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紹
《千年山哈》在編導和表演上的創新和亮點:
一是主題表達上。將民族性格之美與民族文化之美有機結合,展示寬廣而深厚的畲民族精神內涵。整台戲一方面側重於從精神層面揭示畲民族性格內涵,展示畲族在不斷的遷徙、融合、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大山般的堅韌、包容、熱誠、樂觀性格。如《序》中反映畲族“千年遷徙”的經歷,表達畲民族經歷的歷史滄桑經過歲月的清洗,留下的唯有不屈的精神和一種詩畫般的壯美記憶;“鳳凰傳說”則表達了畲族對心靈家園――一種原生但卻聖潔、艷美、讓人心弦震撼的價值觀和信仰追求。另一方面,從非物質文化的藝術化傳承角度出發,精選畲族最具風情特色的文化類型進行藝術化提煉加工和集中展示。“傳師學師”、“趕山圍獵”、“畲家問茶”“三月歌會”、“赤郎迎親”等展示的都是畲族最具個性特徵的文化內容。兩大主題內涵相互印照,讓觀眾在美的體驗中感悟畲民族。體現出深刻而獨到的思想性特徵。
二是構思技巧上。從主題表達要求出發,整體上採用舞蹈詩手法,側重於精神刻畫和情緒表達。音樂恢弘抒情,舞蹈誇張寫意,結構跳躍鋪陳,賦予了整台戲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和藝術性特徵。具體來說,音樂創作上,突出抒情的主旨風格,一方面優美與輝煌、歡快與纏綿、人聲與器樂相間而行,對比強烈,緊緊抓住了觀眾情緒;另一方面,提煉畲族原生音樂主題元素進行衍展,以背景伴唱,情景對唱等形式大量地融入畲族原生態山歌曲調,如《對山歌》一個片斷中就融入了全國各地6種畲族原生態山歌調,整台戲充滿畲鄉地域音樂風味。舞蹈設計上,強調寫意的基本定位,打破單純地再現畲族人的生活場景。如《穀雨濃情》片斷,稻穀從高空直瀉而下,一對戀人跳起深情的舞蹈,雙人舞加入了現代舞形體語言,表達出山哈對愛情與豐收特殊的歡樂與幸福感,情緒表達熱烈誠摯,舞台形象浪漫唯美。從非專業演員表演的特殊性考慮,舞蹈設計在群舞和佇列造型方面有意進行了強化。畲族傳統舞蹈元素,如“悠蕩步”、“座蹲步”、“樵刀花”等則通過改進或與其它舞蹈動作對接,賦予了表達人物內心意象的新思維。結構處理上,男女主角在《傳師》、《耕山》、《盤歌》、《禮嫁》四場中,從長大成人到相識、相戀,最後成婚,戀情發展線串起各塊內容,這是明線。而構思上還另外設計了一條暗線,似乎“二人轉”藝術中的“俗藝線”,目的是讓畲族民俗精華內容能以相對獨立的片斷方式完整展示。雙線纏繞使全戲呈糖葫蘆結構,情節線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每一段民俗展示則如古文學“賦”體式的鋪排渲染,內涵表達完整而充分。這種結構模式便於節目拆分,可適應不同場景和時段的表演,為該劇目日後套用於市場化或其它性質的表演奠定了基礎。如“茶娘踩春”、“畲家問茶”、“三月歌會”等許多片斷作為獨立節目已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演。
三是表演形式上。強調鄉土本色和文化“現實傳承”特徵。《千年山哈》演員全部選用本地鄉土演員,除少數幾名演員外,絕大部分演員沒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其中還有70多歲的國家級畲族山歌“非遺”傳承人,他(她)們儘管在演技上顯得有些生澀稚拙,但換一角度看,發自內心的熱情使其肢體語言和舞台形象更顯質樸自然,打動人心。另一方面,為了使藝術形象更為具體、豐滿、可理解,整台戲十分注重民族化背景與載體的設定。對畲族、畲鄉民族與地域元素,包括場景、服飾、語言,音樂中的曲調旋律、演唱技法,舞蹈中的基本形體語言和場景模式等,都予以了充分的提煉取用。還使用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畲族生產生活設施和場景,如具有畲族標誌性建築特徵的廊橋、服飾中的鳳笄和彩帶、生活場景中的舂年糕和磨豆娘等,這些設定對音樂、舞蹈具有詮釋、烘托、充實、深化的作用。但整台戲並沒有刻意去強化所謂的“原生態”風格,而是著眼於傳統文化在現代傳承中的實際情況,體現一種時代性與傳統性相融的“現實傳承”的風格特徵。
四是舞美設計上。從現代人的審美心理出發,在舞台調度、燈光音響、舞台美術等方面較大程度地發揮了現代技術的優勢,“唯美”風格明顯。服飾設計中,對傳統畲族服飾元素進行了深入研究,提煉出許多特徵元素。在此基礎上吸收現代畲族服裝多樣化特點,同時借鑑瑤、苗等同源民族服飾優點,突破了傳統畲族服裝色彩、樣式、飾品單一的缺點,形成唯美而不失畲族風格的表演服裝。
劇情簡介
《千年山哈》由序、傳師、耕山、盤歌、禮嫁、尾聲六部分組成。集聚畲族最具影響力和文化內涵的歷史傳說、宗教文化、茶織耕獵、節事婚戀等主題內容,以舞蹈詩的手法薈萃畲族山歌舞蹈、工藝建築、服飾茶藝、體育競技等文化藝術精華與畲鄉山水家園風貌。展示畲族堅韌不拔、忠厚熱誠、和諧奮進的民族性格。
《千年山哈》原名《詩畫畲山》,在2009年景寧畲族自治縣舉辦的“中國畲鄉三月三”節慶活動上首演成功後,引起了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也是該縣建設全國畲族文化發展基地的重要項目。全劇採用“音舞詩畫”模式,將畲族歷史民俗、文化藝術和民族性格中最具美感和震撼感的內容串織在一起。
演出情況
《千年山哈》於2008年9月開始編排。2009年4月在浙江景寧“中國畲鄉三月三”開幕式上首演(廣場版),同年11月,又作為麗水國際攝影節開幕式表演,均產生轟動性效應,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被確定作為代表浙江省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化會演劇目後,編導人員對劇目進行了重大修改,從廣場版改為舞台版,演員人數從原來的300人壓縮為85人,並著重從劇本、音樂、舞蹈、舞美和演員表演等藝術細節方面進行鍛磨提升。2012年1月在麗水大劇院進行匯報演出並錄製了DVD送審。下一步計畫作為主景區旅遊表演推出,並與保利集團商議進入院線表演。
主創人員
《千年山哈》主創人員簡介:
編劇:麻益兵,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學、藝術學研究生結業,文學士。畲族文化學者。長期從事民俗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研究、創作,曾策劃、組織、執導多台大型民族文藝節目和民俗旅遊表演。專著《民俗文化的現代旅遊表達》被部分大專院校選為教材。現任麗水市戲劇曲藝家協會主席,麗水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藝術處處長。
總導演:段建平,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曾獲第六屆中國文化導演獎、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十佳編導獎等。主要作品有: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神韻》、大型風情歌舞《夷水麗川》、大型多媒體歌舞秀《徽韻》、大型魔幻歌舞《神奇贛鄱》等。
作曲、音樂製作:王天明,國家一級作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五年)畢業,學士學位。作品曾獲“第十五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等多次全國重要獎項的金獎、優秀獎。現任浙江交響樂團駐團作曲。
作曲:劉程遠,中國音樂家協會、戲劇家協會、舞蹈家協會、戲劇文學學會會員,麗水市音樂家協會主席、麗水市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現任麗水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創作音樂、文學、戲劇、曲藝作品和撰寫文化文藝工作理論文章等總計1000餘件。參與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作曲,均獲創作金獎;發表、獲獎音樂、戲劇、曲藝、文學、理論文章等各類作品總計520餘件,出版個人專著3部。
作曲:邱彥余,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副研究館員,麗水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畲族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畲族文化藝術研究和創作工作。參與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作曲,均獲創作金獎。現任麗水市歌舞團團長,
作曲:陳江風,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研究館員、麗水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有數百件作品在國家級、省級發表或獲獎。參與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作曲,均獲創作金獎;另有3件作品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並出版了三個作品專集。
作曲:朱閩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麗水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研究館員,參與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作曲,均獲創作金獎。長期從事民眾文化音樂工作,所創音樂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
舞美(服飾)設計:朱彥,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設計系。在多台大型劇目中擔任舞美和服裝設計。主要作品:大型歌舞秀《神往華夏》、大型多媒體歌舞《徽韻》、大型風情歌舞《仙山婺水金華人》、大型原生態民族歌舞《夷水麗川》、第十屆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閉幕式大型魔術秀《鳳舞錢塘》。
燈光設計:毛錫瑜,中國舞台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錄音師協會會員,擔任大型歌舞劇《宋城千古情》、《仙山婺水-金華人》、《徽韻》、《日出先照》、《神奇贛鄱》、《古韻鎮遠》、《神往華夏》等多台歌舞劇及重要慶典晚會的燈光設計。現為杭州藍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燈光設計:金海,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擔任過《紅旗頌》、《我的夢》、《2007春節聯歡晚會》等國家重要慶典晚會以及歌舞劇《一把酸棗》、《金面王朝》等晚會的燈光設計。現為上海舞美中心燈光設計。
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2012.06.27 星期三 19:30
演出地點:梅蘭芳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