典委員會在1996年2月從英國參與角逐的 57個地點中選定的,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北端,面積大約20萬m2;其上是一個已遺棄了20多年的煤氣站。 為滿足千年慶典的功能要求,此場地應規劃一個 18000m2廣場篷頂和迎賓場所、停車場、河邊步道、碼頭及主體結構--100000m2的穹頂,將容納千年慶典的大部分展覽和慶祝活動。慶典於1999年12月31日開始,至少進行一年。 穹頂周長為1km,直徑365 m,中心高度為50m,它由超過70km的鋼索懸吊在12根100m高的鋼桅桿上。屋頂由帶PTEE塗層的玻纖材料製成。在穹頂的中心是一個靈活的、極富戲劇性空間效果的中心舞台。 758 現場施工從1997年6月開始,基礎的8000根樁施工完成後,即開始各種溝道的挖掘,場地排水溝和建築物混凝土環梁清晰地標示出穹頂的圓周。1600t鋼構件於1997年8月運抵現場,它們在工地上被焊接在一起形成主桅桿,12根主桅桿全部在1997年10月豎起。索網的建造和屋頂膜的安裝在1998年上半年得以完成。穹頂覆蓋部分在1998年秋天被移交給業主,開始為展覽會做準備。穹頂建築物立面於1999年完成。97年10月豎起。索網的建造和屋頂膜的安裝在1998年上半年得以完成。穹頂覆蓋部分在1998年秋天被移交給業主,開始為展覽會做準備。穹頂建築物立面於1999年完成。
英文簡介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Millennium Dome before its redevelopment and renaming to The O2 in 2005.
The Millennium Dome, often referred to simply as The Dome, is the original name of a large dome-shaped building, originally used to house the Millennium Experience, a major exhibition celebrat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Located on the Greenwich Peninsula in south-east London, England, the exhibition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January 1, 2000 and ran until December 31, 2000. The project and exhibition was the subject of considerable political controversy as it failed to attract the number of visitors anticipated, leading to recurring financial problems.
While all of the original exhibition and associated complex has since been demolished, the canopy or shell of the dome still exists, and it is now a key exterior feature of the The O2 entertainment district.
The dome is served by North Greenwich tube station on the Jubilee Line, as well as by a fast catamaran from QEII Pier to central London operated by Thames Clipper as part of London River Services. A bus st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ube station, providing bus services to south and east London.
Building
Type Exhibition space
Architectural Style Dome
Structural System Steel & tensioned fabric
Location Drawdock Road / Millennium Way
Greenwich Peninsula
London, SE10 0BB
England
Construction
Completed 1999
Design Team
Architect Richard Rogers
Structural engineer Buro Happold
Services engineer Buro Happold
Awards and Prizes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acRobert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