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朝鮮李朝正宗十七年(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所鑄當十大錢。
內容
因其時錢荒,流通支絀,遂造此錢,與常平通寶並行。面文“十錢通寶”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此錢書體清秀與拙樸者互見,大小輕重各異,遂有疑為肅宗律定錢法時(1678年)所鑄者。或曰:文字清秀者為正宗後鑄,而古樸者為肅宗先鑄,今並錄於此,以供方家考訂。
十錢通寶即朝鮮李朝正宗十七年(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所鑄當十大錢。
朝鮮李朝正宗十七年(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所鑄當十大錢。
因其時錢荒,流通支絀,遂造此錢,與常平通寶並行。面文“十錢通寶”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此錢書體清秀與拙樸者互見,大小輕重各異,遂有疑為肅宗律定錢法時(1678年)所鑄者。或曰:文字清秀者為正宗後鑄,而古樸者為肅宗先鑄,今並錄於此,以供方家考訂。
"洪武通寶牧牛錢",該錢幣正面鑄有"洪武通寶"四字,刻五爪金龍紋,背面圖案為一小孩牽牛圖,手握牛鞭的"牧牛圖"。是洪武時期朱元璋為了紀念童年所鑄造的一枚...
簡介 發展演變乾隆通寶,就是由於清高宗乾隆皇帝於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裡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裡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之後民間便盛傳佩帶“...
錢幣結構 鑄造背景 錢幣種類 歷史價值 鑑別方法崇禎通寶是明思宗崇禎年間鑄造的方孔銅錢,而其版別之複雜、品類之繁多,尤以其繁縟的背文、含義,至今有的都難以辨識。
簡介 背文 種類“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
來歷 歷代概況 收藏價值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八月補鑄完“泰昌通寶”之後開鑄天啟通寶。“天啟通寶”初鑄為小平錢,天啟二年七月開鑄當十大錢。天啟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鑄大錢過多...
簡介 種類 辨別 稀有珍品 元末鑄參考價永樂通寶是大明王朝於永樂年間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 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
簡介 版式特徵 關於永樂大帝 與鄭和下西洋 發現情況大中通寶是明朝的古錢幣。“大中通寶”錢,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至1367年)鑄於應天府(今南京)的錢幣。此錢為小平大型錢,背穿上有一...
產生背景 種類區分 文化價值利用通寶是吳三桂鑄造的錢幣。版式大致有背“厘”,“二厘”,“五厘”,“一分”,以記折銀。也有光背和背“雲”,背“貴”等字。文字書寫頗為工整。
歷史背景 市場價值民國通寶是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錢幣之一。民國時期僅雲南等省鑄造過民國通寶,成為通寶幣制的餘響。民國通寶方孔錢為黃銅材質,鑄於民國初年(19...
流傳歷史 文物研究